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辜鸿铭介绍

辜鸿铭(1857 . 7 . 18-1928 . 4 . 30),本名唐生,本名李成,自称大大咧咧的人,土生土长的东西南北人,英文名汤臣。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大师辜鸿铭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辜鸿铭介绍

辜鸿铭(1857 . 7 . 18-1928 . 4 . 30),本名唐生,本名李成,自称大大咧咧的人,土生土长的东西南北人,英文名汤臣。我的祖籍是福建省同安县,出生在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城。他被誉为“晚清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语、希腊语、马来亚语等9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他是中国清代精通西方科学、语言和东方国学的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本——《论语》、《中庸》和《大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著有《中国牛津运动》(原名《大清流通》)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正义》)等英文书籍,热衷于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去中国不能不看三大殿,但一定要看辜鸿铭。

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一生。

1857,18年7月,辜鸿铭出生在南洋马来半岛西北部槟城(马来西亚槟城)的一个英国橡胶种植园里。早年祖上从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了丰厚的财产和威望。他的父亲顾子云是当时英国人经营的一个橡胶种植园的经理。他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会说英语和马来语。他的母亲是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会说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辜鸿铭从小就对语言有着惊人的理解和记忆。无儿无女的橡胶园丁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收养他为养子。让他从小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1867年,布朗一家回到英国,带着10岁的辜鸿铭去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父亲在祖宗牌位前烧香,告诫他:“不管你去哪里,不管你是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都不要忘记你是中国人。”

1870年,14岁的辜鸿铭被派往德国学习理科。回到英国后,他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65438年至0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此时的辜鸿铭获得了文学、哲学、科学、神学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他会说九种语言。他在德国纪念俾斯麦百年诞辰大会上做了即席发言,赢得了不少掌声。他也能用拉丁文写诗。民国初年,上海豫园路画廊墙上嵌的拉丁诗,是辜鸿铭写的。后来,蔡元培到莱比锡大学读书时,辜鸿铭已经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作品已经是学校的必读,在林语堂的《北京的云》一书中提到了他。14年的留学生涯,让才华横溢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1880年,辜鸿铭结束了14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家乡槟城。

1881年,认识了马建忠,和他聊了三天,思想大变。然后我从殖民政府辞职,学习中国文化。

从65438年到0883年,他开始在英文报纸《紫林西报》上发表题为《中国研究》的文章。他趾高气扬,走上了弘扬中华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还将《论语》和《中庸》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发行。后来他翻译了大学。

1885年,辜鸿铭出使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任命为“洋文案”(即洋秘书)。张之洞实行新政,训练新军,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他在晚清权臣张之洞幕府任职20年,主要职责是“释”。在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的同时,他精研国学,自称“汉滨读书人”。

1891年,俄罗斯王储来到中国,赠送给他一块饰有皇冠的金表。

10月29日,1893,165438+10月29日,辜鸿铭花了很大力气策划起草文稿,然后呈送张之洞审定。光绪19年10月22日,光绪皇帝赐名“自修学堂”,高等学府自修学堂(武汉大学前身)由国人兴建管理,经秦批准。强子学校正式成立后,蔡希永任总经理(校长),辜鸿铭任方言老师,成为强子学校一代名师。

1898,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到访。

1901年,清廷授予他“文科状元”,有“留学”之誉。

65438至0905,辜鸿铭任上海黄浦君智局监事。

从1901到1905,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172篇中国笔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

1906,与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通信。

1908年,登基,顾任外交部侍郎。

1909年出版了英文著作《牛津运动在中国》(德文译名为《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辩护:批判论文》),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影响很大,被一些大学哲学系列为必读参考书。

1910年辞去外交部职务,赴上海任南洋公学监事。

1911辛亥革命后,顾辞去公职。

1913,与泰戈尔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15北大教授,讲授英国文学。《春秋大义》(中国人的著名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尖锐而深刻。不久《春秋正义》德文版出版,在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1917年,蔡元培主政北大时,提出了“遵循思想自由原则,采取兼容并包原则”的主张,开创了中国大学短暂的鼎盛时期。辜鸿铭应邀教英国文学。

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来访。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访。

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辜鸿铭也辞职。不久,他被推荐为日本人经营的一家英文报纸的主编。

65438年至0924年,辜鸿铭赴日讲学三年,其间赴台湾省讲学,由台湾省远亲创始人辜主持。4月23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辜鸿铭、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熊希龄、蒋梦麟在前门车站迎接。同年,见溥仪。

1927年,辜鸿铭从日本回到祖国。不久,他的妻子淑姑去世了。日本人推荐他为新成立的“安政府”张的顾问。张对这个穿着清朝以前的衣服,留着辫子的古董感到非常惊讶。他直截了当地问:“你能怎么办?”辜鸿铭怔怔地看着门卫,却找不到巡抚张之洞待客的影子,于是离开了。

1928年4月底,冯至军阀张宗昌任命辜鸿铭为山东大学校长,辜鸿铭也有意执掌。但我感冒了,请了法国医生来看我,却没有好转。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主要成就

个人作品

辜鸿铭的仕途,不足挂齿。他的人生故事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和诉诸翻译。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他的精神和道德,他勤于写作。顾一生著述颇丰,他用流利的英语写作。他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让西方人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

英语专论

1.总督衙门的文件。封面上有赵凤昌手写的中文标题“敬王”。该书于1901在上海出版。它收集了自义和团运动以来发表在日本邮政和其他报纸上的一系列英语政治文章。这本书出版后,欧洲人争相购买并广为流传,在当时的世界上影响很大。《清史稿》传曰:“顾以英文写‘敬王’,宣大义。列强知道中国是礼教立国,最后不可欺,所以只是和事。”

2.ETnunc,reges,intelligite!俄日战争的道德原因(“今天,皇帝们,请深思!日俄战争的道德原因),日本邮报1904 12 10连续发表,上海1906收集出版。本文主要探讨了日俄战争的道德根源,以及中西文明的问题,并对俄罗斯和日本的政策进行了批判。

3.《牛津体育在中国的故事》是辜鸿铭为纪念张之洞而写,于1910年在上海首次出版。在书中,他将张之洞与19世纪英国的CardinatNewman相提并论,将张之洞领导的维护中国正统的清洁运动与纽曼领导的攻击英国教会自由主义的牛津运动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张之洞的清洁运动与纽曼的牛津运动是反对和攻击近代欧洲同仇敌忾的高度物质文明的破坏性力量。

4.《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1915》一书最早在北京出版,不久由德国学者奥斯卡?答?h?奥斯卡。A.H .施密茨的德文译本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该书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价值,倡导中国文化救西论。全书分为绪论、引言、正文和附录四个部分。

此外,辜鸿铭还经常在英文报纸《紫林西报》(又称《华北日报》)上发表文章,他在英文报纸《NorthChinaDailyNews》、《日本邮报》、《北京日报》(BeijingDailyNews)、《米勒德的远东评论》(ReviewoftheFarEast)、《NorthChinaStandard》和《泰晤士报》(TheTimes)上批评西方。

辜鸿铭的文章发表后,西方人既惊讶又钦佩,尤其是德国人和日本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东方圣人的思想和理论,他们把辜鸿铭的文章分别翻译成了德语和日语。1920年,纳尔逊教授翻译的辜鸿铭文集《呐喊》(VoxClamantis,又名《哀之声》)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德国汉学家李查德·威廉(RichardWilhelm)编著了辜鸿铭的文集《中国对欧洲思想的抵制:批判随笔》,其主体是中国的牛津运动。辜鸿铭在日本发表的论文被日本东大文化协会汇编成《辜鸿铭讲演录》,于1925在日本出版。1941年,日本萨摩·熊吉在日本编辑出版了《辜鸿铭散文集》,主要内容选自《辜鸿铭讲学集》和《中国人的精神》。作为翻译家,辜鸿铭的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将中国的经典古籍《论语》、《中庸》、《大学》等翻译成英文,在清末民初中国书籍的英译中享有最高声誉;另一方面是将外国诗歌翻译成中文,主要由威廉?柯布的《痴骑歌》和柯勒律治的《古船颂》成为近代中国翻译和引进西方诗歌的先驱。

中国四书五经的翻译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和汉学家将《诗经》、《易经》、《论语》、《老子》等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欧美,包括拉丁文、英文、意大利文和法文译本。要把中国的古代典籍翻译成西方语言,必须精通两种语言,并且能够对两国的文化进行透彻的关注,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是,这些传教士和汉学家大多对汉语只有粗略的了解,所以翻译出来的作品有很多不足之处,有的甚至是堆砌成句子和文章,根本无法从整体上反映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现代,最著名的孔孟翻译家是詹姆斯·理雅各。理雅各是著名的汉学家,中文造诣很高。在王韬的帮助下,他将中国十三经中的十部翻译成英文,统称为《中国古典名著》,在西方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许多西方人视为标准译本。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虽然理雅各的翻译相对于以往的翻译较为准确,但仍存在一些误解、曲解、生硬翻译和断章取义的情况。

早在1884年,辜鸿铭就在《中国研究》一文中指出,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是刚需。尽管数量惊人,但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辜鸿铭认为,正是这些传教士和汉学家歪曲了儒家经典的本义,败坏了中国文化,使西方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产生了种种偏见。为了消除这些偏见,他决定自己翻译儒家经典。1898年,辜鸿铭在上海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译作《论语:一个新的专业翻译,带插图的英语语录,来自歌德和作家。1906年,第二个译本《中庸》出版。后来他翻译了《高等教育》,但没有正式出版。在《论语》译本的序言中,他声称:我们在这里只是想表达一个愿望。我希望那些受过教育和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地阅读我们的翻译后,能够反思他们对中国人的偏见,从而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改变他们对中英两国人民和国家关系的态度。

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最突出的特点是意译法,即采用“动态对等”的方法,使译文在表达思想上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逐字逐句比例的机械转换。在翻译《论语》的序言中,他明确指出,他翻译的目的是“让普通的英国读者理解这本赋予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特征的中国小册子”,因此他试图“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用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与这些中国英雄相同的思想的方式说话。”在《中庸》翻译序中,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翻译观点:“要透彻地把握意思,不仅要翻译原文,还要再现原文的风格。”辜鸿铭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确实努力践行了这一翻译宗旨。

辜鸿铭对原作风格的再现也体现在以诗译诗上,即把《论语》和《中庸》中出现的诗的片段也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顾精通汉语和英语,他的翻译相当成功。

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引用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对部分经典进行注释,这在儒家经典翻译史上尚属首次。辜鸿铭在《论语》译本序言中解释了自己的意图:“为了让读者透彻理解书中思想的含义,我们引用了一些非常著名的欧洲作家的话作为注释。通过唤起熟悉的想法,这些笔记可能会吸引认识这些作家的读者。”虽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但“西学东渐”的影响始终比“东学西渐”强得多,西方人在选择东学时也总是带着殖民主义者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与东方文化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顾的经学诠释无疑对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引用欧洲著名作家的作品作为笔记外,顾还在笔记中比较了中国的人物、中国各朝代与西方历史时期具有相似特征的人。比如把颜回比作圣人?约翰,鲁兹能和圣人相比吗?彼得和姚被比作亚伯拉罕和其他人。对于夏朝的时间观念,辜鸿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夏朝之于孔子,犹如希腊历史之于近代欧洲人。这种比较可能不太恰当,但有助于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掌握儒家经典的内容。

辜鸿铭对《论语》和《中庸》的翻译,与以往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对儒家经典的翻译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是西方经学翻译史上的里程碑。然而,由于思想和时代的局限,他的翻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辜鸿铭翻译经典的最大弊端在于他过于意译。其表现之一就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随意加入大量原文没有的内容。对于辜鸿铭的儒家经典英译,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种是褒贬。林语堂是持前一种观点的代表。林语堂在《从异教徒到使徒》一书中评价说:“他(辜鸿铭)的一大成就是翻译了三孔四书,这不仅是忠实的翻译,而且是创造性的翻译。古代经典的光芒是通过一种深邃而清晰的哲学注入的。其实他扮演的是一个有着东方和西方思想的电镀工人的角色。他的《孔子语录》用歌德、席勒、罗斯金和朱伯特的妙语装饰。翻译儒家书籍,是因为他对原著的深刻理解。”持否定态度者以王国维为代表。王国维曾认真研究过辜对《中庸》的翻译,写过一本书《英译《中庸》之后》,指出的几处大小不足,认为辜鸿铭的翻译尝试是一大败笔。

不管人们对辜鸿铭的翻译活动有何评价,他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和弘扬功不可没。他翻译的《论语》广为流传。翻译的《中庸》曾被收入《东方智慧》系列。辜鸿铭在西方成名。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在中西文化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指大学者)精通中西文化

辜鸿铭精通中西。当时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演讲。他不仅要卖票,而且票价比“丹麦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还高。梅兰芳的戏票一元二角,辜鸿铭的讲座票两元,但还是很受欢迎。说明了他在外国人眼中的地位。

辜鸿铭的学问首先是西方的,其次是中国的,还有西方和中国的。辜鸿铭的服装也是先西方,后中国,中西合璧。回到中国后,甚至当他还是一名助手时,他就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后来,他穿着长袍马褂,头上戴着瓜皮小帽,脚上穿着双梁布鞋,脑后扎着一条黄色的辫子。而且进入民国后,穿着打扮和以前一样。周作人在《北大情旧录》中这样描述辜鸿铭“一个深目高鼻的洋人,头上一撮黄毛,却编成一条小辫子,冬天穿一件枣红色缎子的长袖上衣,戴一顶瓜皮帽;不要说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清朝前期,我们在路上的一个小镇上,遇到这么一个衣冠楚楚,牧师般的人物,大家都忍不住瞪大眼睛盯着看。特别奇妙的是,包车司机来自农村某处,或者徐州辫兵残余不明。他也是一个背着大辫子的人,跟班里的主持人一样。他坐在红楼大门外的车兜里等着,在司机队伍里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人物。”

辜鸿铭推崇儒学到了极致,他口若悬河,处处体现出他的机智和幽默。“他在北大教拉丁语等课程,无法发挥他的正统思想,所以会随时随地找机会发泄。”有一次,他在椿树胡同的家里设宴招待欧美朋友。局促简陋的院子已经够寒酸的了,照明还是煤油灯,昏暗烟雾弥漫。而且这些欧美朋友并不知道“晋安送鲁”的真正含义。然后,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蒸汽灯亮。"辜鸿铭知道:"我们东方人讲求对自然的认识,东方人头脑清醒,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特别注重表面工作。“辜鸿铭的这句话真的吓坏了他的欧美朋友。

倡导国学

精通西学的辜鸿铭在潜心研究国学后做了一个比较,并由此产生了一个终生坚守的固定观点。他认为儒家的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的冷酷与毁灭;他认为,中国人正在抛弃的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拯救世界的好方法,而儒家思想是这种文化的精髓。于是,他不仅自己拜倒,还不遗余力地推向世界,认为自己应该肩负起强国兴欧美的重任。他用英文出版的《中国研究》几乎是一部中国研究的宣言书。此后,他撰写了《中国笔记》、《中国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精神》),翻译了《论语》、《中庸》、《大学》等“四书”中的三本,为向世界传播儒家思想、倡导东方文化付出了巨大努力,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有意识地将中国经典更系统、完整、准确地传播到外国。

中国人民的精神

辜鸿铭精通英、德、法等近十种语言,尤其擅长英文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等推崇为中国第一。

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一本书《中国人的精神》,中文书名为《春秋正义》。很快,它被翻译成德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在东方引起轰动,甚至在德国掀起了持续十余年的“辜鸿铭热”。《中国精神》是辜鸿铭最具影响力的英文代表作。该书是作者1914在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上发表的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论文的合集。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论述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评价一个文明,要看它能产生什么样的人,男人女人。他批评那些“号称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和中国的语言”。他独辟蹊径地指出:“要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深、广、简”,因为“中国人的人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点是深、广、简”和“精致”。也正因为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的总体印象是“温柔”,“那种无法言语的温柔”。

在中国人温和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的“纯真的童心”和“成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童真的生活和精神的生活”,所以“中国人的发展与其说受到阻碍,不如说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有永葆青春的秘诀”。这个像孩子一样过着精神生活的民族,当然对抽象死板的科学技术不感兴趣。辜鸿铭回应并解释了西方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陈词滥调:“中国人缺乏准确性”。他形象地说:“中国的毛笔可以看作是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写字画画很难,似乎很难做到准确,但一旦掌握了,就能游刃有余地创作出优美飘逸的画作,这在西方是硬笔无法做到的。”在辜鸿铭看来,不屑于精确的中国人,把自己的“童心”和“成人智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心与理的完美和谐”:这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秘诀。他引用了最具中国风味的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长诗《丁登寺》,来展示中国人的理智与理性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宁静安详的心境”。正是这种心态和精神境界,赋予了中国人那种“说不出的温柔”。

“现实中国人”的温柔,在“现实中国女人”或“理想女人”身上得到了充分而完美的体现。中国男人的“温柔”,对中国女人来说,变成了“神圣的、特有的温柔”。辜鸿铭坦言,这种温柔也存在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理想女性中,比如_ _ _的圣母玛利亚,但与中国的观音菩萨相比,中国的理想女性更擅长于“轻松、快乐、谦恭”。他认为《诗经·关雎》这首诗描绘了中国理想女性的三个本质特征,即“悠然恬静的爱情,羞怯或羞涩,以及?温文尔雅?这个词所表达的难以形容的优雅和魅力,最终是纯洁或贞洁。”说到中国的女性,中国的纳妾问题自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辜鸿铭把这种现象的“合理存在”归结为中国女性“无自我教育”或“淑女或贤妻之道”:“正是中国女性的无私,才使纳妾在中国成为可能,并不是不道德的。”这显然是一种诡辩,但这种诡辩也从另一个角度强化了中国女性美丽贤惠的理想形象。

为什么中国男女会有上述心理特征?辜鸿铭认为,这是中国“良民宗教”长期教育的结果。所谓“善人之教”,是指孔孟之道,其“精”是义、礼,“尤其礼是中华文明之精”。辜鸿铭把中国的宗教教义和欧洲的宗教教义作了比较:“欧洲的宗教要人吗?做个好人?中国的宗教要人?做一个有天赋的好人?;_ _打电话给某人?情人?孔子叫人?有礼貌的爱?。"他很自然地联系到当时欧洲陷入一战炮火的残酷现实,指出这场战争的道德根源是相信强权而不相信礼遇。所以他想把中国人的礼义并重的好公民宗教送给欧洲,以此来阻止这场世界大战,“拯救欧洲文明免遭毁灭”,为战后文明重建提供一把“钥匙”。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拯救西方文明,正是“春秋大义”在中国人精神中的印记所在。

历史发展证明,辜鸿铭的《春秋正义》并没有产生“惧汉奸贼”的实际效果,他显然对中国“良民教”的普世功能过于自信。然而,一战前后的欧洲,尤其是德国,人们普遍对自己文明的价值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对和平安宁的东方有着某种朦胧的仰慕。辜鸿铭和他的书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希望使者”。不仅大学里有人组织了“辜鸿铭研究会”,成立了“辜鸿铭俱乐部”,他的名字也在普通民众中广为流传。在这股“辜鸿铭热”的带动下,欧洲人对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辜鸿铭笔下的中国,一个温婉的中国男人,一个美丽贤惠的中国女人,顺从于好公民的宗教,社会上秩序井然的中国形象也广为人知,甚至成为战争中的欧洲人向往的乌托邦。不管是真是假,辜鸿铭所阐述的“中国人精神”和他以中国救西方的“春秋大义”,无疑在中国人向国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写下了独特而醒目的一笔。

看国学大师辜鸿铭介绍的人还读到:

1.国学大师辜鸿铭个人介绍

2.著名历史人物辜鸿铭简介

3.国学大师朱自清个人资料。

4.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考试。

5.辜鸿铭的琐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