寻找郑州国棉厂的故事
去年5月,在家看了一部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郑州1集。
我看得很仔细,因为兔子荀上学去了。其中“一条棉纺路是半个郑州的历史,六家国家棉纺厂记录郑州的辉煌”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有机会就渴望去看看。
其实我们去美术馆的那天,在公交车站看到了一个路线标志B12尽头的“棉纺路”站,就猜测是不是我们要去参观的国棉厂,但是打开百度地图什么也没看到,于是决定按计划出行。
今天早上,坐不住的荀爸爸建议我们坐地铁去人多的地方。我应该去哪里?地铁开出两三站,迅达说,我们到碧沙岗下车吧。附近有公园和绿城广场。
出站时发现d出口没有第四棉纺厂,带着兴奋和好奇,我们出现在了一栋崭新的现代化建筑门口。放眼望去,没有任何大型国营工厂的影子!也许这只是旧址的旧名。国家棉纺厂早已成为这座高楼。心里难免失望,就随便走走。
前方不到100米,突然看到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大门,四根粗大的红色柱子,一个绿色玻璃燕尾形屋顶,吓了我一跳。我们有没有不小心去了什么景点?抬头望去,是“郑州国棉四厂”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两边是当年鼓励生产的标语,“铆足劲,争上游”。惊喜,真的很难找到地方拿。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得到!
我觉得有必要描述一下郑州国棉厂的前世:
建国初期,一切都是一片废墟。
1953-58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一项是投资65438+7600万元在郑州兴建大型纺织厂。
到1958,国家在郑州建立了5个国家棉纺厂,加上新改革的国家棉纺二厂,总共有6个棉纺厂。地址现在是中原区,建厂前叫西郊荒地。
上世纪80年代,六大国的棉纺厂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每年上缴的利税占郑州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
从业人员最多的时候有65438+万多名劳动者,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建设、发展和繁荣。有完善的学校、医院、住宿、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
棉纺厂工人收入高且稳定,加上一个棉纺厂工人每月50到60元的补贴。周围的人都以能在棉纺厂工作,能嫁给棉纺厂工人为荣。
纺织厂的姑娘被郑州市民亲切地称为“纱姑娘”。当时的“纱女”相当于现在的白领。“沙牛”选工选兵,小干部排最后。当时小干部月收入只有二三十元。
在那个年代,乔布斯可以接管一切。第一代棉纺工人退休后,他们的子女成了第二代棉纺工人。
当时中原区成为郑州最繁华的地区。
90年代,中国棉厂开始连续亏损10年,长期亏损让各方面不堪重负。
1998,国棉二厂宣告破产。大量纺织工人开始下岗,不得不考虑再就业问题。
21世纪初,几大棉纺厂开始“重组、搬迁、转型”,几大地产集团相继收购了六大棉纺厂。
今天我们从国棉四厂进,从国棉五厂出,纪念棉纺厂的光辉岁月。只有房改后一排排老旧的家属楼和整治中残破凌乱的马路。
大门进入的主干道两边都是各种小吃店。我发现每隔几栋家属楼就隔出一个小区域,在小区域外面装了铁门,供人进出。每个小区域外几乎都有一套雕花的圆石桌和长凳。看到三五个大妈围坐在这里聊天,六七个大爷在这里打牌。很难想象这个地方曾经充满激情和热情。
我们在一个石凳上坐下,问旁边的阿姨工厂在哪里。阿姨有点警惕,问我们为什么在这里,工厂在做什么。我们说明来意后,大妈指着大门对面的远处说,工厂在那边,上面盖的新房就是。
我们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头顶上有一个路标。原来这是棉纺西路,路的另一头有一个崭新的楼盘。
短短三四十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国家六棉厂被时代严重抛弃,成为历史。估计当时的每个郑州人都预料不到。
据我所知,郑州国棉厂倒闭绝不是个例。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关闭席卷全国。我猜崩溃的原因都差不多:系统太大;人浮于事;成本高;管理不善;没有有用的系统,有大量无用的系统;没有有用的人,没用的人会闹事。当然,更重要的可能是改革经济体制,放开民营经济,让市场自由竞争。
不知道这个时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吗?反正我更心疼那些原本衣食无忧,略显优越的工薪阶层兄弟。多少人一夜之间没有了生活,四处奔波,寻求自己的出路。因为不仅仅是我的父母,我家里的长辈,大部分都是倒闭潮中失业大军的一员。
而我,作为曾经辉煌的工薪阶层的下一代,在我还没到接班的年龄,就目睹了父母和家族长辈下岗自谋出路的一幕。
我会永远记得,在国企辉煌的日子里,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做任何事情都是干劲十足。那是他们激情燃烧的时候。
我记得更清楚的是,下岗后,他们颓废,沮丧,充满矛盾。然后,顺从命运,咬断金根,努力谋生。都说穷夫妻难过,我想说穷兄弟姐妹也难过。
很多处于这种困境的人,直到拿到退休工资,开始退休生活,才能够真正摆脱。
所以我想我可以想象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纺织工人从那以后经历了多么艰难的时光。
在国家的大机器面前,我们是极其渺小和无足轻重的个体。很多时候,我们个人的命运是无法被自己主宰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网上很多人说,到现在,不管郑东新区怎么崛起,还是有很多人有很深的“西郊情怀”。我觉得他们更怀念的是荣耀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