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的历史渊源
东北至东南毗邻江浙,是安徽省的东南门户。
区域面积1234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9%。
宣城历史悠久,是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早在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阳郡就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晋太康二年(281)丹阳郡为宣城郡探析。
此后,宣城一直作为州县行政区存在。
隋初废郡,南禹州改宣州,不久改称宣城郡。
唐初设宣州,中间曾改称宣城县,后改称宣州。
南宋二年(1166),宣州改为宁国府,直至清末。
民国时期,宣城先后为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5月1949成立宣城特区。
1952年6月,宣城区撤销,所辖各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区(6月改名芜湖区,1971)。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更名为宣城地区。
1982年4月,行署迁至宣城。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设立宣城市,2001年2月正式成立。
宣城,东临江浙,地接沪杭,是安徽的东南门户。
自公元前109年建县以来,历朝历代都是郡、府、州,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魏凡、谢朓、沈括、文天祥都曾在这里住过,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也曾在这里住过。这座古城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不仅获得了“宣城,上江人文第一地”的称号。
宣城现辖宣州、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五县一区,还辖宁国市,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其中,2000年地级宣城市设立后,县级宁国市由省直接管辖,受宣城市委托。
有了皖赣、宣杭铁路,318、205与外界保持了畅通的气象。从古至今,凭借便利的地理位置、畅通的交通和商品集散,他们成为了江南大都市。
宣城到处都是文物。
临风忆往事,谢朓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敬亭山,“子山绵延百里,云雾相融”,南齐谢朓已开采。先后有300多位诗人、词人登上此山赋诗作画,留下600多首诗词,是名副其实的“江南诗山”;敬亭山脚下现存的长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成为全国仅存的,故列为国家保护文物;大文豪冯梦龙发现的太极洞,是“天下四大奇观”之一,以其浩瀚空灵的气象成为洞穴奇观。以徽墨、蔡慧三雕和明清古民居闻名的绩溪,历代人才辈出。红顶商人胡仔、一代巨富胡雪岩、徽墨后裔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湖湘诗人王景之、小品作家张毅平、新文化出版家王梦邹等。,曾获得鸡西“城里小人”的称号。黄山北坡下的江村,古称金鳌。村里的聚秀湖、石山寺、姜氏宗祠等古迹充满了文艺气息,江淹、、姜等名人都走出过这个村子。泾县的桃花潭,不仅因沿岸遍地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桃花潭深过千尺,不如王伦寄我情”一曲而名扬海内外,但其精华却在一潭美如琼浆,绝对无污染的池水中。
宣城地处皖南山区与长江下游的结合部,东临天目,南临黄山,西临九华。区域内金山掩映,景色绝佳。
敬亭、白石、水西、龙须峰为四峰。青格河与水阳江相依;南漪湖、太平湖、青龙湖三湖星罗棋布;清源峰、板桥、扬子鳄等自然保护区,不仅以珍禽异兽吸引人们的眼球,还以别出心裁的自然风光独占风光。
宣城精神出众,才华横溢。
自宋代以来,名人辈出,如宋代开山鼻祖梅、宋代名臣、明代戏剧家梅鼎祚、清代黄山画派大师梅守德、清代数学大师、近代贯通中西的梅光第等,使之有“宣城梅花遍地开”之说;“绩溪胡”中,胡仔、胡雪岩、胡开文、胡适等皆名满天下,名留青史;“泾县吴”由祖籍迁至泾县茂林,涌现出书法家、父子,文人兄弟吴半农、,近代画家吴作人等众多文人名士。
宣城物产丰富。
南湖银鱼、水阳河蟹、水东蜜枣、广德毛竹栗、宁国山核桃,以及以敬亭绿雪、雍熙霍青为首的绿茶系列都是当地的名产,其中尤以宣纸宣笔、景德三马、绩溪丝绸、徽墨、唐代宣州红线毯、宋代宣城诸葛笔、明代宣城木瓜最为著名。
如今,水东琥珀枣、敬亭绿雪茶、郎溪瑞草魁、宁国黄骅云剑、泾县红星宣纸、绩溪梅白厂丝等驰名中外。
“在风景如画的河流中,群山在夜晚看起来很清晰。
两水夹镜,双桥落彩虹。"
宣城以其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情怀,承接南来北往的旅人,文笔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