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是如何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范例的?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宣告了相关人员多年努力的成功。
良渚文化村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从此中国五千年不被质疑。为什么这么说?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认识始于夏商周,但夏朝距今约4000年,也就是说良渚遗址之前有1000年的差距。
良渚文明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断代史的空白。良渚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后因为抗日战争,发掘和研究中断。直到1939,良渚文明的研究才重新走上正轨。
只是二十年来,良渚文明一度被认为属于龙山文化,这个结论直到五十年代末才受到质疑。1957夏耐先生说:“浙江(良渚遗址)的黑陶,干燥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龙山文化的薄胎瓷。除了圆足,还有大量的圆底,但山东龙山文化盛行的平底器皿很少。陶伟的发现不多,也不是龙山文化的标准形态。”
夏奈先生的这种观点完全推翻了之前的结论。两年后,他第一次引入了良渚文化的名称,完全区别于龙山文化。然而,对良渚文明的研究长期处于修修补补的状态。直到1986,良渚文化有了自己的符号特征,才被人们所重视。
1986年,考古人员在良渚遗址附近的反山开始了发掘工作。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工作,他们在良渚发现了一座崭新的古墓——反山12号。同时,他们发现了一件国宝级文物——玉汪聪。杰德·汪聪的发现使专家们确信它曾经是一个政治中心。
后来在清理良渚遗址时,考古学家与北京大学碳14研究所合作,确定了良渚古城城墙的年代,得出了良渚古城的年代在4300年至4500年前的结论,从而使良渚文明与夏朝历史正式对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也得到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