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口的历史变迁
战国早期
先秦文献中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的“雨荷河”,也就是“龚宇河”。据《龚宇引水》一章中的描述,是“东过罗岭,至于大者;北方有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逆水入海也。”“洛陵”是洛水入河之地,“大仙”在今河南浚县,表示古河从河南荥阳县光雾山北麓向东北流至浚县西南的西古苏山胥口,再沿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就是取水,“大陆”指的是大陆。说明大河在今天河北省曲周县南部,接受西来东往的漳水,然后北上到大鲁泽。“九河”泛指多数,指黄河下游在冀中平原游荡流动形成。“逆江”是河口潮汐水的倒灌,在今天的天津东南入海。古代黄河下游的另一条河流,见于先秦文献《山经大河》,因《山经》中没有河流径流的记载而被世人所忽略。谭启祥发现,龚宇流到河北莘县后,“山经河”分支向北流,汇入脱脱,再向北流到蠡县南部。
西汉后期
文献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流是《汉书·地理志》和《汉书·沟壑志》中的河流,也是《水镜河记》中的“大江俗”。胡玮炜说:“周定王五年(602年前),河道由胥口向东迁移至洛川,至滑台城右,东北至溧阳县南,东北至凉城县,东北至长寿晋。于是河水离开洛川,在东北入海。”水镜”被称为“河水如此亵渎”被认为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这条“大河”的具体径流如下:与、河道相同的苏胥口以上河段,从苏胥口东北流向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胡玮炜有详细描述;过了长寿津,河水向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东经高唐县南,再到东光县西与漳水会合,再向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富义城),向东入海。
谭启祥的考证表明,虽然说这条河始于周定王五年的河徙并不可信,但这条“大江如此凡俗”的形成很可能早于龚宇和山景的河流。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共存,成为主要的。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齐、赵和魏分别在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延数百英里的堤坝。此后,龚宇和山景的河流被切断,韩志的河流一直延续到汉朝。
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起到蓄洪拦沙的作用,所以河床相对固定。其间虽然肯定溢出过九次,但最著名的还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河流定于昝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在东南注入巨野(今山东省西南),达淮、泗”。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夺淮入海。洪水“十六郡”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元丰二年(109)才被阻断。几年后,大部分后续的决口都被堵住了,河流恢复了原来的路线。这条河已经稳定了475年。但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泥沙的长期堆积,“河高于平”,大改道不可避免。
宋楚
建国三年后(11),王莽有了第二次大迁徙。“河决卫县(治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潘清河以东的几个县。首先,莽恐河在元成(今河北省大明东)绝对是一场深重的灾难,而且绝对是往东。远成不愁水,所以不堵。”山东西部、河南东部洪水泛滥近60年,直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筑运河、堤防,从荥阳东一直延伸到黔城(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北),才形成了东汉时期的大江大河,即唐代《水镜笔记》、《元和县志》所记载的大江大河。
东汉大江的位置在西汉的大江以东。它从长寿津,告别了西汉的大江,顺着古洛河向东,然后蜿蜒在现在的黄河和马家河之间,直到现在进入宾县以南的大海。离海的距离比西汉的大江要短,河道也比较直。东汉以后,河流的含沙量相对减弱了。由于这些原因,这条河稳定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期间很少溢流,也没有大的改道。因此,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未能到达运河,《隋书地理》中也没有黄河的记载。
唐末宋初,由于下游河口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出现了多次决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唐景福二年(893),黄河“自郡界向东北,渤海郡(今山东省宾县)西北,向东北至无棣郡(今通县),向东入海”。宋景玉元年(1034),河水在周易(今河南濮阳东)突破恒隆河,其下一段河水南移至长清,形成恒隆河。但长清以下的河流没有变化,只是小范围的分流。
北宋李青以后的河道
北宋李青八年(1048),第三次大迁徙。黄河在涿州上湖Ku(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后转向西北,经河南黄河以东、河北大名以西,过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沿南宫以东、枣强、武义以西、献县以东、青县流入雨荷(今南运河),过界河(今海河)。宋人把这条河称为“北流”或“北派”。
十二年后,嘉祐五年(1060),黄河在大明府魏县(今南乐西)六场向东分支,在东北流经西汉水老河道的一段,从今天山东的堂邑、夏津,到今天河北、山东的土马河(今马家河)。
投入大海。它叫二姑河,宋人叫它“东流”或“东派”。此后,有时黄河单股流,有时单股北流,有时东、北并行流。由于东流经过河北山东交界处,河道自汉代以来一直泛滥,地势较高。如果雨荷河以西的地区是“地势最低的地方,河水将自行流向北方”。当时宋朝统治阶级内部在维护北派还是回归东江的问题上争论不断。前者主张维护北流,是为了借助黄河抵御契丹的入侵。后者“主动提出开两股,引导东流。”宗申采纳了后一种意见,于熙宁二年(1069)封北流。但同年,黄河在口南决口。熙宁十年(1077),破甘州,并入梁山伯。然后分成两个分支:一个从泗到淮,称为南清河,一个从河间到沧州,称为北清河。几经溢流,因“东流上,北流下”,元丰四年(1081)、傅园二年(1099)恢复旧“北流”。三股北流所走的路线略有不同,要么向西冲入漳水,要么向东涌入雨荷。南宋李青八年至建言二年(1128)八十年间,北流被强行封闭,迫使单一股东流动,但单一股东向北流动用了49年,又用了15年,东西南北并行。因此,这一时期黄河主流基本保持在贯穿冀中平原至天津入海的线上。正是这条河被记载在宋朝的历史中。这一时期,由于黄河的泥沙,“河床逐渐淤塞,从东北流向渤海的古河带已无法维持,“水势转南”在所难免。
明代金章宗明昌五年至弘治初年的河道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第四次大迁徙发生在吴恙(今河南原阳县)光禄村。据胡玮炜记述:“河自吴恙向东迁徙,经演金、封丘、长垣、杨澜、东明、曹州、周浦、郓城、范县,达寿章,注梁山龙。分为两派:北派从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从东平经东阿、平阴、长清。南派从南清河,也就是泗水的老路,进入淮河。如今,汇通河已从东平李绅、嘉祥、济宁、溧水至清河县入淮河。”定河后,黄河南移,分别入泗水、吉水旧路,形成南、北新派。河水的二三十分之一从北清河(今黄河)流入大海,七八十分之一从南清河(泗水)流入淮河。南派水势大于北派,是黄河在山东丘陵南部流行的开始。
黄河入淮并非始于明昌五年,而是早在南宋建炎二年冬(1128)。东京留在滑县以上的杜冲,向西渡(今河南滑县南沙店),决堤阻挡金兵南下,即造成了黄河大改道,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的河南、山东之间向东流去。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五月,河决吴恙,自郓城向东,汇入梁山泊。大定八年(1168)六月,“决水过(今河南滑县南),水崩(今山东菏泽),改道至陕州(今山东陕县)境内。”自曹、丹,南至徐、邳,汇入淮河。但当时宋朝的“北流”并未断,黄河仍处于南北分流的局面。说到“金铭中长,北流绝失,全入淮河。”黄河六百多年来从未进入河北平原,这是黄河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金明昌时期,黄河干线也有逐渐向南摆动的趋势。天德二年(1150),“河水淹没巨野县”,河水干流从豫东北的滑县、濮阳移至鲁西南;大定十九年(1179)“河破汴梁”,干流挥师南下,入开封府。大定二十九年(1189),河水漫过曹州小堤以北,其干流已进入归德府(今商丘地区)境内。金代末年,黄河干线大致由筑起,经曹、丹,汇入淮河。
黄河从泗入淮后,每次决定迁徙,往往分成几条溪流,第一次互相重叠,河道十分混乱。常表现为枯水期一条流为主,汛期多条流从淮河分流入海。到了元朝,由以前所有的决口形成了边、涡、郢三条泄洪道。郑智十一年(1351),贾鲁直河,自封黄陵港,引河至哈港,哈港归德,放黄河。
大道回德,出徐州。所谓“河复故道”,基本上就是恢复晋末的旧路。贾鲁堵住了流入漩涡和池塘的河口。但就这样,黄河失去了宣泄路径,只过了十四年,到了二十五年(1365),终于越过东平,再次进入大清河。在明代,黄河改道更加频繁。边道干流上,在元阳、封丘决口时,大部分向北冲至章丘,携带清河入海。在郑州、开封发生决口时,南方很多人抓住漩涡,进入淮河。但在此期间,黄河的干线公路在开封、贵德、徐州等地长期保留。
明洪在清代管治中中至咸丰河道。
明朝弘治八年(1495),修建黄陵山,是淮河收整河水的第五次大迁徙。
为了保持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明政府派副都刘大侠修建了黄陵港、京龙等七个港口。并在北岸修筑长堤,起于祁城,经华县、长垣、东明、曹、单县,到达虞城,全长三百六十里,名曰“太行堤”。在京龙等处重建新的堤防。,从贾店祥符北岸出发,经铜瓦盒、陈桥,到达东北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160里。使黄河河道从杨澜、考城,直接返回德化、徐州和宿豫,在南面进入运河,而在东面将水注入大海。黄陵岗、太行堤的修建,“北流永绝,清口一线收万里长河之水。”胡玮炜因此将其视为黄河历史上的第五次大变动。
弘治时期治河的目的是防止黄河以北影响水运。河道整治工程主要是加固北岸堤防。南岸既没有筑坝,也没有被封锁。因此,绥、涡、营分流现象仍时有发生,影响了徐州以下主干道的水源。为保证水运,嘉靖十六年(1537)、二十一年(1542),从丁家道口、小浮桥引水至黄河入徐州干线,以助徐、吕二洪。再次封堵南岸导流出口后,嘉靖二十五年(1546)“南溪旧路开始封堵”。于是,“满江许、丕,取入淮河”。从那以后,黄河成了唯一的入海通道。
黄河干线公路修好后,由于长期泥沙淤积,河床成了高出地面的“悬河”。洪水变得越来越频繁。嘉靖后期,决口多在山东曹西安至徐州一带。到达隆庆后,从徐州向南发展到淮阴。因此,治河的重点一直“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在徐、邳”。工部左侍郎潘继勋根据“以水攻沙”、“蓄清水刷黄河”的方针,于万历七年(1579)完成了黄河两岸姚笛、洪泽湖以东高家堰大堤等河道整治工程,也是在这个河段上。它的旧河道在今天的地图上大致是淤塞的黄河。
进入清朝以后。长期实行“捆绑式水攻沙”的结果,大量泥沙排入河口,“以致水流减缓,泥沙停止,河口日积日淤。”从康熙十六年(1677)开始,金夫河治理的重点是淮阴至河口段。他采取以清淤为主要任务的方针,从清江的阶梯到海口,以“挑沟”的方式深挖河床。但只能有效一段时间。时间长了,河底就淤塞了。嘉庆以后,政治黑暗、河道管理不严、决口泛滥的情况日益增多,尤其是河下游与淮河入海处的沙床淤积更加严重,造成了“地上水向上流”的局面。黄河和淮河本身也不得不放弃这条水流不畅的下游河道,另辟蹊径。
清咸丰五年后的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杨澜(今河南兰考附近)童瓦房决口,在山东寿章县章丘镇过运河,携带大清河入海,这是第六次大迁徙。
决口之初,封丘、祥符、兰义、考城、长垣等县被淹。之后又分为三股:一股由山东曹州府南部的赵王河投放,另外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门投放,经山东周浦范县至章丘镇,在此汇合转运,最后返回大清河。从此,黄河下游结束了660年从淮河入海的历史,回到了从渤海入海的局面。当时翁同龢和李鸿章代表的是安徽和江苏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意封口令。山东巡抚丁宝桢代表山东地主阶级要求了结此事。双方争论不休,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务无暇顾及河工。”所以近20年来任由洪水在鲁西南泛滥,直到光绪元年(1875),全线筑堤,使整条河从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的黄河下游。
今日黄河下游形成后,至解放前70多年,河道洪水连年不断,从1855至1938,决口达124次,有时北侵图海河,南侵小清河。同治七年(1868)河水决口迎泽方庄、光绪十三年(65438+)本世纪发生过两次大决口:一次是1933年的特大洪水,在河南温县到长垣200多公里内决口52处,造成了极大的灾害;一次,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毁郑州花园口大堤,河道混乱,漩涡入淮河,导致长达9年的改道。到3月1947,堵口,恢复黄河故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向越来越频繁。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迁徙,几百年来被迫迁徙的次数很少,有一段很长的稳定期。在李青和明昌分流后,甚至没有一条固定了30年的河道。弘治分流后,几股水流依然并存,流向紊乱,主流不时变换。明清统治者为了“保黄河”,不惜违背河流的本性,强行“全河出徐、下邳,夺泗入淮”,但最后还是不得不退回渤海湾入海。纵观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和演变过程极其复杂,胡玮炜的所作所为只是代表了其变迁的总趋势。邹一林根据河流的主要流向,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设想:从渤海入海到宋以前,从几股入海到金元以后,从一股入海到明代嘉靖以后,从山东利津入海到清代咸丰五年以后。看起来更简洁明了,也挺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