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如何?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山东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齐鲁文化逐渐从地域文化演变为官方文化,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家学说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但作为一个文化范畴,它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一个

早在古代,黄河下游就是当时文化发达的地区,居住在这一地区的颜地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起源于黄河下游,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曾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夏商周以后,文化逐渐代代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大支柱——夷夏文化,齐鲁文化就是夷夏文化融合产生的地域文化。

从西周初年的齐鲁建国到春秋时期,形成了齐鲁文化的两大文化体系。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而下,到达下游地区。在与东夷文化的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差异,以及建国方略的不同,形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六七百年间,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路径发展,使黄河下游的文化格局呈现多元化。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体,周文桦文化为补充的文化体系。经济上,从土地临海、土地贫瘠的实际出发,除了继承周“重农”的传统外,实行“贸工、利鱼、利盐”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尊亲”的宗法原则,而是“扬才纳贡”;在文化上,崇尚自由包容,“因其俗,故其简,故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实用、创新、开放、包容的功利文化传统。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东夷文化为辅的文化体系。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适宜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了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亲”;文化上采取“移风易俗”的政策,土著文化被周文桦强行改造。它所强调的礼、乐、仁是重礼的周文桦教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重伦理、与贵人和谐的道德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战国时期,由于齐国吞并鲁国,黄河下游地区在政治上得到部分统一。学术界和文化界的百家争鸣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在此背景下,齐鲁两种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并逐渐走上融合之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表现为孟子对齐物学说的批判吸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与荀子的齐物学说和鲁学的交融。特别是《管子》和《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秦、汉初时期,气学兴盛,主要表现为黄老之学和阴阳五行之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的齐学与陆学的融合,为董仲舒以阴阳五行学说构建新儒学体系做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中的齐学和薛璐之争以及古代汉语的经学研究埋下了伏笔。东汉与中国现代经学发生学术之争后,双方相互批判,相互渗透。到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掌握了中国古今经典,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融合的进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它既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又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点,逐渐形成了一种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完备、再生能力强的文化。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齐鲁文化实际上获得了政治和文化上的主导地位,成为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中国大一统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齐鲁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随着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由西向东转移。齐鲁的建立是征服东夷文化的政治企图,但历史的发展往往超出了统治者狭隘的政治意图。这两种最先进的文化一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两种更先进更先进的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出现打破了好景的文化垄断。西周末年,随着昊京的被推翻和皇族的东移,当时的文化中心转移到了齐鲁文化所在的东方。战国时期,齐国一直是东方大国,统治者非常重视文化发展,设立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贤士”,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鲁国最初的国玺,因为是周公的国玺,所以产生了很多西周时期的古书和礼器的记载。所以后人说“周之礼尽在鲁”,也因为鲁有重礼的传统,造就了鲁独特的文化氛围。作为传统文化传播者的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诞生于鲁,有其必然性。战国以后,以鲁为基地的儒学向四周传播,使齐鲁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仅在先秦时期,齐鲁地区就产生了关子、晏子、孙吴、墨子、孟子、庄子、邹衍、孙膑、吴起等一批伟大的文化人物。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齐鲁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齐鲁大地是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次,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秦朝统一中国后,法家思想成为政治指导思想,但源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方士文化在秦朝也有重要影响。到西汉初年,属于齐文化体系的黄老之学再次风靡一时。当时好学黄老的学者很多,无为政治在全国推行。但在六七十年代却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封建繁荣——“文化风光之治”。形成于汉代的“汉家制度”也与齐鲁文化有着深远的关系。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中写道?6?1政论曾说齐国“尊贤于亲,循义于仁,此暴君之迹也。”鲁:“亲由内而外,仁由义先。这是王者的痕迹。”“故鲁有王者之迹者,亦善,有暴君之迹者,亦尚武。”齐鲁对王之道的统治不仅为汉代统治者所接受,而且逐渐合成为“汉家制度”,对历代有所建树的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取士,是中国思想政治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有汉代孔子之称的董仲舒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董仲舒的儒学其实就是阴阳五行之学。齐鲁是汉代经学最发达的地区。西汉五经八师中,傅盛等六人都是齐鲁大学者。东汉时有八位五经博士,其中就有齐鲁儒生。《汉书》里?6?1《儒林外史》有独立目的者27人,齐鲁籍者12人。到东汉末年,齐鲁地区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大学者,一位是现代经学大师何修,一位是古代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南朝时期,生活在江南的著名士绅如王琅琊、肖兰陵、高平崖、严琅琊、杨泰山等,都出自齐鲁故里。齐鲁名士和先进的齐鲁文化南下,为江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北宋,苏辙仍有“慕齐鲁之学”的美誉。魏晋以后,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虽然逐渐失去了独立性,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