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认知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应用的必要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只能利用内部建构的基本认知原理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换句话说,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接受”只能靠他的自我建构来完成。

即学习者不仅要理解所学的新知识,还要用思辨的眼光去分析、检验甚至批判它,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社会建构主义的提出与历史教学改革不谋而合。它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系统地、有机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髓: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人需要,强调对真实个人意义的研究,倡导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面教育。这个模型证实了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当然,处于中心地位的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任务和环境是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对学习者个人知识的建构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建构主义所揭示的思想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至少有以下四点现实启示:

1.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过程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建构意义,而不是让他们完全接受现成的知识,直奔结果。

2.教师角色的转变要从过去只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以学习能力为重心,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的促进者,应该是教师角色特征的核心特征。

3.要使教学具有教育性,就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发展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健康的人格。

4.教师自身的学习。建构主义同样适用于解释教师的认知过程。教师在自己的经验中形成并不断更新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信念,从而支配自己的教学行为。

相应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角色,以任务为纽带,有效地创设环境,将学生与学习联系起来,使教师、学生、任务、环境四要素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体现自己科学、现代的教学思想,完成学生学习中的知识建构。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首先是研究者。教师按其素质可分为三类:“演说家”。只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但不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老师”既了解学科专业知识,熟悉教学方法和技巧,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导生”熟悉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内心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营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的心理氛围,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安全感、教师对学生内心情绪的敏感、倾听和接受学生的疑惑、非评判性的师生交流、自尊保护和权力的合理分配。同时,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它关注的内容:

1,反思上课说话的方式和态度。

2.反思上课听学生说话的方式、方法和态度。

3.反思你在教室里的权力分配。

4.在课堂活动中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5.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技巧。

6.反思自己对情绪状态的调整。

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目标是培养真正能“钓鱼”的优秀的研究型自主学习者,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前景。因此,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教师如何理解学习将深深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圈子。以高考复习指导为例,大量老师别出心裁地编写了各种复习资料,也别出心裁地揣测了命题人的想法,锁定了当年命题的范围和类型进行猜题和押题。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深有体会。为了让学生取得高分,最后的决定往往比学生的理解更有效,甚至可以作为“经验”,与同龄人分享资源。复习的范围一定要紧密联系考试大纲,高考题要多次训练和测试,目的是提高测试的速度和准确性。最有把握的办法就是从高一严格要求,高二严格训练,高三严格控制这三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习惯和应试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考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能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不好说了。老师有这样一种信念,学生即使考了高分,也一定会导致以后的生产活动有很多无奈!高考结束后,我真的为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奋斗而欢呼。现在我反思:就算重点大学都这样了,出路在哪里?难怪哈佛大学拒绝了中国高考状元!难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显得束手无策!原因是高分不一定高能,仔细想想也不奇怪。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我们强调的是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考试。

目前,就教师对学生的信念而言,课堂上的师生合作关系至少可以用七个隐喻来表达:抵制者、容纳者、原料、顾客、伙伴、个体探索者和民主探索者。拒绝学习的“抵抗者”将受到惩罚;“迁就”和填鸭式没什么区别;“原材料”可以按照老师的意愿塑造学生;“顾客”师生关系最重要,老师的角色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伙伴”、“个体探索者”、“民主探索者”学生的职责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协作。作为老师,以上角色越合适越好。“伙伴”、“个人探索者”、“民主探索者”似乎有点难以释怀。真的要正视这个概念!这是教师角色从“传授”向“促进”转变的基本要求,也是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需要:

1,教师要向学生表明学习任务的意图。

2.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活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3.老师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4.老师要让学生需要,寻求挑战。

5.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和评价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变化。

6.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合作及其意义。

通过研究型课堂教学,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至少包括:

1.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学习不再被盲目接受,同时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

2.追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形成关心自己生活、关心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追求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可能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初步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追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逐步形成与人沟通和享受体验的能力。

5.追求学生学习活动的社会实用性,从而尽可能进一步理解社会意义和自我价值。

三,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今,全世界的教育界都在探索同一个问题——学校到底应该教什么?我们认为,

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因为我们如何学习和思考比我们学到什么更重要。适应人类社会基本需求、维护传统价值观的学习叫适应性学习,更能体现人类本质和独特价值、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革、更新和重建的学习叫创新性学习。创新学习是20世纪学习改革的主题。从适应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首先要实现中间目标——自主性。所谓自主,就人类而言,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状态提升到一种自己尽力积极掌控自己命运的积极状态。这是他们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特别善于识别环境可以利用的方面以及可能导致变化的方面。是他们善于区分生存的不变背景和可变背景的一种状态。在学习中,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积极探索并完成学习任务。

诚然,历史学习的动机和价值的确定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认识、个性特征、重要人物的中介作用、周围的世界文化和社会观念。就学生的健康而言,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忧虑”经常出现――他们密切关注自己的价值:完成任务就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否则就会“掉价”、“失份”、“丢面子”。这种焦虑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最难的障碍,但他们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激活。一旦他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他们会迅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任务和所面临的问题的讲解中,这远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突破防御性学习的障碍,尽力让学习者展示自己的优势或亮点,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己能轻松学会的胜利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通常包括:

1.提出问题,对任务或问题做出假设。

2.计划,确定使用的策略和时间,逐步完成问题或任务。

3.监控并不断将所做的努力、得出的结论或答案与最初的问题和目标进行比较。

4、检验,对结果和结论进行初步检验。

5、修正,进一步完善结果和结论,有时可能是对目标的修正。

6、评价,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最终评价。学习策略的训练内容一般包括:学习技巧、反馈与反思、经验总结、自我纠错等。这个程序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策略训练要贴近个人特点,突出学习策略的自我建构。

第四,任务是师生之间的“纽带”。

任务一般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习过程,要求学习者完成的任务。任务的概念也形成了一个由任务大纲设计的基本单元,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预设的项目和总结。近年来,“任务教学法”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总结。任务是生产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要素有:物料(投入)、活动(过程)、角色(职责)、目标(产品)等等。其意义在于通过目标设定,由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结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发展主动参与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任务的选择或设置是教师教学思想的体现,是师生互动的“界面”。任务的完成情况反映了学生个人对任务的理解和个人反应的程度。有时教师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任务,使任务在师生互动中顺利完成。

动词 (verb的缩写)学习环境

学习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环境对学习有重要影响。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关系密切的课堂、家庭、人际关系,还指更广阔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就课堂教学而言,学习者经常比较的环境条件有:学校(如场所、声音、温度、灯光、交通等。)、家庭(如物质、背景、亲情等。)、社会(如阶级、风气等。)和生理(如合适的学习时间等。).然而,学习者对环境的主观认识比环境本身的作用更为重要和关键,因为环境条件永远是外部因素。教学往往通过课堂结构反映人际关系的类型:竞争型、合作型和独立型。教师行为中影响课堂气氛创设的因素有:仪表、语言、教学态度、动作、教学技能、教学手段等。一个赋予学生民主、友谊、自信和激情的老师,决定了学习者对正确学习态度的满意程度,所以成功课堂氛围的营造体现在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自我参与和相互合作程度,以及对成绩的满意程度。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参与对给定信息的主动解释、理解和建构,是一种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学习。当学习者感到自己的学习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并以积极而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时,他们就能学得更好。教师对知识的建构起促进和帮助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突出问题的探究;学习与个人的自我概念密切相关。如果学习者在自我概念上是积极的,它一定会导致主要角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学习是通过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互动进行的;教师要善于反思,确定自己作为中介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学习者选择活动或任务,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和体验理解任务的意义,积极实现学科的教学目标,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教育。

雷桂林,浙江省龙泉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