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的必看景点
必去的博物馆之一:青铜博物馆
聚焦观看:青铜器的设计与制作
青铜博物馆正对着这个钹,中间镶嵌绿松石图案,做工惊人;这是公元前18世纪或者公元前16世纪的制作过程。工具很简单,但设计很精致。估计当时的武士能有青铜兵器,极为珍贵;所以在制作的时候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来装饰。戴在身上既能吸引羡慕的目光,又能起到威慑作用,绝对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绿松石的这种镶嵌设计影响深远。现在,类似的设计在西藏和中亚仍很流行。我去尼泊尔和摩洛哥的时候,看到他们的首饰里镶嵌了很多绿松石。有砾石镶嵌和全石镶嵌,每个人都有腰带。人类对于美的约定,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上图中的簧片和花瓶的形状非常现代的朋克风格。朋克风格服装的这种金属元素的灵感从何而来?我没有查相关资料。我只感叹古人的想象力太强了,很多现代的设计理念都源于古代。
第二个必看的博物馆:雕塑博物馆
聚焦观看:人物的形式和方式
观看雕塑的重点是它们的形状和表情的变化。以这个女性彩绘小雕像为例。她身高15cm,只拿在手里。她衣服的腰线那么低,肚子还很小,丰满的脸耷拉着。胭脂量像村妇一样艳俗,现代审美因素中的长腿、细腰、锥子脸一个都没有。但她却非常自信的站在那里,高傲俏皮的眼神,妩媚可爱的身姿,独特的魅力,迷倒了世人。
?俑的雕刻始于春秋时期,后来陶俑的雕刻越来越精美,人物塑造的技艺日臻完善,从西晋的呆板的古拙到生动自然;从只有大纲到注重细节描写。人物的脸型也随着时代审美标准的不同而变化,从西晋到北魏初期,脸型较宽。北魏太和(477 ~ 499)以后,后期脸型越来越瘦。到了东西魏时期,脸型由瘦变圆,到了唐代,更加圆润丰腴,画像的人物也越来越有韵味,出现了许多传神的作品。
隋唐时期的人物雕塑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用黄、棕、蓝、绿等颜色制成的三彩俑,即唐代三彩俑,尤其能代表一种新的俑作品的造型水平。杨惠芝是唐代著名的雕塑家,以善于将具体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而著称。
第三个必看的博物馆:中国博物馆
聚焦观看:仿生瓷器
走进瓷器博物馆,如何欣赏这些精美的瓷器?一定要按时间顺序看。首先看到的是如下图的非常早期的瓷器。漂亮吗?不要!是否精致顺滑?不要!瓷釉好看吗?不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变得越来越精致,直到仿生瓷达到顶峰。所以一定要按时间顺序观看,才能领略瓷器的发展史。
极负盛名的钧窑瓷器,大小比例完美。通过将其造型与海棠花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古代艺术的抽象写意。
在灯光下,它以难以形容的蓝色吸引了大批观众。是近年来国内比较知名的青花瓷。铁渣在高温下熔化、开花、晕染,最终形成青花瓷。
不是所有的青花瓷都这么好看。有的是暗蓝色,表面有细密的花纹和渣滓。上图的青花并不是杰作。一定要去大博物馆看稀有(真)品,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品。
?粉彩在瓷器中很受欢迎。看它精致的设计,几笔就显出一只鹿跳舞的样子。釉色柔和。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松树的新绿老绿层和鹿皮的纹理!!为什么要看它材质质感的表现?我有过在瓷器上作画的经历。用粗画笔在瓷器光滑的表面上画出如此精细的图案是极其困难的。
?据说釉料中加入了珊瑚,因为光泽温润柔和,颜色纯净恬静。说不出的精致和美丽,驻足良久。
?它看起来像珊瑚冠珠,碧玉碗身,金边,黄铜底座,但它是一个纯瓷碗,最好的仿生瓷,真实得分100分。我只能惊叹,其余无语。一定要找到仿生瓷的展柜。一组仿生瓷最好。我们必须找到他们并仔细观察他们!!制作仿生瓷时,材料不可随意改变。仿珊瑚,碧玉,黄铜应该用什么材料?在什么温度下?在我心里,我除了佩服,更佩服那些匠人!
第四个必去的博物馆:书画博物馆
看点:提前做攻略,了解大家的工作。
费《潇湘图卷》
宋钊纪的《刘路雅言图卷》
元·赵孟頫《洞庭东山轴》和《石兰轴》。
袁尼赞《渔村秋吉图轴》
元稹吴渔父图
元·《清边隐居记》
明代《五竹书屋图轴》和《秀竹仕女图轴》中的仇英
明代文徵明的土渠山房、石湖清盛图卷和镇上寨图卷。
明代《鹤图》、《秋扇图》、《落寞人》中的唐寅
周的《京口送别卷》
明·许巍花卉图册
清代吴昌硕的《四季花》,以及面向石鼓文中轴线的篆书。
清代“湖石双鸟”中的朱耷(八大山人)
清石涛《西园雅集卷》和《细雨散图轴》...
?这些都是在谈论中国绘画史的人。一起看这些著名画家的画是一种福气。看这些画真的需要提前做点功课。
例如,当我们在观看宋的花鸟画时,我们最好知道中国的花鸟画分为两类:
1,工笔花鸟形似大于神似,形似第一,神似第二。
2.写意花鸟与其说是形似,不如说是神似,神似第一,形似第二。
?而宋的《荷花金鸡》则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是工笔花鸟画的巅峰之作。
袁妮赞的山水画为什么出名?
“三距”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视角。意思是在一幅画中,你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表现“高”、“远”、“平”的景色。平原的代表人物是元代的倪瓒。
?倪瓒首创了“一江两岸”的构图,即近坡、中水、远山的三段式结构模式。他用极其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平原的景色。
?《渔村秋吉图轴》采用三段式构图法,远处山石细长,中间水域宽阔空旷,附近山丘高低不平的几棵枯树,画面中无房无人。这种构图方法是倪瓒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书画家陈振濂评价说:《渔村秋集图》是倪云林艺术格局的杰作,也是他最得意的发挥技法的作品。
明代徐渭一生坎坷,自身的经历使他将水墨画的写意花鸟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创造了自己的“抹扫”艺术表现形式。画中的意义和诗意各有特色。他的画让我们知道,要懂中国画,首先要懂中国的诗。
明代董其昌赠薛蝌山水画用绢本水墨,21.1×723.2 cm。
?这幅画是长卷,董其昌擅长画山水长卷。这幅画不是永久展览,而是举办活动时的特展。能看到就是好运气。不看真迹是感受不到7米多长卷的气势的!看的时候,我站在展柜的右边,不经意间看了看左边的画。我发现画中的山川有一种云雾环绕山峰的立体感,云雾变幻莫测,极其生动。然后停了很久。想和观众分享一下,但是展柜前没有人。
《随园女弟子图》描绘了袁枚十三女弟子吉雅的情景。古代文人的藏书中很少有女性的身影。这幅画详细描述了古代妇女参加文学艺术公共活动的场景,姿势各异,如钓鱼、写诗、弹琴、写香蕉等...画中女性服装的色系和莫兰迪的一样。这个长卷画法让我想起了那个很有名的:百雀羚手机广告长卷。用这种长卷的方式表达一个主题的网页设计目前非常流行。
?这幅画是不是只表现了一部分贵族女性游手好闲,玩得无聊?不要!明末秦淮青楼女子多有诗画才华,但那个时代的好女人却默默无闻。到了清朝,情况变了,爱读诗画的才女越来越多。清代女性诗人的大量涌现,既与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有关,也与少数开明文人的大力倡导有关。袁枚是提倡女子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封建的教育观念堵塞了女性接受正规教育的途径。女性不能考科学,不能求名,不能从政,甚至认为女性不需要接受教育。“女人无才便是德。”但袁枚不这么认为。他不认同“女人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在袁枚的时代,没有女子学校教育。袁枚晚年招收女弟子,确实是惊世之举。这些女弟子要么出身于官员家庭,要么嫁入书香门第。他们有良好的经济生活,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闲暇,所以他们可以安心地写诗。
清代吴昌硕是现代写意花卉的开创者。在技法上,他一改传统文人画,一味强调典雅。他大胆地在中国画中引入西方的红色和赭色花朵,相互辉映,表现出被临摹对象的丰富之美,浑然天成。创造了雅俗共赏、大气谦和的海派艺术风格。他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包括、潘天寿、朱、朱乐三、钱守铁、、、沙孟海等。正所谓“天下有多少人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