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论文5000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看水浒反思农民起义

今晚看电视,画面定格在水浒传上。故事已经到了梁山泊的下半部——宋·赵江安。不经意间引发了我的思考,宋江为什么要招安?他为什么不反抗到底,自己当皇帝?

据说毛主席晚年弥留之际最爱看的一本书是《水浒传》,水浒传被评为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这也是毛主席的一大成功。其实《水浒传》的可读性,和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并不是很大。毛主席之所以决定将其作为四大经典小说之一,我想应该是对《水浒传》背后所表达的农民起义的深刻反思,使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纵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最成功的有两次,一次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一次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明朝,所以他的《赵江安》中应该渗透了许多对朱元璋和其他农民起义的思考。

北宋历史上真正的宋江起义,其实并不是为了拉拢,而是被军事上一向讲究“重内轻外”的宋朝镇压。北宋军队把宋江打得无路可退,最后不得不向朝廷投降。作者施耐庵虚构宋江来拉拢他,实际上是因为他在对农民起义的方式进行了一番苦思之后,对农民起义的方向有了一个反向的构想。

中国的农民起义没有一次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不是被朝廷镇压,就是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这些局限性不仅表现在被地主利用,中国农民忍受压迫的底线本来就极低,只是因为某个朝代的政治逐渐腐败,贪污盛行,剥削不断增加,导致人民苦不堪言;然后,上帝会让他更糟。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最终揭竿而起。

然而,自然灾害往往不是国家性的。比如安徽的天灾,加上统治者的人祸,会激起安徽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江苏的收成尚可。虽然它不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但它没有到处挨饿,也没有引起反抗。这样往往会导致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安徽起义的农民很可能在打到江苏的过程中变成“强盗”。到了江苏,他们就无恶不作,杀官杀民,杀贫佃户!不难看出,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分支,横行霸道。当然,一个有点建制,有点爱民的农民队伍,最后可能会赢,朱元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农民起义的结局是很糟糕的。即使起义之初,那支队伍能“替天行道”有多好,最后也会演变成其首领争夺天下的工具。

2010 165438+10月30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