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重大事故,火车相撞,伤亡情况如何?

英国伦敦的《标准报》曾经报道过中国3月发生的一起重大列车交通事故,1889:一辆客运列车与一辆货运列车在津沽铁路上迎面相撞,客运列车翻车并引发火灾,车上共有28名乘客,其中大部分死亡,伤亡惨重。

按照常理,火车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是国内铁路史上第一起重大事故。国内新闻报纸本应在第一时间刊登事故消息告知群众。但令人不解的是,当时国内并没有报纸刊登此次重大事故,国内现有资料中也很难找到此次火车相撞的相关记录。这起事故在中国也鲜为人知。

迟到——事件的开始

让我们回到事故前。

当时中国的铁路技术并不先进,严格安排火车道口的时间和地点,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出事地点——津沽铁路,起于天津,止于塘沽,中间有一个军粮城站,是往返列车的错站。

事故当天,按照安排好的行程,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军粮城站上错车,然后才能继续行驶。

早上5点半,旅客列车准时到达军粮城站。然而,货运列车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现。经调查得知,货运列车晚点是因为货运货车司机心血来潮拿猎枪打鸟,疏忽大意的司机还伤了手。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当预定司机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替补司机,并准时出发。但由于原司机长时间延误,导致货运列车没有按时到达错误地点,即使替补司机到达并迅速启动。

当货运列车晚点时,车站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向军粮城车站发电报,以免酿成大错。但是祸不单行。由于种种原因,军粮城车站当天没有顺利收到电报。

一直在军粮城站等货运司机上错车的客运司机,已经等了三个多小时,已经开始着急了。他在激动中喝了很多酒。客运列车司机一时冲动,擅自带着28名乘客离开军粮城站,将列车开往塘沽。

在碰撞时

客运列车只运行了一瞬间,晚点的货运列车就出现在同一条铁路上。如果两列火车不及时停车,火车就会迎面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两列火车就要相撞,货运列车的司机及时将车刹住。但客运列车司机在出发前已经喝了酒,整个人迷迷糊糊,没有及时反应过来。

客运列车上的锅炉工发现事故,立即叫司机立刻停车,但司机被酒精麻醉,反应迟钝,没有成功停车。两列火车随后迎面相撞,瞬间发出巨响。此时,客运列车司机没有停车就离开了客车,自己跳下车逃跑了。

火车继续前进,很快就脱离了轨道。火车翻车了,这个时候,火车门打不开了。火车上的乘客被车厢碰撞和倾覆时发出的巨响吓坏了。当时火车上一片混乱,哀号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火车上的人们急忙撕开门窗逃生。但当两列火车相撞时,客运列车内的锅炉已经爆炸,列车上有煤油灯和大量木制物品。没过多久,整辆火车就被熊熊大火吞噬了。只有少数人跳窗逃生,其余人不幸葬身火海。

别忘了教训,警钟长鸣。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人为事故。首先,货运列车司机疏于职守,无视车站的安全规定,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货运列车无法按时到达军粮城站,与客运列车上错了车。

而且客运列车司机在发车前居然喝酒了,不顾全车乘客的安危,没有上错车就离开了军粮城站。在列车即将相撞时,未能及时停车,甚至在未能成功停车的情况下,离开列车,跳下车独自逃生。

车站工作人员没有做好相应的管理,让旅客列车不上错车就能出站。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这起重大事故,造成了许多无辜的人死亡,尸骨难觅。

这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事故,我们真诚地为在这次事故中丧生的人们感到难过。既然事故已经公开了,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无论何种交通方式,相关工作人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严格对待工作,不允许自己出现丝毫差错。因为它与成千上万人的安全息息相关。

永远记住:生命重于天,安全第一。

事故新闻封锁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一家报纸刊登这么重大的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后,清政府派员调查事故原因,但为什么事故的消息没有见报?

回到1889年的中国,清政府还没有被推翻,国内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火车是当时洋务派提倡的交通方式之一。在这次事故中伤亡惨重。如果消息被披露,反对洋务运动的人就有了借口,也会导致群众的不信任和不认同。

经过反复权衡,洋务派主要成员李鸿章认为消息的传播会损害洋务派的利益,阻碍洋务运动的进展,于是命令有关人员对事故消息进行严密封锁,不得随意传播。因为消息被严格封锁,中国的报纸不知道这件事,虽然他们知道,他们也不敢发表,以免受到惩罚。

但由于火车相撞的卡车司机是英国人,所以事故被刊登在一些外国报纸上,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现在的事件,否则这一重大事故将永远隐藏在历史中,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