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城市的历史演变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改属越国、楚国,秦至西晋属丹阳郡(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流民南迁,故定居于今南陵地区当涂县。当涂县得名于江南,但不是一个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将长江以北禹州(今河南东南、湖北以东)的华侨安置在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元年(502),丹阳县划归南丹阳郡,辖采石。隋开帝九年(589),华侨被安置在地处皖南的当涂县,定居固镇镇(今当涂城关镇)。这是固镇作为当涂县市的开始,至今不变。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立太平郡,辖市,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袁改太平府为太平道。元十五年(1355),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道为太平府,照常管县。明清政府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民国时当涂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4月,当涂解放。马鞍山镇成立于1954年2月,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成立,隶属芜湖特区。1956 10 6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区(地区)和宣城区。1983年7月,当涂县(大乔公社除外)隶属马鞍山市。2011年8月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市。
马鞍山是50年代末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现辖三区三县。建市时,马鞍山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万。经过50多年的建设,马鞍山从一个228.3万人口的小村庄发展到年GDP 811亿元,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马鞍山不仅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形成了“九三环湖,翠螺出江”的独特城市风光。其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多次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大绿化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改善人居环境国际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