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利亚1号沉船出土的青花瓷
南澳1位于汕头市南澳县三建金海。2007年5月,当地渔民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并打捞出一批青花瓷。2010-2012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共同开展水下考古发掘。
二、水文物
总共出土了大约3万件文物,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制品、漆木器等。,还有大量铜钱,几乎都是宋币。船载瓷器中,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主要类型有大盘、大碗、碗、罐、杯、灯、瓶。青花瓷盘和带盖青花瓷碗比较有代表性。瓷胎和珐琅较厚,青花颜色暗淡,呈灰色或黑色。无论人物还是花草,都比较随性。瓷器表面上釉,底部覆以细沙,即“沙脚瓷”,是一种常见的外销瓷。此外,还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景德镇青花瓷和五彩器皿,其中青花套装粉盒和雕花牡丹碗尤为精美。
三、青花瓷的主要特征
从出水的遗物来看,南澳1号沉船只有少量的景德镇瓷器,根本没有出口瓷器中常见的克拉克瓷。大量的漳州窑青花瓷,外观独特,有素描,有独立的花和叶。在《南澳65438号+0青花瓷》一文中,深圳人任先生将这类漳州窑青花瓷称为“南澳65438号+0蓝”。第二个是一幅画;三是垂直布局的腹部分割。整体装修风格简洁明快。通过对目前考古资料的梳理,指出南澳1瓷器在国内出土很少,但在国外有更广阔的市场。其中,西班牙圣伊西罗、圣菲利普、圣地亚哥(1600)、荷兰白狮(1613)、Hellum-Havard、中国南海沉船等;在福斯塔、埃及、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出土的土地。这些藏品可在土耳其顶级的卡普萨莱博物馆、伊朗的阿德比勒神庙、里斯本的桑多斯宫等处找到。
第四,年龄推断
南澳1号沉没时间在档案文献中查不到,出水文物中也没有碑文和编年资料。目前,只有通过对水文物的研究,才能判断其时代特征。在《南澳1与海上瓷路》一文中,崔永先生认为南澳1的沉没日期应在明末万历前后。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南澳1号出土的一件青花大瓷盘,腹部很少开口,线条稀疏。盘子中央的图案主要有花鸟、瑞兽、人物等。画面大多布局松散,笔触洒脱的风格与漳州窑系二龙窑十分相似。窑址下限为明末至明末。(注:括号内内容为作者基于原作者思路的逻辑推理分析,下同。根据这种说法,可以推断沉船的下限是明末)
二是江西广昌明墓出土同类型大盘。根据墓碑记载,其上限为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下限为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推断年代在万历元年至南明弘光元年之间)
第三,水中缚枝青花,葡萄粒大碗四开,碗底双圈有“伏完油桐”字样,与江西景德镇观音阁Fb青花碗底极为相似,应同时为观音阁窑厂产品。“伏完有通”是明朝万历年间常见的吉祥语。双圆底酬的形成年代大约在嘉靖年间。(只能说明万历是可能性之一。)
四、青花人物纹碗内底主题装饰为双圈绘“高官厚禄”图,与景德镇观音阁Db-I碗风格相同。在四川成都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墓中也发现了这种类型的碗。(只能说明万历是可能性之一。)
第五,青花凤盘属于景德镇窑系,见于澳门、东南亚、非洲肯尼亚等地。因此推断此类瓷器应为明代嘉靖年间,下限不应晚于万历年间。(不知道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在此,我们不能否认对明末万历前后的沉船进行断代是否正确,但个人认为,以上列举的论据似乎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其中,任先生在《南澳1青花瓷》一文中,试图建立“南澳1青花瓷”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景德镇青花瓷和克拉克瓷。通过其在国内外的分布以及与其他年份出土和收藏的同类器物的横向比较,分析了“南澳1青花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