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全书》的历史演变
虽然第二版比第一版编辑得更好,但人们发现仍然有许多旧信息。直到第三版从1788到1797出版,才真正达到了百科全书的标准。然而,百科全书的创始人之一麦克法卡尔没能等到这一天。1793年,麦克法卡尔去世,乔治·格雷戈举起接力棒,成为第三版的编辑。第三版百科全书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18卷,加上两个补充卷,16000页。从第四版到第六版,有许多苏格兰和英格兰著名作家和学者写的文章。散文家威廉·黑兹利特、哲学家兼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人口学家兼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小说家兼诗人沃尔特·斯科特都榜上有名。第九版从1875到1889出版,增加了更深刻的著名作者的学术文章,作者超过1100人。直到那时,《大英百科全书》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第九版长达24卷,被命名为“学者版”,甚至成为学术界的“圣经”,仅在英国就售出8500多套。
这本著名的百科全书每两年修订一次。以知识和学识著称的大英百科全书,拥有100多名编辑和数千名专业顾问,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爱丁堡是百科全书的诞生地,但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地。在过去的200年里,它几经易手,从英国搬到了美国。1790年,《大英百科全书》首次以盗版形式进入美国。尽管美国刚刚通过了版权法,但该法并不保护外国出版物。这部百科全书被出生于苏格兰的托马斯·多布森以出版《多布森百科全书》的名义重印,美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盗版百科全书。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副总统艾伦·伯尔都是这个版本的拥有者。不幸是福。盗版实际上让百科全书走出了当时英国的小圈子,走向了世界。1820年底,爱丁堡布莱克兄弟出版社收购了《大英百科全书》。1895黑人出版社搬到伦敦。虽然此时第九版依然畅销,但百科全书编纂时间过长,内容难免落后,成本过高,销售方式单一,使得经营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泰晤士报》的赞助也没有改善经济状况。当时流行一个笑话:“时代在大英百科全书后面,大英百科全书在时代后面。”
1901年,美国人霍勒斯·埃弗里德·胡帕买下了版权,成为主编。美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卖书方式——直销。百科全书从白雪阳春的书架上开始挨家挨户地走。不仅销售方式变了,内容和体裁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剑桥大学合作的版本11基本重写。该版文章既保留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提高了可读性。文章没有以前那么长了,但还是很完整的。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数学家兼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诗人阿尔杰农·查尔斯·史文朋和俄国革命家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都加入了编辑的行列。该版本也是所有卷同时出版的第一个版本。它被认为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经典版本。一战导致英国经济急剧下滑。1920年,胡帕将《大英百科全书》的出版权和商标出售给美国西尔斯百货公司,经营重心移至美国。美国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邀请了近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学者专家参与百科全书的编纂,并从欧洲以外搜集了大量资料,完成了24卷的14版。这个版本终于从“国家区域性百科全书”跃升为“世界性百科全书”,确立了其在百科全书界最崇高、最权威的地位。与保守的英式风格相反,百科全书在美国人手里,文章开始瘦身,信息更新速度加快。1929出版的14版,不仅减少了卷数,还缩短了文章,让很多用户把百科全书当成了工具书。随着14版的出版,出版社总部也迁到了西尔斯百货公司所在地美国芝加哥。在此之前,百科每完成一个新版本,编辑都会被辞退,但到了美国后,公司开始保留固定的编辑部。此后,百科全书放弃了一直采用的十年一次再版制度,改为每年修订十分之一词条的持续修订制度。1941年,希尔斯百货公司向芝加哥大学赠送了百科全书的版权。《大英百科全书》已经在芝加哥定居很久了。从第一版的三册到今天,已经发展到32册,系统地介绍了各个学科、重要人物、历史、地理的知识。从保守的爱丁堡到前卫的芝加哥,不变的是对学术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