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呼和浩特新城区的由来和历史沿革?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噶尔丹准备大规模南侵时,呼和浩特地处北方边疆,面临战争威胁,于是仓促备战,仓促招募蒙古、汉族民工,与驻军一起修筑更多城墙。增加的城墙都是用土夯筑的,北墙和北门楼还在用,分南、东、西三面。扩建后,整个城市的平面呈微凸状,南北长约440米,东西宽约500米,周长约三里。扩建后,* * *有四座城门,城门上有城楼,还有一个瓮。东门叫承恩门,南门叫桂花门,西门叫柔元门,北门叫建武门。原程楠门楼改为鼓楼,并悬挂“谷玮”字样的牌匾。新中国成立前,鼓楼、东、南、西门已被拆除,北门一直保留到1958。扩建原南门地址,即扩建后的鼓楼地址,在老城区民族大厦东侧路口;扩建后的南门位于现在的大石口,东门位于现在的官园巷东入口,西门位于现在的九龙湾西入口,即国家大厦西侧,北门位于现在的北门外广场南侧。扩建后的城墙,厚约5米,高约5米,自1922开始陆续拆除,其西墙基现为大西街,已全部消失。在修建和扩建城墙的工程中,呼和浩特市的李熙图昭和小昭喇嘛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僧俗参加了抗击噶尔丹的战争。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自攻克噶尔丹,在外蒙古的赵墨多(今图拉河与克鲁伦河之间)打败噶尔丹,得胜时路过呼和浩特,称赞活佛和小昭喇嘛,赐给他们延寿寺、小昭甲卫、弓剑和大刀。第二年,康熙皇帝再次进攻加尔丹,加尔丹战败自杀。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在这两座寺庙中为噶尔丹的吉公立碑,以纪念平息噶尔丹叛乱的胜利,并表彰被xi图昭和小昭召去的僧人。分两组用满、中、蒙、藏四种语言刻在两块大小相同的石碑上。时至今日,这块名为“Xi图昭”的石碑仍然完好无损,而“小昭”石碑则被移至内蒙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