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丁秘鲁战役的策略
阿根廷孙子研究学者马塞罗·巴雷特(Masero Barrett)曾用《孙子兵法》分析过圣马丁将军与秘鲁之战。他指出,公元前6世纪末,中国的哲学家孙子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孙子兵法》,对西方军事家影响很大,是一部杰出的兵法。圣马丁是一位杰出的战争导演,他的《秘鲁独立》反映了中国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为军事史研究提供了经典案例。
何塞·德·圣马丁是一名阿根廷将军,也是南美西班牙殖民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之一。他组织指挥了一支主要由黑人和混血儿组成的安第斯人民解放军。他率领一支5000人的远征军,翻越海拔65438+2000英尺的安第斯山脉,出其不意地袭击了西班牙在智利的守军,彻底击溃了敌人,使南美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智利宣布独立。不久,一支小型海军成立,从海上向秘鲁进军。秘鲁是西班牙在美洲最强大的殖民地。圣马丁率军进攻利马,秘鲁宣布独立。他将南美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出来,被视为民族英雄。
从麦普战役到解放秘鲁,军队从瓦尔帕莱索港远征开始,然后在秘鲁宣布独立。这一时期,圣马丁不战而胜的思想是《孙子兵法》第三章的体现。这次军事行动是中国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孙子学说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孙子兵法》写道:“用兵之法,天下为先,破国次之;全军最好,其次是破军;全旅最好,破旅次之;整兵最好,破兵次之;全吴最好,破吴次之。故是胜,善者不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者也。”
在圣马丁将军的心灵深处,有一支从圣地亚哥指向利马的“箭”。他所采取的行动也是不战而胜思想的最好证明:海军成立于1818,6月和10月在塔尔附近的卡瓦诺港被118拦截。他还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地亚哥政府获得资金装备他的远征军,并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避免了这两个国家即将爆发的内战。
《孙子》第一章说:“夫不战,庙为胜方,必多。”如果神庙在战前没有取得胜利,那就太少了。“圣马丁将军事先策划,成立了‘解放军’。这是一支由阿根廷和智利联合组建的军队,由2347个阿根廷师和1.967个智利师组成。来自秘鲁各地的4000多名爱国者聚集在一起,与苏埃拉指挥下的23000名西班牙士兵作战。显而易见,孙子的“庙堂算计”对他如何夺取利马,如何在南美击败西班牙势力的执行计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孙子在其书第十章中说:“不可预敌,以少联合,以弱攻强,兵不择前,所以北上。”圣马丁的愿景很清晰,竞选计划也很正确。他制定了一个四步走的计划,通过登陆作战,在沿海不同的点部署兵力,让敌人分散兵力。在秘鲁开展军事行动以显示其影响力,赢得人民支持独立,招募军队,在巴拉索港集结,避免在秘鲁土地上发生战争的能力。
探险开始了,但不知道会在哪里着陆。这个计划的中心思想在不断变化。圣马丁将军最终决定在利马以南200公里的帕拉科斯着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利马不战的总体思路更加具体化。圣马丁的军队在帕拉科斯湾登陆,迫使400名西班牙人撤退。1820 9月14日,总督向圣马丁请求停战,9月26日达成协议,停战至6月10日。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政治行动,圣马丁为巩固这一地区的防御赢得了时间。
由于停战协议不再有效,10年6月4日,阿雷内尔将军发起了山地战役,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越过安第斯山脉,攻占了乔加。州长派兵阻止爱国者,在帕斯科落败。另一个西班牙骑兵终于逃脱了。与此同时,圣马丁命令他剩余的部队再次起航,并封锁了凯拉尔港。他以少量兵力在利马以北36公里处登陆,夺取全科村提供补给。西班牙派了一个纵队去攻击他们,但是西班牙人最终被打败了。
圣马丁利用瓜亚基尔(今厄瓜多尔)的解放运动在利马北部登陆,控制了敌北交通要道。1820 12,市长在圣马丁的管辖下起义,从而使该省独立。5月和6月,圣马丁发动了中央港战役,并进行大胆的战术机动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与此同时,阿雷内尔将军发动了第二次山地战役,占领了帕科斯和乔加镇,并签署了停战协定。当西班牙军队决定从利马撤退到秘鲁内陆时,圣马丁有可能进攻并击败他,但圣马丁避免了最后的冲突,饶了他,因为圣马丁将军的首要目标是利马。
在《孙子兵法》第四章中,孙子告诉我们:“昔善战者,先无敌,待敌必胜。”你赢不了自己,但你能赢过敌人。所以,一个好的战士,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让敌人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胜在知,而不可为。“在圣马丁看来,他把这个建立在同事的思维上,然后精心策划实施。圣马丁避免墨守成规,根据情况自然调整。他用诡计来误导敌人,通过谈判赢得时间,并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来削弱敌人而不被他们在军事上击败。他对人们施加心理影响以赢得他们的支持。
马塞罗·巴雷特评价说,圣马丁将军是一个有学术造诣的军人。他在欧洲、非洲、美洲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让他超越了天才,虽然他从来不敢这样提自己。有人称赞圣马丁将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靠庙堂算计和不寻常的战术就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这完全符合孙子以战制胜的思想,孙子可能会视之为“最光荣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