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成就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实行科举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年,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

科举是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和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导致出身贫寒的普通人无法进入仕途,隋朝开始向科举制度转变,让任何参与者都有机会成为官员。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文,20世纪初被废除。

起源

科举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选官权恢复到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杨迪大业三年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进士。“进士”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原意是能被贵族接受。当时主要考时事策略,是一篇关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论文,叫做考策略。虽然是开创时期,没有形成制度,但这种以科选人,以策试选的方法,将读书、应试、为官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礼部尚书沈吉吉对这一历史性变化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前代所选,诸郡所访...至于齐和隋,那是不可战胜的...而且因为有权买州府而归于吏部。”隋朝以来,广招天下人,春聚京师,秋留京师,吴人聚云。"

历史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对中国乃至东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和人文思想都受到科举的影响。

科举最初的目的是从民间为政府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推荐、九品官法的选拔制度,科举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方法。起初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都效仿中国举办科举,越南废除科举甚至在中国之后。16-17世纪,欧洲传教士看到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并在游记中介绍到欧洲。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期间,许多英法思想家称赞中国的公平正义制度。19世纪中期至末期英国确立的公务员录用办法规定政府公务员通过定期公开考试录用,逐渐形成了后来被欧美国家效仿的公务员制度。英国文官制度采用的考试原则和方法与中国科举考试非常相似,很大程度上吸收了科举的优点。所以有人把科举称为中华文明的第五大发明[32]。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自宋代以来,科举就不分出身、贫富[33]。这不仅大大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依据,也让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了通过科研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这一政策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进士中,有近一半是祖上不读书,或虽读书但不做官的“贫寒之家”。但只要能“登上龙门”,自然就“身价十倍”了。这些年来,成千上万的学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希望一举成名,孝敬祖先。

科举为中国历代王朝挖掘和培养了大量人才。1300年间,科举产生了近10万进士,百万士子。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识之士,但绝大多数都不是闲着没事干的。宋明清时期,汉人名臣、国家栋梁中,进士出身的占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以后的惯例是“不进士不入翰林,翰林不入阁”,科举成为高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朝中期来到中国,负责治理整个国家的士大夫是由科举制度产生的。

科举考试对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也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提升是因为普通人对名望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中国的文风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因为科举成为了一种时尚。明清时期,中国读书人的数量大部分时间都不低于50万。算上孩子,有几百万。【出处请求】除了少数人能进一步发展事业外,大部分人都成了生活在各地的草根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知识普及作用。而且,由于这些士子都是同一体制下的产物,学的都是同样的“圣贤书”,间接维护了中国各地文化和思想的团结和向心力。

科举的不良影响主要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明代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得僵化,只要求考生创作符合形式的文章,而不注重考生的实际知识。大多数学者为了参加科学考试,被狭隘的四书五经和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视野、创造力还是独立思考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多数人读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通过科考,而读书只是为了做官,为了祭祖。此外,科举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读书人。但明清时期,在文学创作或各种技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名家,大多在科场失意。可以推断,科举制度在为政府挖掘人才的同时,也埋葬了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一个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精英被困在考场上,虚度光阴。

即使在科举被废除后,它仍然在中国社会留下了许多痕迹。比如孙中山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五权分立,其中的考试院源于中国的科举传统。此外,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仍然可以看到科举考试的一些习惯。比如分省录取,把卷子头和考生身份信息绑定,防止考官和考生串通,把高考最高分称为状元等等。,都是科举考试的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