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历史发展
粽子的传说是为了祭祀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早在春秋时期,用树叶包裹小米,称为“角粟”。大米装在竹筒里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
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被称为广东酸水粽子。同时出现了少量的馅儿粽子,最受欢迎的是猪肉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称为“益智饺子”。米饭里夹杂着稀有动物的肉,栗子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粽子的形状出现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
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
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豆沙、松子、枣、核桃作为附加材料出现,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火腿粽子”出现。
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人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品种更是五花八门。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在南方,馅料种类繁多,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