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45历史价格

当然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她一生参与了三次重大政治斗争,每次卷入的程度更深,作用更大。

早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太平公主就经常“计议”,但武则天不允许她公开从政。武则天后期,为了摆脱给她带来很多麻烦的男宠·薛怀义,她曾经请太平公助帮过忙。《旧唐书·薛怀义传》说武则天“令太平公主选筋肉女子数十人,以防之。人已作其谋反者,太平公主之乳母张夫人,命壮士缚杀之,以车送白马寺。”但《资鉴》卷205说武则天“使王打死壮士,送白马寺”,似乎太平公主并未参与此事。再查《新唐书·田武传》,说是武则天“密函太平公主选缚健妇之殿,命吴建常王佑宁、宗锦卿大帅引壮士杀之,尸还白马寺”。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发生了什么。合理的推论应该是:太平公主参与了这次事件,但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别人,所以公开的记录(比如一份记录)也是别人写的。《紫同治剑》取材于《实录》。这件事可以看作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太平公主与政治关系的一个缩影,即她只在幕后参与议事,基本上不公开参政。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对待事物的态度与武则天高度一致。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场政治斗争是张謇之等人揭竿而起,在张易之杀害张昌宗兄弟。武则天晚年,张易之兄弟依仗武则天的宠爱,势力一飞冲天。他们利欲熏心,大有顺者昌,逆者亡之势。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张氏兄弟私下议论其李仲润,其妹永泰国君,妹夫王延吉。这不仅得罪了李,也得罪了吴,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龙年(705年),

张謇之等人联合右羽林将军李多佐,举兵诛二张,迫使武则天传宗接代,改“周”为“唐”。太平公主参与了这场斗争,但似乎只是“提前计划惩罚张易之”,并无实际行动。斗争胜利后,因其功德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参与此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作为李的女儿,吴的儿媳,不能容忍张氏兄弟的势力。另一种可能是个人原因,即张昌宗陷害了她心爱的情人高建,把高建送进了监狱。李忠润的哥哥和姐姐都是唐中宗的孩子。后来,李忠润被追封为一德太子,永泰公主被追封为永泰公主。他们的墓葬规模很大,现在经过文物部门的挖掘整理,已经成为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二次政治斗争是李隆基揭竿而起,杀死了侯伟。太平公主的三弟唐中宗登基后,韦伯斯特皇后想效仿武则天,扩大自己的权力。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从后台走到前台。神龙二年(706年),她开始建立政府,成立自己的势力集团,甚至发展到与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万树之友,更毁于一旦”(《资同治鉴》卷209)。于是,太平公主和她的四阿哥王祥(后来的唐睿宗)以及王祥的儿子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成了侯伟和安乐公主企图夺权的最大障碍。景隆四年(710),韦伯斯特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密谋毒死唐中宗。韦氏立文王李重茂为帝,自己摄政王,密谋杀害小皇帝,改宗,除掉襄王和太平公主。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联合万齐国陈熠李璇等人起兵,杀了侯伟和安乐公主,迎来了唐睿宗(丞相)的登基。太平公主对这场斗争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不仅参与了事先的讨论,还派儿子薛崇建直接参加了行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太平公主可以让李氏掌权,也可以让吴掌权,但不能让韦伯斯特霸占天下。太平公主在这场斗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她挺身而出,把小皇帝从“宝座”上抬了下来,让四弟李旦坐上了宝座。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李隆基亲王的斗争。唐睿宗王朝的政治焦点是唐睿宗与太平公主联手保皇位,而李隆基王子争夺皇位。唐睿宗和太平公主要想保住皇位,就必须抑制李隆基王子的影响。为此,太平公主渴望选一个软弱的人做太子。这需要各种麻烦来废除李隆基。在几年的时间里,她不仅制造舆论,认为李隆基不是长子,而是被不当立为王子,甚至打电话给首相,要求更换王子。在这些行动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边的。例如,唐睿宗曾打电话给宰相魏安世,说他担心大臣们都对太子感兴趣。魏安石说:“这将是一个和平的计划。”当时气得想把魏安世关进监狱(《旧唐书·魏安世传》)。这一事件表明,太平公主经常密谋王子在唐睿宗。到了宗瑞末年,“七丞相,五出公主门”,“只闻太平公主外,不见太子”(《旧唐传》),林玉左右将军也投靠了公主。出生第二年(713),太平公主准备从北方带走林兵,从南方带走南雅兵,废除李隆基。在这种情况下,先发制人,先引诱并杀死左将军和尤玉麟将军,然后迅速除掉参与阴谋的丞相。太平公主自己逃进了山寺,“三天就走了,第一个就死了。”在唐睿宗统治的三年中,太平公主参与政治最多。此时,她大规模培植个人势力,试图模仿母亲武则天,干预政治。她的尝试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至少有几个:第一,太平公主在经济上积累了财富,过着奢侈的生活,纵容手下强夺百姓财物,与民争利,未能赢得民心。第二,太平公主主要靠金钱扩张权力。“说儒生心胸狭窄,慷慨大方,以金帛谢之”,以至于他手下的士人大多不道德。这些人不是以如何治理好国家为目标,只是热衷于权力,维护太平公主的私利。就品德和能力而言,他们远不如李隆基的臣子宋敬、姚崇和张硕。第三,太平公主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她的政策只是为了夺取政权,实现她干涉政治的愿望。可以举个例子。在唐中宗,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上官婕妤、上宫柴等一批女性参政议政,制定了“斜封”授官政策。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授官,那就按照皇帝的圣旨来处理,这些女性接受贿赂来授官。只要他们出30万,就算你是商人屠夫,也能被授官。这时,与会者为了区分正常途径,又写了一道圣旨“斜封”,交给中书省处理。这种官员称为“斜官”。当时就这样,有几千个官员。内外盈溢,无堂而居”(《新唐书·选录》)。”“斜官”是女性干预政治的标志。瑞宗初即位,姚崇、宋望京把这几千个“斜官”全都停了下来,但四个月后,在太平公主的干预下,所有的“斜官”都恢复了。在太平公主看来,“斜官”的存在是一个女人能否成为政治家的象征,但对于百姓来说,却是政治腐败的表现,所以当时人们说“姚与宋是至交,恶不如善;宁为和平,不为邪恶”(《旧唐书·刘泽传》)。第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从武则天称帝,将唐朝改名为“武”以来,朝野上下对女性干涉政治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女性从政”的任何尝试都注定失败。侯伟和安乐公主都是这样,太平公主也不例外。唐代武则天之后,相继出现了侯伟、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一批执掌朝政的女性。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种族和文化因素,也有个人因素,值得好好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从唐朝到太平公主,这种“女主政”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公主之死,终结了唐朝“女主政”的时代。当然,所谓“女性从政”只是封建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概念和语言。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男女都可以执政。关键要看你的政策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你的政治是否给人民带来利益。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太平公主胜利后唐朝的社会会如何发展,但我们当然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胜利,以及随后的政策结束了武则天晚年以来十几年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稳定,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肯定唐玄宗的胜利,对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给予否定的评价。而上官婉儿,只是在文学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