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文?
文明的曙光——论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工业革命前有1,000多年,中国的文化成就处于当时世界所有文明的巅峰。然而,工业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成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到现在160年,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讨论如何复兴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冲击与文化自洽探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要探讨工业革命后中国急剧衰落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中国的落后归结于儒家文化在中国的保守和顽固,并提出推翻孔家店,认为中国要复兴必须彻底根除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有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文化。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我个人比较喜欢费孝通老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定义。他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器物层次,即生产生活工具;二是组织层面,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第三是精神层面,即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其实类似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讨论。相应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工具是经济基础,组织、伦理、价值观是上层建筑。一个文化体在没有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会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形成一个自洽的实体。比如原始社会,生产资料是石头,生产方式是狩猎,生产力水平很低。它的社会组织是公社,它的伦理和价值观是公开的。这样的上层建筑,或者说社会组织和价值标准,有利于在狩猎中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有利于克服低生产力水平和不储存食物给每个人的生存带来的风险,所以符合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后来生产力水平提高,从狩猎到农耕,从用石头做工具到用青铜器做工具,组织方式进入以家庭为单位的氏族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从公有制变为私有制。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于生产力的提高。在农耕生产方式下,只要大家努力,未来的生产和收获是可以预期的。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氏族社会组织和私有制的价值伦理有利于提高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每一个文化体在器物、组织、价值三个层面都应该是一个自洽的实体,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一种文化体与另一种文化体发生碰撞,才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那么,先进和落后的决定是什么呢?在上层建筑领域,尤其是价值伦理领域,很难说孰优孰劣。比如在原始的* * *资本主义社会,* * *独享,或者说在私有制的农耕社会,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哪个更好?真的不好说。划分人类文明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最重要的标准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力水平。中国的文化从世界上最先进的变成了世界上相对落后的。正是因为18世纪工业革命后,西方器皿的发明突飞猛进,经济基础迅速提升,而当时中国经济基础的提升却是滞后的。所以要谈中华文化的复兴,首先要分析中国的经济基础能不能赶上西方国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能不能赶上发达国家。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相当看好中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可能性,也就是经济基础。因为,从长远来看,提高生产力水平或经济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技术创新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西方那些技术先进的国家来说,技术创新的方式只能是自我发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技术创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我发明,二是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引进技术实现创新。哪种方式更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哪个成本更低,哪个效益更高。二战后,出现了日本奇迹和亚洲“四小龙”奇迹,其背后的秘密就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更好地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极低的成本引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快速创新,整个经济基础将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将缩小。中国在1979年改革前后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1979年以前,中国主张自力更生,发明自己的技术,在最先进的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竞争,但经济发展的绩效并不高;1979之后,中国开始以引进技术为主获得技术创新,就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样。在随后的25年里,中国实现了每年9.3%的经济增长。继续走引进技术的道路,中国能否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对此我也持乐观态度。根据各种比较,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农业比重和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国2000年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大约相当于日本的1960。众所周知,日本人均收入从1960追到1988用了28年。虽然我对2000年到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会赶上美国并不过分乐观,但我完全相信,人均收入是美国3%的中国,会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到2030年人均收入可能达到美国的20%。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来看,届时人民币很可能升值。按照升值的幅度,中国的人均收入很可能是美国的30%甚至40%。如果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20%,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那么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将与美国相当。如果中国人均收入能达到美国的30%,中国经济将比美国高50%。如果其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40%,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两倍。当然,要把这些潜在的技术可能性变成经济现实,必须依靠改革开放,保持政治稳定,提高教育和工业水平,不断吸收国外的技术和管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上述期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基础的现代化,而且是与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中国现有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如伦理道德、价值观等,是否会成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障碍,或者说,如果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提高,中国的上层建筑是否会相应地进行创新和调整,成为一个新的内在自洽的文化实体?五四以后,大多数学者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于中国儒家文化的保守和顽固。他们批判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文化的代表是顽固、保守、落后的,因为孔子说的是“言不尽意”,他没有创新。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当时的圣人”,就是因为孔子所倡导的“仁”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他的主张是与时俱进的。他的“有叙述无行动”是有选择性的,会根据时代的需要,对过去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创造性的梳理和解读。不仅孔子如此,儒家第二代表孟子也是如此。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曰仁政,孟子曰取义。”孔子说,“立了自己,就成就了伟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是“待人如己”的道德关怀。孟子的“义”就是“义为宜”,“义为人之正道”,也就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虽然判断的标准还是在于人们自己的内心。所以孟子有“虽千人往而我自畏之”之说。但与孔子相比,孟子的“义”更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他的理论反映了战国末期社会混乱的现实。后来儒家文化继续发展,到了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也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冲击。面对印度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儒家文化没有退缩,而是消化和弘扬了佛教思想,扩大了中国儒家文化的范围;儒家学者不仅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而且增加了对人的终极价值的探索。宋朝的军事力量虽然不强,但经济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宋代的儒家哲学被称为理学,理学大师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但中国的文化并未就此止步。明代出现了“心学”,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可以从《大学》一书中对“向物学习”的不同理解反映出来。朱认为,“通物致知”就是“唯物论”,即在一切事物的背后寻找真理。而王阳明则认为“通物知理”就是“致良知”,即去除蒙蔽每个人良知的物欲,以恢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王阳明的“心学”适应了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后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要求。因此,儒家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具有随着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和创新的能力,并不像许多学者认为的那样顽固、保守、一成不变。其实这也可以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能力得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