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历法?

中国采用的农历其实不是真正的农历,而是“阴阳历”。它不仅使用月相计算日期,还使用闰月法与太阳年协调。

因为阴阳两种历法每年相差约11天,三年约为1个月。为了使这种历法适应冷热天气变化的周期,规定每两三年增加1个闰月,每19年设置7个闰月。19为闰章,81章统一,3章统一为一元,每元为4617年,元后周而复始。

农历在中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早在黄帝时代就知道1有365.25天,1有29天,一年有12个月。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古代的六种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陆。比如中国在2009年就采用了65438+7闰的方法,比希腊早了几百年,可见中国古代历法非常先进。西汉末年刘欣根据邓萍的《太初历》所改的三历、南齐祖冲之所编的《大明历》和唐代傅所编的《元历》都是著名的阴阳历。

阴阳历经过历代历法专家的修订,在中国沿用至今。它与农业密切相关,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和许多农业谚语都是以它为基础的,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农历。

真正的农历在世界上早就被废除了,但在我国,为了不打破传统习惯,农历被保留了下来。这是用小写字母印刷的农历的日子。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阳历

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历法共有100多种* *。为什么历代王朝改历如此频繁?这是有原因的。

早在周朝,告知新月(预示新月)是权力的象征。在封建社会,历法发行权是皇权的象征之一。改朝换代往往需要改变年号和历法,这是政治原因。

日月食与前进不一致,是历法修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唐代,检验日食预报是否准确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实节气的区别不是一天两天就明显的,但是日食的误差几分钟就会感觉到。

公元前104年,汉朝都城长安贴出告示,在京招募天文学家制作历法,随后从全国各地招募了安又琪、落下闳、唐都、公孙青、胡燧等20余人。他们讨论并制定了太初历法,这是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也参与了历法制定的讨论。只有司马迁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迁在撰写《史记》和《历书》时,并没有提到《太初历》。

太初历规定1月的长度为29天,平年12月,闰年1月,19年7个闰月。这样每年就是12个月,相当于一年365天。年和月的长度是制作日历的两个最基本的数据。与现代测量值相比,虽然这两个数字的误差比较大,但早期历法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当时参与历法制作的罗曾说,800年后的历法是1天。因此,太初日历不如季度日历准确。

《太初历》出版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元年),起点是当年11月甲子的子夜冬至至日,是一次实际测量的结果。冬季至日节气正交于公元前104年的11月上半月,这一天与甲子节重合。以这一时刻为起点,非常有利于日历很多周期值的计算。因为一天的起点——午夜;一月的起点——硕丹;一年的起点——11月;六十岁干部周的起点——甲子;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冬季至日,五个周期的起点都交汇在一起,就像此时五个跑者都在起点起跑一样。有了这个起点,在任何时刻,他们去哪里都可以简单的通过各自的周期计算出来。

太初历有一行188,公元84年被后汉的季历取代。

祖冲之《大李明》

汉代以后,中国历法大发展,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好的历法,如三国时期杨威写的《景初历》。南北朝时期,何承天的《李元嘉》和祖冲之的《大李明》都很有名,尤其是大李明,更具创造性。《大明历》的历法制定者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机械制造、音乐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尤其是数学。但天文历法也是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明历》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

祖冲之在大李明创作了很多。他以3939为分母,65438+10月的天数=29天,小数为29.53059天,与现在测得的新月长度非常接近,相差不到1秒。他认为2009年65438+7个闰月的传统值有点太大,2000年的差异会是1天,所以他提出每391年144个闰月的闰周。该值的准确性可通过以下方式验证:

如果2009年65438+7闰,则每年为12个月,1年的长度为:365.2468(天)。

现在测得1回归年长度为365.2422天,年差0.0046天。于是祖冲之说,200年后会有1天的差距。改成391年144闰,年长就是:364.2428(日)只是实测值的万分之六,也就是1年是52秒,相当准确。

《大明历》的另一个创新是首次引入岁差的概念。祖冲之第一次在编制历法时采用了当时的最新成果,使冬季至日在群星中的位置每年西移一点。虽然感动值小,但影响大。它为我们提供了确定历史年龄的科学依据,它给人一种星空在慢慢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天不变,道不变”的说教在大明历法中没有市场。

交点月的数值是祖冲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的。交点月是月亮两次穿过黄道与黄道交点的时间。黄白相交对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极其重要。只有新月或月亮出现在交点附近时,月食才会发生,所以月亮多久过一次交点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祖冲之的结果是=27.21223,非常接近今天的实测值。《大明历》的这一进步对于计算日月食具有重要意义。

《大明历》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法之一,后世的很多历法在年月长短上都不如它准确。祖冲之死后10年,也就是510年,开始使用了近80年。

优秀的日历——大雁日历

721年9月,太史局人来人往。虽然大家都在忙,但是没有声音,因为根据林德历法的推算,这一天会有日食,但不知道是否如预测的那样准确。大家都在做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有的在准确无误地漏刻,有的在准备记录簿,有的在准备油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