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灸的起源
中医三宝:一碗汤,一根针,一个灸。
艾灸疗法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虽然没有可靠的数据证明艾灸疗法的起源,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疗法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原始社会。根据现代考古研究,早在北京猿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如何用火和艾灸,《说文解字》解释为“烧”,意思是用火燃烧。祖先在用火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烧伤,但结果身体另一个部位的疼痛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缓解或痊愈,经历了多次,于是主动用烧伤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逐渐产生了艾灸疗法。艾灸疗法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经络方面的专著,也是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到的各种经络疾病都是通过艾灸来治疗的。并发现其中有些疾病甚至可以“久(灸)几(既)息,病就没了”(《阴阳十一脉灸经甲》)。同时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证》也提到了艾灸和熨烫。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艾灸专著是三国时期曹明(曹操之子)写的《曹氏艾灸方》,共七卷,可惜已亡。敦煌纸本书残卷《新集北集九经》最迟抄于唐卫通二年(公元682年),既证实了该书成书甚早,又表明我国早期期刊中有专门的灸疗专著。此外,还有一卷《蒸骨病灸方》是唐翠智缇写的,记载了对特殊疾病的灸治经验。虽然原书已经丢失,但它仍被秘密保存在外台和苏神梁芳。到了宋代,有关艾灸的专著越来越多,如《黄帝艾灸经》三卷、《温仁老年艾灸经》一卷、《习字艾灸经》八卷、《庄绰艾灸贴与疏血法》一卷等。这些专著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记录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的艾灸经验。
在晋、唐、宋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著作和针灸书籍中,艾灸被列为重要内容。金阁弘志《肘急方》收集了大量当时及以前人们所治的有效而简便的艾灸方子。书中针灸处方109个,艾灸处方占了94个之多。除了继承《内经》和《针灸A-B经》中的直接灸法外,还首创了隔物灸法,包括盐炎灸、蒜灸、川椒灸等。此外,还采用蜡疗,用瓦甑代替艾灸器,在管内燃烧艾绒熏蒸灸。金、隋时期的医家陈是最早倡导灸法的人之一。他的《消片方》(现已失传)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方剂,对艾灸的论述也很多。他指出“夫针灸必有师练,其灸为常人施。”为师解经,针灸齐头并进;那些不是老师讲解,而是可以根据图片的详细文字进行艾灸的;野外无图不懂文的,但是艾灸是根据病情的好方法,说明艾灸简单有效,易于普及。从散见于其他医书的近30篇陈灸法方中可以看出,他主张取穴少而精,强调灸前除邪血。强灸次数高达50 ~ 100,而且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强也是有用的。特别是关于禁灸,认为《内经》十八处禁灸并不是绝对的,提出直接灸应“避其面部及四肢外露部分,伤其生疮瘢痕之耳”。这些观点中的许多今天仍然是可取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女方》、《千女方》中也描述了大量的艾灸内容。在灸法方面,他增加了多种灸法,如豆豉饼灸、泥饼灸、贴片灸、商辂饼灸等。艾灸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一是增加了艾灸防病的内容。如卷二十九指出:“兀术普通百姓常需灸三两处,故疮未暂愈,温疟之毒气不伤人。”其次,艾灸治疗的疾病数量较前代有所增加,特别是在热证的使用上,如热毒引起的痈肿,通过艾灸使之流行、消散;此外,艾灸还用于治疗黄疸、淋证、等温热、消渴、遗精、失血等。这显然是对《伤寒论》中一些偏颇提法的纠正,也是对艾灸疗法的补充和完善。同时,王导强调艾灸重于针灸,提出艾灸是“医之大术,宜深于体,重于中,无此术”(《中风及台外诸风方十四篇》)。在《台外秘笈》一书中,几乎所有的针灸疗法都使用艾灸处方。这种弃针重灸的观点当然有失偏颇,但可以证明艾灸在当时是被重视的。
宋代著名针灸师王志忠所著《针灸经典》一书,也以艾灸为重点,记载了艾灸、痔灸、肠风灸、背灸、膏药灸、小儿胎疝灸等灸法。书中还收录了许多我自己或他们亲属的艾灸疗法,如“如果你让我尝到了苦难的好处,你艾灸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不上厕所,灸几个晚上就几天不上厕所”(《针灸经典之三》)。此外,王志忠还对艾灸的感觉做了更深入的观察:“以后感到很苦恼,急灸时管(痰)数旺盛,自下而上感到小腹两侧有冷气,到灸处便散(《针灸四经》)。宋代的《太平盛慧芳》、《普济方静》、《生肌宗录》等重要医学方剂中也含有许多艾灸内容。比如徐大爷强调艾灸是最适合阴毒、阴证、阳虚的方法,创造了巴豆、黄连的艾灸方法。方法是“用唾液调成糊状,填于脐心,灸于其上,使腹音,病去”(《普济技能方》卷九)。由于烧灼灸的痛苦,人们害怕艾灸。南宋窦彩写的《扁鹊心书》中,最早记载“眠圣散”,服后施灸,“不知痛”(《扁鹊心书卷》)。
唐宋时期,随着艾灸的专业化,出现了一位练就艾灸的艾灸大师。如唐涵予《咒瘴气鬼》诗中说:“一个灸师,围火而猎,必凉”(《昌黎先生文集卷七》),生动地描绘了按期大烧的情景。高的“医学理论”曾被誉为灸疗大师。除了专门从事灸法技术的灸法大师,鉴于当时盛行的灸法,非医学人士也应用灸法。《齐本纪·南史》中记载,有人从北方学习艾灸,因其治疗有效,推广迅速,一度非常流行。它被称为圣火,甚至被禁止。卷二十九《备急一千块钱的关键》也提到:“兀术多线灸法。”这表明这条法律在人民中很受欢迎。此外,宋代“太宗病重,皇帝(指宋太祖)看着他,亲近他。”。宋代苏东坡写烧艾帖,唐力画艾灸艾图,进一步证实了艾灸在唐宋时期的广泛传播。
“药不如针,必是灸”——孙思邈“灸也等于地,要审穴,审其穴,即刻起死回生”——吴沈灸。
“在兀术旅行的普通人经常需要在身上的三两个地方艾灸。不暂时疗愈疮,就不能用温热的瘴气杀人。”——《做好应急准备》卷二十九
“人无病时,久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通。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可以得百年寿。”——《扁鹊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