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历史

白族的起源是多样的。白族最早的祖先是由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赫曼人与青藏高原南部的苗族、羌族融合而成,后又融入了僰人、先人、僰人、哀牢人、云南人、汉族等一些民族。白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战斗、拓土、商业、开荒、留边等历史原因,逐渐形成了今天白族的雏形。

从明朝到1956的数百年间,白族的民族认同得以确立,这是白族大量汉化的过程。除大理州外,现代白族间断分布于丘北马哲龙、昆明西山、元江袁茵、楚雄南华、保山九寨、丽江等地也反映了这一点。历史学家马尧的观点是,白族是异源的,即白族是一个以藏缅文化为骨干,大量同化异源人群而形成的民族。华夏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相继传到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不断向他们学习,初步形成了以梵文和汉文为特色的白族文化。春秋时期,西南夷地区与秦国、楚国相连,到了战国时期,与楚国的联系更为密切,甚至有“庄王琦店”之说,而楚韵的遗风至今仍可见于白族人民的生活中;汉文化的影响贯穿于白族发展的始终。

秦以前,西南夷包括七大部落地区,其中云南位于滇池地区,昆明位于洱海地区,西蜀位于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北部。各部落形成各自的区域,相互关联。

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开发西南夷,最早表现为一条通道,即“武赤路”的修建。这条路从四川宜宾出发,经滇东北进入滇池地区。它是政府修建的第一条进入云南的道路,它连接了博青伊路和博路,为云南与中原的交通连接奠定了基础。其次,设县是全国实行的县制的具体实施。最后安置官员,也就是统治西南义第区委的官员。秦对西南夷的治理虽然短暂且不深入,但意义重大而深远。它标志着自秦朝以来,云南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央王朝对云南进行正式统治的开始。汉代,汉武开疆,却被洱海一带的昆明人堵住了。

公元前109年,西汉建立俞晔、云贵、苏比、理塘四郡,隶属宜州郡。

公元67年,东汉在此设“益州西都督”,管理哀牢地区和洱海地区。

公元69年,单独设立永昌县,洱海地区分属滇、协龙、俞晔、苏比、博南等五县。蜀汉时期,诸葛亮攻克南中,设都统管南中7郡。洱海地区设置的县没有变,但分属云南县和永昌县。两晋南北朝时期,洱海地区的县治分为两个时期,但基本上继承了汉代的县制。设置郡县、移民边疆等一系列措施,不仅加强了地方治理,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铁器,促进了洱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东汉时期,洱海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从中原传入了水稻种植技术和牛耕技术。

隋朝设立南宁府总督府,短期统治云南,爨氏从华南沿袭而来。

唐初,云南实行“炯”政策统治,洱海属耀州总督署管辖,辖快州、周宗、夔州、曾州、鄞州、勐社、阳瓜、朗琼等20多个州。公元7世纪,唐朝与爨氏争夺滇池控制权的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白国衰弱,张求禅设在奴洛,主诏孟社。公元737年,唐朝钦差大臣郑重辅佐南诏攻下石河城(今凤仪)和石桥城(今下关),占领太和,进攻河蛮,之后继续吞并诏令。738年(开元二十六年),皮洛格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并五诏令,成为滇王,以Xi洱海(今洱海)一带为根据地建立政权,以其姓氏为国名,称为大蒙。次年,迁都太和城(今大理)。中原史称南诏,吐蕃人称江宇。

公元877年(干甫四年),南诏隆死,子法(隆瞬)即位,故名“大丰人”。“冯仁”也叫“冯敏”。“凤”在古音中是“砰”的意思,意思是一样的。“风”、“邦”和“波”发音相同。“封人”就是“博人”。南诏称洱海十脉为“民国”,即“大王国”。“博”字又叫“白”。“大风人”这一特殊名称的出现,标志着洱海中的蛮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冲突与融合,已经形成了白族。随着南诏大理的崛起,白族成为西南地区的优势民族。在这个过程中,与白族相邻的其他民族也逐渐被同化,成为白族的一员。

公元897年,清平官员郑迈斯命令南诏蒙特梭利的亲信大臣邓阳杀死南诏皇帝龙顺。

公元902年,长顺之子舜华贞死后,杀舜华贞之子八个月,蒙氏家族八百余人,蒙氏南诏灭亡。郑迈斯创立大厂和郭,自称皇帝。他死于909年,寺名是贤者,他的谥号是皇帝明升·武文·魏德桓。他的儿子郑仁民继承了王位。公元928年,龚辉帝郑隆秋被东川大臣杨干真所杀,立清平官(宰相)赵善政为王,改国号为“大天兴”,兴元之国。赵善政为康迪哀悼,爵位神圣。大昌国亡。

公元929年,杨干贞接替赵善政的位置,确立了正义原则,改革元朝,提倡圣人。弟弟杨昭,指段思平为帝。疑惑中,杨干真急着要杀段思平。在被杨干珍追杀期间,段思平受到秀山神社占卜的启发,躲进了叔叔判刑的部落。将好官守着高放和段四平关系密切,并派段四平的弟弟段思良,以及军师董嘉洛,去保护他们。

公元930年,杨干贞的地位被他的弟弟杨昭篡夺。杨昭即位后,改袁大明。段思平借东吴三十七蛮之兵,会攻石城杨干镇,以董嘉洛为军师,四面出击大理。当时,杨昭和陈冰在桥下,但段军无法通过。段思平当晚在睡梦中得了三个梦:“人没头;玉瓶无耳;破镜重圆”,对此感到不解,其军师董嘉洛指出,段思平的梦是一大凶兆,因为“你是丈夫,又要到初一;玉瓶去耳为王;如果破镜重圆,没有合适的人,那么军队的士气就大大提振了。那一天,段军找到一个从事洗纱的妇女,把段军指引到适合军队渡河的地方。他说:“人从我的河尾来,马从三沙来,我的国名叫大理。段思平的军队按照洗纱女工的指示成功地渡过了河。杨昭战败自杀。杨干珍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弃城而逃,被段四平军俘虏。大义灭亲,段思平即位,建立大理国,建元文德,仍定都大理。超过500年了。1253年,大理被蒙古灭。元朝在原大理边境设立云南省。元朝任命最后一位投降的大理皇帝段兴之为“大理总管”,继承其职务。元末大理国总经理传代11。

公元1381年,明军平定云南,取消段在大理的世袭特权。元明清时期,白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逐渐与中原形成有机整体。

1382年,明朝灭掉云南大理,命木英镇守云南世袭,屯兵、筑城、积粮。经过元明四百多年的治理,白族平坝地区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社会。

1840鸦片战争后,一直到1949,许多白族儿女英勇献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护国讨袁运动中英勇献身;一批优秀儿女加入了中国* * *生产党,成为中国* * *生产党早期的* * *战士,抗日民族英雄,云南滇西北武装暴动中的党政军领导人,为解放云南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从65438年到0956年,白族作为一个民族身份被正式承认,白族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正式的承认和强化。1956 165438+10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白族人民的社会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宽松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许多隐蔽的白族人公开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下,白族人民面临着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