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国终结的思考

看了某部作品,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是时候抽出时间写下你的想法了。那么怎样写读后感才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对帝国末日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帝国的终结》反思1《帝国的终结》深入探讨了中国帝制形成和消亡的原因。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国古代帝制的幼稚和荒谬。作者通过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分析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帝制。《帝国末日》延续了作者易中天生动、搞笑、原创的风格,探讨了帝制的命运。

秦国最终夺取天下,只能归功于秦国拥有当时最有效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立的最彻底。这就是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这是一个帝制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开创郡县制,汉造成;隋创制科举制度,唐负责;宋壮文的官制,因之;明朝创造了内阁大臣制度,也正因为如此。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伦理治国原则或尊孔独尊维护了帝制,却让我们民族付出了一代伟人。皇帝对官员往往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几乎本能地认为帝国在这些家伙手里会很糟糕。奇怪,帝国的产权怎么会成为问题?“天空之下,是王者之地吗?不是明摆着不是一个王晨领地吗?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在内忧外患中灭亡。整个帝国体系也随之被埋葬。

我觉得这本书是解读中国历史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对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灭亡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封建”的本意是对“天下为公”、“天下为公”的认识。

以史为鉴,可以更透彻、更清晰地理解当下的治国方略。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国家和政党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当今的政治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帝国末路反思2看完《帝国的忧郁》,顺便看了《帝国末路》。其实这两本书是部分重复的,尤其是有关帝制的形成、发展和缺陷的文字。

值得一读的是最后两章,《内在矛盾》和《* * *之路》。帝国的产权问题导致了固有制度无法通过改革使其充满活力。与成熟的、产权清晰的现代共和制相比,帝国的弊端必然会使其走向灭亡。

民主与民本、公民与臣民、法治与法制、宪政与政治制约的区别在于,很多人不清楚或不明确,却故意装着不清楚。不搞清楚这些,就不会理解* * *和中国的本质。最后一章明确阐述了* * *和制度的基本精神:“民主的重点是授权,政治关注的重点是政治制约。”民主授权和宪法制约是由* * *协调的,必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一个名副其实的* * *国家,一定是民主、和谐、宪政的。读了整本书,这是我印象最深的论点。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笔者认为,在这个没有任何传统的国家,建立和合制度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事实上,要彻底摆脱帝王思想的影响,首先要树立现代常识意识。没有必要完全反对国学,但要破除古代社会特有的一些消极的等级观念(如三纲五常、愚忠、不可治观念、官本位思想等。),只继承那些真正有利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的观念,用符合现代世界同样价值的形式来解释(比如善良、慈悲等。).这就是易先生所说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三要素:“抽象传承”、“现代阐释”、“同* * *值”。

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才能诞生成熟的国家,才能彻底终结帝国。

帝国末日的思考3作为“明星学者”的先驱,易中天先生本人在“年少无知”时也曾受到追捧,读过一些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对易中天先生失望了。我一年也没看完一本关于《品三国》的书,但三国史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微不足道。要说精彩程度不如隋唐,要说冲突不如魏晋南北朝,要说史料丰富甚至不如明清,要说对中国的影响强于那个时期的三国,易先生不过是浅尝辄止的三国周边。读易老师的书也开始索然无味。杂文概要值得一读,但易先生的几本非史书值得一读。美国宪法的产生和我们的反思,破门而入等等。,表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水平和智慧。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帝国的终结》,本来没抱太大期望(因为过期的书和卡要用完了所以买了),但是看完之后感觉欲罢不能。两千年的帝国历史被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起来,曾经感觉虚无缥缈的“历史之轮”也渐渐清晰起来。

中国的历史延续了五千年。人们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感觉,尤其是我这样的俗人,读了很多历史书,知道很多历史故事,后来发现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直到读完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我才隐约觉得自己找到了了解中国历史的钥匙。

荣格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群体。特定地区的个体具有相同的个性,并由此演化出一种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那么是什么决定性格呢?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成年人的行为习惯都来源于童年经历,我理解为环境决定性格。如果是指群体的话,应该是自然环境决定了民族性格。

那么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从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来的呢?从大禹治水时期开始,华夏部落就变成了一个依靠良田的农耕民族,所以农业从夏天开始就是“民族”发展的核心。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中国抛弃了国体,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制,因为中央集权可以形成稳定的政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满足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农业生产需要。同样,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帝国在政治上采取中央集权,在精神上采取伦理,在行政上采取官方代理。直到帝制下的内部矛盾不可调和,就在中国的大门被西方“敲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西方的贸易金融经济摧毁之后,帝制才随着清朝进入历史。

一个简单的线索引出了中国2000年的历史。中央集权统治的帝制,使得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反复,就像一壶陈年老酒装了无数新瓶。虽然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下一个朝代比上一个朝代更好,但其灭亡的原因是这个朝代中央集权统治“无法无天”,国家只能法治,皇权集立法、行政、监察于一体,没有任何监督。而国内另一个强大的官僚集团,因为产权不清,处于“民工”心态,拥有牧民的巨大权力,形成了一种制度性的腐败(如消费嫉妒),破坏了农业生产,导致几乎所有的末代王朝都被当政的汉奸、乱臣、贪官、昏君等因素所扼杀。

这让我想起了我看《伟大的游戏》时的疑惑?美国建国之初,有两种经济理论争论,一种是杰斐逊主义,一种是汉密尔顿主义。两派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华尔街的历史,最后汉密尔顿主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当时读书的时候不明白这两种经济理论的区别,书上也没有把这两种思想解释清楚。事后我也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想了解一下。遗憾的是,国内关于美国史研究的文章并不多,提到这两种思想的文章更少。看起来两种思想涉及面很广,远非经济方面,而是两种建国学说。但有一点,杰斐逊主张农业立国,真正的商品生产才能使国家富强。

回想当时的疑惑,我开始明白,这两种想法基本上是一种农与商的斗争。以农立国是以大规模农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为基础的,需要中央集权统治的保护;建立在贸易交换基础上增加社会财富的商业国家需要公平契约的保护。当初美国的建国者都出生在英国,从公平契约理念发展而来的民主思想成为国家的基础,而农业国则会将社会变成权力社会甚至集权社会。

中央集权是中国陷入历史漩涡的原因,农业民族是中央集权统治的土壤。当我们的民族还处于农业国的时候,集权统治将不可避免,难以走出漩涡,难以建立稳定的社会。

在书的最后,易中天先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西方社会的民主、* *和谐、宪政的模式,在中国始终是不可接受的。最好的政治制度是自我生成的。即使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也只有在本土化后才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挖掘中国传统中的民主、* *和谐、宪政等理念,以适应中国国情并发展壮大。但问题是,我们有这个传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