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德·施林克《读者》的思考
《读者》是德国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1995)写的一部小说,是对《读者》的反思。《读者》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尔奖和《世界报》文学奖。《读者》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德语书籍首次登上《纽约时报》杂志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2009年的金球奖和奥斯卡奖。
第一次接触读者是看电影《生死读》,凯特·温斯莱特主演。温斯莱特的精彩表演完美再现了小说《读者》试图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思想碰撞,让我们以温斯莱特的一举一动重新思考德国纳粹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怎么承受?
作者把故事的背景设在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故事讲述了1950年代,德国少年迈克尔和中年妇女汉娜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汉娜很快不辞而别。迈克尔后来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律师。当他再次遇见汉娜时,她成为了战争罪审判的被告,因为她在战争后期在集中营当警卫的行为。在拥挤的法庭上,面对无数人对集中营前警卫安娜的愤怒辱骂,迈克尔泪流满面。迈克尔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认为比她以前的纳粹时代更糟糕的秘密,这足以反驳对她的指控。也就是不识字的汉娜,即将承担当时发号施令者的罪行。这时,另外几名警卫坚持说,是汉娜下的命令,签的字。汉娜以她不识字的秘密,完全可以推翻所有人和法官的指责。然而,汉娜没有这样做。知道汉娜秘密的迈克尔也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集中营警卫犯纳粹罪有罪吗?他们说他们是无辜的,理由是我们是军人,我们要执行军官下达的命令,所以我们是无辜的。这种辩护逻辑也可以这样想:如果有人让我杀人,如果有人死了,那么凶手就是教唆我杀人的人,而不是我。看完《读者》,我对此有所感悟。现实真的可以用这样的强盗逻辑来解释吗?
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有机会报仇雪恨,却偏偏不去理会?我想中国大部分人不会理解。这就涉及到对“罪”的理解,一个中西文化区的关键点。大多数德国人信仰基督教。无论是东正教、天主教还是美国新教,虽然具体教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罪”的理解。人一出生就有罪,也就是“原罪”。
《朗读者》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小说,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我试图从西方宗教的角度来解释汉娜在中国的无理行为。西方基督教认为,人是有罪的,人在世上的一切行为都是赎罪。人忽视自己的罪,是对神的亵渎,是远离神的行为。纳粹主义的罪行是人类的罪行,是人一出生就带来的人性的罪行。面对指控,人们往往竭力为自己辩护,不为别的,只为苟且偷生。这就是人性的缺陷。在西方基督教看来,因为人远离上帝太久,人就堕落了,贪婪、虚伪等罪恶就出现了。
除了汉娜,读者中所有的集中营守卫都忽略了他们罪恶的自我。所有人都在逃避,只有汉娜一个人敢于面对罪恶的自己。
西方基督教对“罪”的阐述,为我们解决纳粹罪人的罪行判决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每个参与纳粹行动的人都有罪,只是犯罪的程度应该不同。从士兵到军官,犯罪程度要逐步提高。而汉娜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也有罪。谁能像汉娜一样接受十只眼睛看到的,十根手指指向的?
汉娜的罪行无疑是个人犯罪,但在被审判的背景下,她的罪行成为整个纳粹所犯罪行的象征,她被整个纳粹审判。其次,汉娜作为纳粹体系的一员,在接受审判时无疑是先验定罪,审判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形式。或许在审判的过程中,公众可以通过这种惩罚形式转移或转嫁自己的心理创伤,从而忘记过去的痛苦,安心继续自己的生活。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逃离者的行列,美丽的伊甸园会充满智慧吗?
二、哈狄斯·施林克的《读者》阅读看到曹文轩教授对《读者》的推荐,于是很快找到了这本书。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一次看完。就像书的结尾说的“每个读者都会在一夜之间看完”,我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了。
读者告诉我们一个让我或我们吃惊的故事。15岁的中学生米歇尔偶然遇到了36岁的汉娜,他们成为了一对非常特别的恋人。他和她几乎每天都约会,每天都洗澡,朗读。他们一起骑车出去郊游,住酒店时用母子的名字登记。然而,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大吵大闹和解后,汉娜不辞而别。两人再次见面时,米莎已经是大学生,在法院实习,汉娜作为前纳粹战犯成为被告。汉娜为了隐藏自己看不懂的秘密,接受了其他战犯的“诽谤”,被判终身监禁。得知真相后,迈克尔想为汉娜解释真相,但经过艰难的选择,他最终选择了沉默。迈克尔离婚后,继续给汉娜朗读,还送磁带。汉娜在监狱里努力通过磁带学习单词,并给迈克尔写了一些小纸条,但她从未回信。当汉娜即将被释放时,米莎接到了监狱长的电话。他不得不去拜访汉娜,并为汉娜找到一所房子和一份工作。当米莎去监狱接汉娜时,她已经自杀了。
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这部小说的语言非常严谨严肃,但读起来并不枯燥。看这本小说让我想起三个词——自尊、体验、朗读。
可以说汉娜一生都在捍卫自己的自尊。
她原本是西门子的员工。在即将升职的时候,她为了隐藏自己的文盲身份,选择去当兵,去集中营当警卫。人说一步错一步错。正是汉娜的错误决定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纳粹时代后,她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自己的错误“藏”起来,所以不停地换居住地。所以,无论她有多爱迈克尔,她都没有把自己的全部交给他。在米莎心中,她是一个神秘的女人。
一个36岁的女人,没有家,没有亲人,不敢爱,不能爱,只能四处流浪,过着不稳定的生活。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隐藏她作为纳粹卫兵的历史,也是为了掩盖她的文盲身份。
汉娜将自己的文盲视为人生最大的耻辱,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哪怕是爱情、自由或生命。而迈克尔不辞而别,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为了保守这个秘密。汉娜被其他被告污蔑为她的“主谋”,但她当时写判决时,为了不让大家知道她在法庭上是文盲,她承担了所有罪责,尽管她知道认罪的后果。
汉娜选择了“躲”和“躲”来捍卫自己的自尊。我觉得她捍卫自尊没有错,但是汉娜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她遇到迈克尔之后,有无数的机会让她学习读书写字,但她都没有好好把握。
每个人都有自尊,他们都尽力捍卫自尊。如果我们能从汉娜那里得到一些灵感。因为我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自尊,但我们没有汉娜那么极端,也没有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然而,我们犯了和汉娜一样的错误。为了维护自己非常重要的自尊,他们采取各种方式,从而失去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其实捍卫自尊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你就可以拥有尊严,而不用自己费心去维护。
其次,我有一点感悟,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那年夏天,迈克尔遇到了一个成熟的女人并坠入爱河,这改变了他的生活。
从此,迈克尔变得冷漠麻木,不再相信感情。然而,15岁的迈克尔却是如此的充满活力和幻想!他会凌晨4点起床坐电车,为了在难得的假期里见到汉娜;为了攒够徒步旅行的钱,他会卖掉心爱的邮票;他会放弃和父母一起旅行的机会,只为了每天能见到汉娜;他会为汉娜努力学习,补上他落下的功课...我在看场景细节的时候,常常会忘记汉娜和迈克尔的年龄差距,甚至忘记迈克尔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我只是被他们的感受感动了。
汉娜不辞而别后,迈克尔的冲动和热情变了。迈克尔从此变了,连感情生活的发展都无法正确把握。正如大火中幸存的女作家所说,他一定有过短暂的婚姻和一个寄宿的孩子。作者是不是用一个女作家的话告诉我们,其实某种经历已经注定了他后来的人生。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个老故事,孟母的三大运动。为了孩子的成长,孟母搬了三次家,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实这也是为了让孩子去体验他们本该经历的,远离他们本不该经历的。
虽然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但有些经历还是不要经历的好。如果迈克尔15岁,他没有生病,也不缺乏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许,他不会认识汉娜,也不会有未来的生活。虽然他的生活缺少一段难忘的爱情,但他可能会幸福得多。
前几天听说我以前的一个学生今年才18岁,但是已经结婚生子,现在正在谈离婚。这又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她曾经被母亲抛弃,由父亲抚养。她自己的悲剧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经历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这也许就是命运。我认为,我们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经历他们应该经历的事情,享受他们美好的未来。
朗读在书中描写得很美,甚至美到极致。电影《朗读者》中的朗读细节也拍得很美。当他们约会时,他们唯一的思想交流就是大声朗读。我不认为他们有其他的交流方式。
然而,朗读改变了他们两个。汉娜对迈克尔的大声朗读感到惊讶,迈克尔在肯定和欣赏中获得了自信。他从一个平庸的孩子变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汉娜也从大声朗读中得到了心灵的平静。她变得柔软而安静,这是一个成熟女人最吸引人的魅力。
汉娜进了监狱,但米歇尔没有忘记汉娜,尽管他为爱汉娜而感到羞愧和自责,尽管他不敢见汉娜,尽管他希望汉娜从此远离他的生活。因此,他选择继续为汉娜读书。他的唱片给汉娜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也赋予了她的生活新的意义。就连汉娜也在磁带的帮助下学会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米莎为汉娜读了许多名著,还送来了成堆的磁带。我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迈克尔不是为了汉娜而读书,他也是为了自己而读书。朗读时,可以忘记世间的烦恼,忘记人生的苦涩与苍凉,忘记内心的忧虑与忧伤,使人沉浸在美好纯净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安宁,甚至可以朗读“超越喧嚣,超越生死”。一个忏悔又纠结的米莎,只能靠大声朗读来获得平静与安宁。
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朗读。朗读不仅仅是为了解读文本,更是为了表演,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把朗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朗读来体验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快乐,通过朗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更幸福的生活。朗读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人的需要!
《读书人》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每读一遍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