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富阳古城遗址基本情况
古城留下的是一座宏伟的石头城,保存完好。遗址上布满了石墙、石隧道、石官道、石龙门、石屋檐、石院坝、石地基,观者叹为观止。三五间房子的石檐,一般只用三五块石头铺就。这些石头通常长4米,宽1米,厚20厘米,每块石头重达3吨以上。最大的石头长600厘米,宽110厘米,厚25厘米,重4.5吨。
古城留下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一块块石头加工精美,棱角方方正正,线条顺直。尽管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火灾和灾难、山崩和地震,石墙依然巍然屹立,石阶的屋檐依然平直,石龙门依然纹丝不动,一边的石坝依然平如磐石。高大的守城石狮,工艺古朴,气度不凡;庭院中的植物、鸟兽石雕精美生动,寓意吉祥;整齐笔直的石基上,对称的道路形成一组整齐的几何图案,其砌筑技术和形制与德江县煎茶镇的宋代古墓极为相似。
古城石墙遗址用的材料也很考究。第一道石墙是双层石,墙的中间用河沙填充,而不是土;不仅是石墙,石元坝的底部也是用河沙铺成的。河沙是填筑和铺路的理想材料。它具有渗水少、受力均匀等优点,能保持墙体和堆石坝的清洁,增加其稳定性。填土不仅污染墙体和庭院,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墙体的空鼓和庭院石块的移位。
古城的建造规模宏大,需要众多的工匠和艺术家,以及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6万平方米的主场地,填铺石墙石院坝石檐所需的河砂就超过654.38+0.2万吨。古城富水河上游附近的河床全是落差较大的硬底石山,河流泥沙很少。大量的沙子必须从2-3公里外的富水河运过来。120000吨河砂需要100个劳动力搬运1年,也就是3万多个工作日。按照当时的生产工具和技术,6万平方米的古城主体建筑和附属设施,从地基的开挖平整,到石材的开采、搬运、安装,再到亭子的修复和建造,大约需要1万个工作日,继续施工大约需要6-7年。它消耗的财力按粮食计算应该在20万吨以上,按今天的人民币计算需要3000多万元。
如此庞大的财力、众多的人力、庞大的工匠队伍,按照隋唐时期富阳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技术实力,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建成这座古城。
据《旧唐书》记载,唐贞观四年(630年)肥州有2709户6950口,天宝年间有429户2609口。费州领导四个县:富川,富阳,乐骋和多田。史料中没有富阳县户籍的记载,但可以推测其隋唐时期的人口只有1200人,而且分散在德江县的大部分地区。建这么大规模的县城,当时的老百姓会承受什么样的负担?
费州建于北周郑玄年间(578)。据史料记载,推测为北宋末废弃,建有500多年。它的治所在今本县潮堤镇官寨村。官寨村靠近乌江,也有石头。为什么不见周城遗址?官寨村不仅没有留下费州古城遗址,全省也没有发现唐代任何州县的遗址。这6万平米的遗址里藏着多少历史之谜?
唐代贵州文化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唐诗风行中原时,贵州还是“俗而无字,雕木为契”。黔南西部有五十多个羁縻州,被朝廷列为外州。唐朝长安城繁华的时候,贵州的百姓还住在窑洞里,或者说“以树为巢而居”(《旧唐书——南蛮传》);城内无固定场所,由部落设置,置于山谷之间;农业生产是刀耕火种,原来的畲田,不知道怎么施肥,随岁月易地耕种。黔北、黔东北,由于临近川湖,又受中原间接影响,经济、文化较黔南、黔西更为先进。唐朝廷曾将这一地区定为郑州,但其整体经济文化水平与中原相比仍十分落后。郑州市把肥州列为下州,下辖的阜阳列为中低档县。建设这样规模和科技水平的县城需要多长时间?这要花多少钱?
古城遗址内有300多名居民,大部分姓朱。他们住的房子大多建于清末民国时期。以前的祖屋都在清朝同年被一军烧毁。现存民居占剩宅基地不到三分之一,古城内空置的宅基地和废弃的集市、戏台、营房、监狱、训练场、护城、马道都用的是庄稼地。庄稼地里铺着石门、石檐、石梯、石渠、石马槽,随处可见破碎的瓷砖、腐蚀破损的古钱币、青苔斑驳的瓦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