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历史演变
五代民永隆三年(941),温岭镇位于建阳县西北,崇安场位于南唐宝大九年(951)。宋春华五年(994),升为县。属于建宁军,建宁府,建宁路,建宁府,建安路。
宋春华五年(994),改崇安场为崇安县。
宋朝至道年间(995 ~ 997),在凌影(今城关中心区)设立县衙。咸平元年(998),建阳的尚美、霞美、辉县、江村、周村、黄村6里划为崇安。元丰五年(1082),建阳政治生涯,绩溪、五福、建平、凤阳、何洁、昌平纳入崇安县版图。此时加上城关四角、南乡黄百里和西北乡石雄里、五屯里、石九里、大浑里,共形成19里,形成当时崇安县全境,一直延续到清朝。
民国二十九年(1930)二月,简阳崇文、上里,包括程村、大竹、钱景、杨厝,划归崇安第四区文县乡。次年(1931年),5438+0年6月,与建阳昌平相邻的石佳平及其源区(约288亩)划归建阳。1933有一个苏联政府。
1949年5月9日解放,属建瓯地区(建阳地区)、南平地区、南平地区。
1951年1月,全县分为六个区:一区辖蓟县、里仁、南星、赤石、黄白、关公、霞美七个乡镇;二区辖杏村、草墩、慕童、梨园、林峰五个乡镇。第三区辖六个乡镇:新田、仙店、程村、双溪、胡成和南树。第四区辖五福、将军、城西、尚美、白水五个乡镇,第五区辖五屯、杨娇、大浑、大集、岭根、风口、兰江、顾岚、横墩、克西10个乡镇。六区下辖杨庄、金奎大、村尾、坑口、东村、江西六个乡镇。
1951年5月,进行第一次行政区划重组。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崇安为二等县,将宝安、嘉安的旧建制分别改为村、居委会,但大体上旧边界不变。与此同时,一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被迫“移民进村”的自然村也得到重新建立。
1952年9月,顾岚由第五区划为第六区,原第六区改为第七区。
在1954中,以数字顺序命名的区称为城关区、星村区、星田区、五福区、五屯区、顾岚区和杨庄区。当年8月,由于原乡规模较大,为便于行使政权,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南平代办处划拨崇安县增设23个乡,缩小乡规划范围。调整后,全县分为7区77乡2镇(4区城西划归建阳县)。
1954年8月,崇安四区城西划入简阳。
1957年2月,五福区白水乡西坑村划入浦城。
1957年9月,蒲城的樟树、店坑、茶秀、东坑、碗厂划归崇安县。
1989 8月21撤销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民政部在批复文件中称,原崇安县行政区域划归武夷山市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