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会拒绝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采茶喝茶的历史?
关于中国何时开始喝茶,众说纷纭。西汉时期就有关于饮茶的官方文献,饮茶的起始时间应该早于此。然而,在西汉时期,中国只在四川喝茶,而西汉时期记录茶的司马相如、王宝和杨雄都来自四川。到了汉代,茶叶作为四川的特产,首先传到京都长安,逐渐传到北方地区如陕西、河南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着水路传到了长江中下游。从西汉到三国时期,茶是巴蜀之外上层社会享用的稀有产品,喝茶仅限于王公大臣,人们可能很少喝茶。
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茶的烹饪方法。这时出现了“以茶为酒”的习俗,说明饮茶在当时的华中地区较为普遍。到了晋南北朝时期,茶从最初的珍贵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品。
隋唐时期,茶叶多被加工成饼茶。喝的时候加调料煮汤。随着茶事的繁荣,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名茶,饮用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喝茶的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为了改善茶的苦味,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还使用了专门的沏茶器具,并出现了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中有三篇关于茶的文章,也详细论述了茶的烹调。这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调方法、饮茶环境、茶叶品质都越来越讲究,茶道也就逐渐形成了。从唐代以前的“吃茶粥”到唐代的“高人一等”,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盛于唐,盛于宋”。到了宋代,泡茶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对饮茶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粉碎,配以佐料烹煮,也有不加的。随着茶品的日益丰富,品茶的日益精细,茶的原味、清香逐渐被重视,调味品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蒸制的散茶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多。茶叶的生产往往以散茶为主,而不是饼茶。此时烹饮的程序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从宋代到明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明代以后,由于制茶技术的革新,团茶、饼茶已改为散茶,沏茶方法也由原来的煎煮逐渐发展到冲泡。茶叶用开水冲泡,再慢慢啜饮,茶香清澈诱人,茶味甘甜醇厚,茶汤清澈透明,能更好地领略茶叶的自然色、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