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服装的发展历史

1.服装发展史是怎样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衣服已经被易清洗、美观大方、有益于人的健康、符合时代潮流的衣服所取代。

一些具有防火、防水、防冻等特殊功能的衣服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未来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服装世界,我相信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时刻。

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但是,服装是最重要的,无论社会经济多么发达,无论人类科技多么高超,人类都离不开不断发展的服装。

在原始社会,人们开始用一些树叶和杂草围在身上,后来逐渐转而打猎,得到的兽皮被缝成衣服穿在身上。很久以后,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衣服材质有了要求,于是一些单一的面料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衣服的布料不仅质量越来越好,颜色也越来越多,服装款式也层出不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常见的面料有涤纶、棉、纱等,一些新型的服装材料也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布料的颜色也从单一的颜色变成了现在的多种颜色,还有各种图案。服装的款式和功能多种多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包括服装风格。例如,有些地方的人喜欢穿长袍,而有些地方的人喜欢穿外套和裤子...当我们走进一家服装店时,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衣服,鲜艳的颜色和漂亮的款式。

有适合年轻人,老人,小孩休闲,商务,成熟,青春靓丽等的衣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衣服。。

2.服装发展史是怎样的?作为高级物种,人类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比如所有生物中,衣服是人独有的,只有人类穿衣服。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人们穿衣服是为了御寒。

这种说法最常见,强调衣服的功能。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为了让别人看到就笑,为了得到异性的目光。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强调的是衣服的审美价值。不管人们最初穿衣服的目的是什么,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已经进化到一定阶段,服饰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服装的发展,它也有自己的历史,也可以分为一个历史学科,就是服装史。所谓服装史,是指记录服装演变的历史。

3.短一点,不要太长。1:春秋两小。2.服装的历史演变。3.来自中国的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发掘出距今约18000年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管状骨针出土。这些骨针在当时是用来缝制原始衣服的。中国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树叶或动物皮制成的围裙。后来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与当时的农业、畜牧业、纺织业的生产水平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男女穿“深袄”式,上下相连。麻、麻、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服装材料。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品。在某些地区,羊毛、羽毛和木棉纤维也用于纺织。汉代已经发展了丝、麻纤维的纺纱性能、织造和印染技术,染色织物有纱、丝、锦、布、绢等。可见当时桑蚕丝是可以用来做轻薄透明的长衣的。隋唐时期,统治者还对服饰作出严格的等级规定,使其成为权力的象征。亚麻被广泛用于日常服装,丝绸通常用于裙子。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服装风格也相互影响。比如群花的服饰就受到了波斯的影响。僧侣们穿着印度风格的长袍。今天,日本和服仍然保留了中国唐代的服装风格。从唐宋到明朝,大部分都是脱去外套的大袖子和长袍。清代盛行马褂、旗袍等满族服饰,体力劳动者穿短上衣、长裤。到了近代,由于纺织业的发展,可供制作服装的面料品种和数量增加,促进了服装生产。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后,中山装、学生装开始出现。1950之后,中山装几乎成了全国流行的服饰,长袍、袍几乎销声匿迹。随着大量优质面料的出现,服装款式也有了发展。现代服装设计已经成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服装生产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4.服装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出现了哪些服装?古代人用他们周围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制作粗糙的“衣服”来保护自己。

人类最早的衣服是用动物皮做的,早期包裹身体的“织物”是用麻纤维和草做的。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开始有简单的纺织生产,采集野生纺织纤维,编织取用。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工栽培的纺织原料逐渐增多,制作服装的工具也从简单发展到复杂,服装材料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面料的原料、组织结构和制作方法决定了服装的形式。只有结构简单的衣服可以用粗硬的面料制作,轮廓复杂的衣服可以用较软较薄的面料制作。

古代的衣服就是腰带,用来挂武器等必备物品。皮带上的皮子、叶子、辫子就是早期的裙子。

服装可以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要让人穿着时感到舒适,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纤维性能、纱线规格、面料结构、厚度和缝纫工艺。

服装的装饰功能表现在服装的审美上,满足人的精神美的享受。影响美观的主要因素是纺织品的质地、颜色、图案、坯布结构、保形性、悬垂性、弹性、抗皱性和服装风格。

5.中国服装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服装是人类独特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是精神文明的内涵。

几乎从服装起源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服装中积淀了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和各种文化形态,构建了服装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中国的服装和中国的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

自汉唐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07年)以来,特别是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大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后,演变为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清代(1644-1911)男子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

在清朝,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

清代女装旗袍的款式和品种越来越多样,有背心、裙子、大衣、丝巾、腰带等。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性服饰,并由汉族女性吸收西方服饰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比如领子完全摆脱了旧式,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后来,旗袍也流传到国外,供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

6.简述中国服装的发展历史。1.先秦时期,妇女穿裙子是穿裤子的。以前人们常说的衣服是指衣服和裙子,上半部分是衣服,下半部分是裙子。

二、汉代:最著名的是仙女裙,汉族妇女每一层衣服的领子都要露出来。层可以重叠三层以上,称为三层服。

三、魏晋南北朝:此时条纹裙开始流行,飘逸长裙是贵族淑女的标配,拖地五尺是普遍标准。宽大的袖口用不同颜色的袖贴装饰,条纹裙让视觉跳跃。四、隋唐:隋朝时,文帝厉行节俭,衣着朴素,不讲究服饰的等级。当他在任时,他通常只穿他们的工作。

到了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倾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胖的艺术风格。唐代的女装是中国服装中最精彩的篇章,其丰富华丽的冠服和奇特复杂的装饰,令人目不暇接。

动词 (verb的缩写)宋、辽、夏、金元时期: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族服饰的风格,而辽、西夏、金元时期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的特点。民族服饰再次交流融合。

六、明朝:汉族传统恢复,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重新建立了汉服的服饰制度。明朝皇帝穿黑纱叠巾(黑纱翼冠),帽翼从背后立起。

明初要求恢复唐制,其袍服样式与唐朝相似,只是锦县冠改为梁冠,并增加了忠义、靖冠的冠式。7.清朝:清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剃发更衣,并按满族习俗统一男装。

顺治九年(1652)颁布了《穿彩肩章条例》,废除了中国色彩浓厚的冠服。在明朝,所有的男人都把头发盘成发髻,穿着宽松的衣服、长袜和浅口鞋。清代头发剃成辫子,辫子垂在脑后,穿细马蹄袖箭,紧袜深靴。

然而,根据法律,官方和民间的服装是截然不同的。8.民国时期:(1)男装:民国初年,西装领带与长袍马褂齐头并进。

无论是中服还是西服,戴帽子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打扮。中山装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逐渐流行于城市。

广大农村一直沿袭传统的大衣裤子,戴毡帽或礼帽,穿自己缝制的布鞋。(2)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除了一件外套和一条裤子,还穿了更多的连衣裙。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女性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现代服装:中山装逐渐成为男性的主要服装,此外,军便服、民服也开始流行;女装受苏联影响,城市流行连衣裙。此外,列宁的衣服很受欢迎。

但在农村,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服饰。1978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服饰如雨后春笋,焕然一新。

扩展数据:

介绍中国服装历史的书籍:《中国服装简史》、《中国服装发展简史》等。《中国服装简史》内容:《文化简史》系列图书10册。本文从中国文化生活的各个范畴出发,历时性地介绍了中国人的生活情趣、高贵典雅的审美观念、有序多彩的文化积淀,从而为当代人的生活文化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启示。

《中国服装发展简史》:共分十一章,系统介绍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服装艺术的发展演变,包括各个朝代的历史思想、服装形式、穿着方式、首饰配饰等的简要介绍。,并配有230幅插图,让读者把握中国历代服饰的发展,希望透过这面历史的镜子,深切感受中国的“服饰王国”。百度百科-百度中国服饰史百科-百度中国服饰简史百科-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7.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史清朝末年,汉族妇女穿斗篷和裙子。

斗篷是清代女子的外衣,类似于男子的夹克衫。它是由双排扣,大袖子和膝盖以下。在斗篷上,有一个低领,点缀着各种珠宝。

斗篷里面,还有大裙子,大外套,小外套。小外套是女性内衣,颜色多为红色、粉色、粉红色。女装多为裙子,红色是最贵的颜色。

裙子的款式还是保留了明朝早期的风俗,有凤尾裙,月裙。清代,衣服是清代宫廷女子穿的,衣服和衬衫的款式差不多。

衬衫是圆领、右开衩、扭翻领、直身、平袖、不开衩的长裙。衣服从左到右开衩到腋下,衩的上面一定要有云朵的装饰,衣服的花纹更艳丽,包边更精致。

咸丰年间,北京贵族女装镶嵌卷花边的方式越来越多。民国时期,上衣下最流行女装,包括衬衫、夹克、背心,款式有双翻领、琵琶领、直翻领、斜翻领等。衣领、袖子、翻领和钟摆上镶嵌着卷起的花边或刺绣图案,衣服有方的、圆的、宽的、薄的和长的。

旗袍,原本是满族旗人的长袍,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代表服装。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旗袍在不同时期袖子和下摆有不同的变化:袖子由宽到窄,由长到短;下摆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完全与时代同步。20世纪30年代,上海时装被一些留学生和文艺界人士带到中国。

解放后有中山装和解放鞋,文革时经常穿。改革开放后,西装开始流行。

8.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史1,1840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服装:中国进入近代。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我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服饰也随之变化。

女性的发饰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男装主要包括长袍、马褂等。

其中,长袍马褂是服饰制度中规定的服饰,一般用于交际。女装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般都穿旗袍。

旗袍原本是满族女性喜爱的服饰,旗袍起源于满族女性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的主要特点是宽、直、全长,多以丝绸、缎子制成,衣服上绣有花纹,领子、衣服、前襟、下摆卷有宽花边。

穿旗服时,梳一个旗髻,穿旗鞋。2.(65438+1920年代)民国初年服饰:民国初年的女装在这一时期最为流行,有衬衫、夹克、背心,款式有翻领、琵琶领、直翻领、斜翻领等。衣领、袖翻领、翻领、钟摆都镶嵌了滚边花边或刺绣图案,衣服摆放得很好。

20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流行。其风格与清末的旗服并无太大区别。

但是很快,袖口逐渐收窄,滚边也没有之前那么宽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款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缩短长度、收紧腰部等等。

到30年代初,旗袍开始流行。当时的款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子、袖子和长度上。

高领最先流行,领子越高越时尚。即使是盛夏,一件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须配上一个高到耳朵的硬领。渐渐地,低领流行起来。领子越低,越“现代”。太低的时候,干脆穿件无领旗袍。

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比手腕长,比手腕长;短的有时很受欢迎,短到裸露的肘部。民国时期的男装主要包括马褂和长袍。

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材料,颜色和大小的夹克和礼服用作礼服。如马褂,一般用黑色的丝、麻、棉、毛制品制成,前面有窄袖,前面有五个扣子。

长衫为蓝色,形制为大胸右排,达到脚踝以上两寸,袖长与上衣平齐。下摆的左右两边开衩。

作为休闲服的夹克和长袍可以是任何颜色。3.(65438+30年代)民国中期现代男装:民国中期,学生服装流行的同时,很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也喜欢穿“学生服”,样式为方领。

穿这种服装能给人一种精神和庄重感。孙中山先生当时很喜欢,所以叫“中山装”。

然而,当时的中山装在形式上与现在所谓的中山装不同。还有一种男装“套装”。

4.二十年代中后期的女装: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装大多采用了西式风格,较少保留传统特色。一段时间后,一种适合中国女性、吸收了西式优点的服装样式,即“旗袍”,被广泛采用。

除了旗袍,还有一种款式是大衣裙,特点是立领、宽袖口、露肘短大衣、长裙。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劳动人民的主要服装是中式衬衫和夹克以及中式裤裆裤。

这是由劳动人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决定的。扩展数据:

服装变化的影响:服装是人类劳动的独特成果,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是精神文明的意义。

人类社会从愚昧、野蛮到文明,已经慢慢行进了几十万年。在告别了猿人之后,先民们批判着皮囊和树叶,在风雨中游荡了无数年,终于挣扎着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学会了遮风挡雨,创造了物质文明。

但是,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以衣服人,如金于佛,既遮体暖身,又有美化之功。几乎从服装起源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服装中沉积了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各种文化心态和宗教观念,建构了服装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内涵。

中国的服装和中国的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自汉唐以来,特别是近代以后,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大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

这正是美国人类学家费瑛的结论:“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自主发明的产物,对于关注历史遗产的人来说非常关键,对于使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90%以上的内容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首先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