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剖面》带你走进地质历史?

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写了一本书《论孟茜》,后来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描述的东西很清楚,表达的观点也往往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科学原理。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怪的人物”,《关于孟茜的谈话》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在孟茜写的?第24卷?杂志上有一段对华北平原形成原因的理解:“奉河北,沿太行北上,峭壁之间,常有人持螺蚌壳石如鸟蛋,跨石墙如带。这是过去的海滨,今天它离东方的大海近千里。所谓大陆人,都是被泥泞淹死的。姚云死在玉山,以前在东海,现在在平陆。众所周知,所有的河流,漳水、奔流、浊水、桑干都是浑浊的。今陕西以西,水不下百尺,其泥向东流,皆为大陆土。这是必然的。”沈括所说的蜗牛壳等,本来就是海洋生物,之所以能在现在的陆地上找到,是因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过去的海洋经过地质作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陆变迁”。沈括对这种地质现象的结论是“大陆人都是被泥泞淹死的。”它正确地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科学地解释了古代的变迁。如果你对这种改变自然的地质现象感兴趣,不妨在天津郊区蓟县体验、见证这一神奇的自然雕像,在现实和遥远的远古时光隧道中欣赏、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