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
2.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说俄国军队入侵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要与俄国私订条约,丧权辱国。他伤心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排俄会,组织志愿军排俄,准备回国作战。?
回到宿舍后,他咬破手指,用血手指写下了救国血书,并在血书中陈述了亡国的悲剧。当被征服民族的苦难激励他的同胞去战斗时...他一连写了几十篇,最终因失血过多晕倒,但嘴里还是咸咸的:“救国!拯救国家!”?
3.老革命吴年轻时曾赴日留学。1904年元旦,由于晚清中国积贫积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故意不在万面旗帜中悬挂中国国旗。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挺身而出,代表在华留学生向校方郑重提出,必须立即向日本留学生道歉,改正错误,否则将举行罢课绝食抗议。?
在来自中国的爱国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学校当局不得不承认错误并道歉。?
4.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探夫,后改为佑安,别名稼轩居士,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和苏轼同名,又叫苏信。曾经有人这样夸他:贾萱是人中之冠,言中之龙。刘辰翁《辛家轩序》说:“字达东坡,光明磊落,似诗,似散文,似天地奇观。”
他曾出使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和浙江东部。出生时,山东被游牧民族占领。21岁加入抗金军队,不久回到南宋。13出生前,山东地区被金兵占领。绍兴三十一年(1161),两千人参加北方抗金军队,次年回到南宋。他一生坚持与游牧民族作战,收复失地。
曾晋奏《梅琴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兴的具体方案;他还去总理九议,进一步阐述十议思想。尚未被采纳和实施。
在各地任职时,他认真消除积弊,积极备战,受到投降派的牵制,甚至被革职。他曾长期居住在江西上饶。光复祖国的宏图大志和才华没有展现出来,忠义愤懑,造就了南宋一代大诗人。
作为爱国诗人,他与苏轼并称为“苏信”。耿静在山东集结军队,克制忠义,保留了一个大臣。绍兴三十二年,他命令封彪返回南方,高宗召见他,授予他城武郎的职位。
宁宗朝厌倦了在浙东为官,加了龙亭等制度。他进入议会,被任命为爪牙。他在江西上饶、潜山等地生活了十几年。他的文字充满激情,慷慨悲壮。笔触有力,艺术风格多样,豪放不羁。还有“贾和的短句”。
5.建言三年二月,金兵再次南侵,进逼淮阳。宋高宗和赵构被抵抗打败了,他们不顾遗民的死活,只顾自己的死活。
大约在1129年的四月,45岁的李清照和丈夫离开江宁乘船,途经乌江时,正是在这里,楚霸王项羽战败后,来到这个乌江不肯乘船逃跑的地方,拔剑。
项羽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令李清照感动和敬仰。又联想到现在的宋高宗,盲目逃往南方,义愤填膺。于是,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夏日绝句》。
表达心中忧国忧民的情怀,赞美无所不能的项羽。他很好,是一个硬汉,活着的时候是个人英雄,死了就是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