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战役失败的原因

第一,经过七年的抗战,中国的军力和国力已经消耗殆尽。抗战后期,国军战斗力急剧下降,部队素质日益低下。抗战前,国民政府培养的精锐部队在抗战初期损失了大部分生命。1929年到1937年中央军校毕业的军官大概有25000人,但是10000人刚进1938就死了。而中国在兵役方面有很多劣势,兵员补充困难。人的身体素质低。1943年,国民政府动员知识青年、士绅子弟、公职人员入伍服役,但体检通过率不足十分之三。部队待遇低。七年抗战,日本封锁,大后方通货膨胀严重,军费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

第二,当时国军精锐多集中在滇西和缅甸。其中印度3个师全部装备美制装备,云南26个师是半美制。

第三,河南部队缺乏战斗力。当时第一战区唐指挥的21个师中,有7个师缺乏战斗力。比如78军的三个师,新组建的只有两个独立旅和第三训练中心的补充兵。组建后没有装备,不到一月就开打了。比如精锐的13军的117师,临时的15军的27师、29师、55师,或者新编的战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或者没有作战经验和装备补充。

第四,美国的援助武器来的太少。根据美国政府8月公布的数据1944,到当年6月,租赁物资供应量为282.7亿美元,英国价值93.2亿美元,中国1.5亿美元。中国只获得了总材料的0.53%。当时租借物资的经销权掌握在史迪威手中,90%的进货物资由史迪威投入云南缅甸战场。1944年6月之前,除了远征军,中国国内军队一枪未中。直到9月,1944,国内国军仅获得506火箭筒、30门迫击炮、618战车防身炮、96门山炮、1000步枪、531机枪、706冲锋枪。唐的主力,13军,直到1945年春才得到美制装备。

第五,在战斗中,日军破译了一些关键的中国电报。这场战役一开始,敌华北军就通过情报掌握了国军的动态。日军知道,对峙的国军主要由“黄埔系”军官指挥。此时黄埔系正在鼓吹“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他们既抗日又反* *。日军认为,在这些部队中,不容易通过内部人员策动兵变和获取情报。所以主要是通过无线电侦听和密码解码来了解国军动态。比如敌军到了长葛,第一战区确定南路固守许昌,唐的部队分成两组,南组牵制许昌日军主力;北团从登封到郑州,沿敌后兵力薄弱的铁路进攻,实施侧击和尾随。这个计划的电报被日军破译,得知第一战区主力13军位于登封地区。所以敌军刚攻占许昌后,只有一部分兵力仍沿铁路南下麻痹守军,而主力则从许昌向右翼迂回,以重兵封锁许昌经郏县、临汝至洛阳的道路,围歼唐所属的登封北集团。又如,5月8日,蒋介石发给第一战区的必须坚守洛阳的电报也被日军破译,于是华北方面军紧急命令驻守山西的第一军于5月8日提前11从垣曲、平陆地区渡过黄河,首先封锁洛阳以西的渑池、新安地区,控制洛阳守军与西部的交通。吉本的第一军由于准备时间不足,从5月9日起改渡黄河。

第六,日军集中使用战车部队。这次日军出动691辆坦克和装甲车(内装坦克225辆)集中快速突击,出动6100辆汽车和33000匹战马,增强部队的机动性。河南也是平原地区,有利于日军坦克、装甲车、汽车的机动。日军依托战车部队,迅速在汝河沿岸形成封锁线,将唐集团与伏牛山区的联系从战斗中割裂出来,使之陷入被动。难以实现火炮联合和空地协同的许昌、洛阳、灵宝宏农河西岸等地,都因为战车部队的参与而迅速改观。

七、由于油料等原因,豫中战役中美空军出动仅400架次,日军出动1700架次,是中方的4倍多。1.1943之后,国民政府高层认为日本不可能在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产生了依靠盟军坐等胜利的想法。

二是战前统帅部军委和战区的战略误判失误。虽然判断日军会进攻,但认为日军只是想打通平汉路,进攻中国军队,而且会像之前的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一样,在战斗后恢复。

第三,具体的战斗部署错误。就战略战术而言,豫中地势平坦干燥,便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和骑兵的移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应该扬长避短。在利用黄河防线拖住日军的同时,应重点在嵩山、伏牛山等山区打击敌人。但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先是在平原耗尽战力,后又撤退到山区,溃不成军。而且除洛阳外,河南大部分城市如郑州、许昌、新郑等都无险可守,对装备低劣的守军尤其不利。但是,第一战区已经把师级以上的部队放在那里,命令他们坚守阵地,这不仅分散了部队,而且增加了伤亡。再加上没有重武器,整个战场都收拾不了。

第四,唐以商养军,商业氛围腐蚀部队战斗力。1941年后,唐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防止流散部队投奔日本,遏制中国* * *势力的扩张,大量扩军,仅靠中央供给的军费是远远不够的。国民政府只支付正规军的军费,其他部队的经费只能由唐自己解决。此时,经幕僚策划,唐先行成立公司,将后方出产的桐油、茶叶、南洋丝等土特产运往沦陷区销售;并将上海等地的化妆品、日用品、汽油等物资运到后方处理掉,从中收取利润。此后,唐在边区设立物资管理处,操纵日伪物资的套利交换和蒋介石地区农产品的收购垄断。此外,在何磊建立了中国烟厂,在玉川建立了陶瓷厂和毛纺厂。可以看出,为了满足扩军后的日常开支,唐实行了多元化经营,只要有钱赚,就会想方设法搞计划。

在《第一战区中原之战回顾》中,说唐的部队(当然不是全部部队)“一接触敌人就往南撤”。(但实际上,日军在4月28日的电报中说:“敌人的战斗精神普遍较强。我军发起冲锋前,坚决抵抗,多次反击。正面作战时抵抗特别顽强,但侧面和后方攻击时容易崩溃。”)

唐副司令宋涛说:临汝一沦陷(登封附近的唐集团被日军包围),我前线许多“部队不战而退,所向披靡”。

第五,唐与蒋的矛盾导致了“将帅不和”。

暂时以15军某师在许昌与绝对优势的日军激战近四天,全师疲惫不堪。许昌失陷后,日军转而进攻集结在河南登封的13军,装备坦坦炮的65438+万日军对付13军。可想而知,他们又要跑了,日军追赶,没能追上,但原战区交给13军进攻日军的任务也泡汤了。这一阶段渡河日军主力大部分被中牟、许昌的临时15军、13军吸引。不可理解的是,在这个阶段,黄河边十几支部队的各国军队都在等待着什么。他们没有上船,只是在一旁看着,等着日军解决许昌再打他们。

然后日军集结进攻洛阳。此时洛阳某战区长官后悔莫及。他不得不逃跑,跑进山里。而河边的国军,到这个时候,已经被日军彻底切断了联系,长官部也跑路了。他们能做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部队带出死亡。

第六,军队战败时军纪很差。1943河南元老院民说:“河南除了水旱蝗灾,还有汤灾。”(不过也有记载,1942年,河南省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当年6月10至次年5月,唐组织本部开展救灾:筹放粮食268万斤(主要供部队节食5-8个月),奖励吃黑包子,5-8个月为官兵节约粮食700多万斤。今明两年从皖北购买并运输杂粮1000多石,5个月运费570万元救灾。师级以上首长收养灾童,每军达到100-200名灾童。1943年间,河南干旱、蝗灾严重。唐曾“动员全体官兵,节食以助黎(民),动手以阻洪水。经过多年的阅读,活着的人拯救了数百万受害者。”这样的军队不仅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且如检讨中所说,豫西人民“到处截军”,“甚至不时围攻我军,枪杀我军官兵”。大军所到之处,包、贾、乡长皆逃之夭夭,“劫仓夺粮,形成空仓,使我军官兵数日不能食。”当时的13军89师266团团长方耀也说:“由于唐的军队在豫驻扎了几年,军纪不好,所以唐军突围时,几乎每个村子都向军队开枪”,“313军总司令率本部直属部队突围,被武装人员包围,损失更大。”但方耀写道:“13军突围后”,“行军十多天之初,沿途民众欢迎,在路边给过往官兵送茶”,因为官兵“抓了十几个民夫”,“翻箱倒柜”,“强行拿走民间粮食、燃料、蔬菜、猪、鸡,什么都不给。一些普通人带着动物和东西上山避难。军队经过,他们就上山搜索。动物被带走用于军事用途,贵重物品被带走,武器被交出。”"于是沿途的百姓闻风而逃,留下十间屋子,九间空房,百姓都恨恶它。"方耀在这里的回忆略有矛盾(一方面他说唐军平时军纪不好,所以突围时几乎每个村子都向军队开火;他同时说,“当初,一路上百姓都欢迎他”),但大意是,唐军战败时,嘉宝头领逃走,仓库被抢粮食,部队“好几天不准吃饭”。有的部队不遵守军纪,抢老百姓的菜、猪、鸡,导致老百姓不满。

豫中战役后,新任第一战区总司令陈诚在豫陕交界的西峡关召集唐师级以上军官和河南行署专员级以上官员检讨失败原因。他曾总结说,战役的失败是由“四个不协调”造成的:一是将领与指挥者之间的不协调(蒋与唐争权夺利,不仅同一个战区指挥无法统一,而且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战略集团,相互勾心斗角), 而另一个是军政不和(战时地方不支持,约束多),三是军民不和,四是官兵不和(大量士兵被强行抓,不仅压迫官兵恨之入骨,而且逃跑率极高,当然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这个总结虽然没有触及统帅部战略判断和部署失误的责任,但是总结的因素完全符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