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历史上的搞笑对联。

1.世人讽刺谭颜楷。

民国时期,湖南军阀谭的人生哲学中收藏了“混”字,最终因其一生圆滑而得“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合使用是很棒的,

吃喝玩乐,大摇大摆,人生大事,大如院长。

球的本能只是滚动,

滚来滚去,滚进滚出,滚东滚西,滚进棺材。

2.梁启超与张之洞的精彩对决

传说梁启超去见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他一见面,就为梁做了一副对联:

四江第一,夏四季第二,老人住在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原名江夏)

梁启超不慌不忙,冷静地做了正确的事;

三教儒教在前,三才在后,我是儒者。我不敢在前面,也不敢在后面。

本来儒家真正的核心是王道,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有胆识和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谦虚豪迈。

3.“最好不说”和“为什么不说更多”

清朝初年,有一个郡县令,喜欢讨论上司的是非,抨击时弊。有一天,一个钦差御史在朝廷里巡视县衙,有人举报了此事。御史召见主官,怒斥道:

还不如不说,说人的人被说人的人说了,大家都被说了。

大师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的答了一联:

管事的管事的管事,管事的管事,何苦呢?

4.批判人情。

在清代,浙江钱某得奖不成,常遭亲友冷落。后来他得了奖,亲戚有钱人都跑来祝贺。鉴于这种反差,他在门上贴了一幅书法:

去年饥荒,五六七月间,稻谷被烤焦,贫无铁。不能赊账,也不能欠。虽然你有至亲,但谁愿意雪中送炭?

现在的科举,文章皆谐,五经皆胜,名姓亦香,都是锦上添花。

5.“老”字一点也不。

有一个农夫无法偿还他欠富人的债务,于是他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还债,还债

拆东墙补西墙,拆东墙补西墙,拆东墙补西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里面没有一个“点”)

富翁上门讨债时大吃一惊。他自言自语道:“‘老’字不像‘考’,一点也不老?”话音未落,我只听到那个农民说:

如果有什么话,我早就还给你了。

进退两难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在他结婚的那天早上突然去世了,所以他既要办丧事,又要办喜事。按照习俗,葬礼和喜事都要贴对联。一个书生写错了,但是一个书生写了一副对联:

你在服丧做新郎的时候会哭吗?笑?

仔细想想,哭笑不得。

退出灵堂,进洞房,进?撤退?

再想想,左右为难

这副对联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书生的矛盾心理。

7.穷书生换盟,愤愤不平。

这个故事是最常见的。从前有个进士老爷,霸道傲慢。有一年春节,为了炫耀,他在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

婆婆,媳妇,婆婆。

正好镇上一个穷书生路过进士家门口,看到了这幅对联。他先是表现出轻蔑,然后给了我一个得意的微笑。晚上,他见周围没人,就悄悄在对联上加了几笔。

第二天一早,进士的门前就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大家都夸他们:“好变化!改得好!”

门外的响声惊动了进士大师,他赶紧打开门,立刻晕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进士前面的对联已经被秀才改成了这个:

父入土,子入土,父子入土;

婆婆失去丈夫,媳妇失去丈夫,婆媳都失去丈夫。

8.诸葛亮联名斥责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黄夫人的丑相为题,对诸葛亮说:

有眼能看很丑,没眼也很丑。

去掉眼睛,加上女人,你就会变成女孩。

隆中女子丑,百里挑一女难。

(“丑”应该是用古汉语写的,左边是“目”,右边是“丑”,因为电脑里没有这个词,所以我假装解释一下。)

诸葛亮听了微微一笑,马上说道:

木头是桥,没有木头也是桥。

去掉桥边的木头,加女人做一个女孩。

江东美女数量是二乔,但是铜雀不锁手就很难保证了。

周瑜听后大怒,但诸葛亮还是战胜了他。

9.王一之收对联

除夕那天,王家门口贴的对联被揭了好几次。王新生做了一个计划,贴了一副对联:

费利西蒂从不成双成对。

祸不单行

这幅对联不吉利的话,没人会揭。第二天早上,他让他的儿子给这幅对联加上一个尾巴,因为:

直到现在幸福还没有翻倍。

祸不单行。

10.太监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太监去浙江出差。一天,他与南北两户曹喝酒,说:

南方掌管北关,北方掌管南关。过了就过了,还要承受四面八方商家的辛苦。

和你一起喝酒的绅士渴望:

把后门放在前面,把前门放在后面,磕头一千次,磕头一万次,喊几声,爷爷万岁,娘娘万岁。

第一部揭露胡操受贿枉法,第二部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