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道教戏剧的发展与演变
临县道教情怀的形成与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北方的盛行有很大关系。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与道教发源地钟南山所在的陕西省仅一河之隔。所以从汉唐到宋元,一直是道教最兴盛的地区。临县至今保存有许多道教文物和古建筑,有“十三庙九府”之说。在临县道教情怀的传统剧目中,反映道教思想的剧目占有很大比重,这说明临县道教情怀的兴盛与道教活动密切相关。
临县道教情绪的繁荣发展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能根据民歌和老艺术家的介绍来推测。至今,临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炒鸡蛋,烤煎饼,弹黑仔的布道。我宁愿看道家情怀《小孤仙》,也不愿去房山考察。”巡检司是清朝以前的官职。这个顺口溜说明道情大概在清朝之前就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了。临县前小峪村老道士郝顺德说,他的后三代师傅罗斯福是道光年间著名的道士。刘家庄的老艺术家刘成功也说,刘家庄的道班是清朝同治年间设立的。可见,最迟在清代道光年间,临县就有道教戏剧应该是事实。
清末民初,临县道教状况达到顶峰,艺人辈出,班社林立。
爱的声音遍及城镇和乡村。其活动范围覆盖除临县外的陕北房山、柳林、中阳、离石以及榆林、延安地区。据民国初年粗略统计,仅道教俱乐部就有100多家,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道教艺术家,如郝、柳斌坚、郝永华、、秦志天、赵、爱、刘荣成等人,被称为当时道教情怀的“八大名角”。在民国初年来抗日战争之前,有许多半农半艺的道教戏剧班演出。随着中路梆子的发展,道教艺人开始学习唱戏,出现了一批“风搅雪”队,即既唱道情,又唱梆子。由于两种剧种的结合,临县的道情在表演节目、伴奏乐器、艺术风格、班规民约等方面都受到中路梆子的影响。清末民初,临县出现了职业阶级俱乐部,其中以三交镇的李春喜阶级最为著名。班长李春喜,原来是著名艺术家龚晓丹。他声音清脆,表演细腻动人,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在一些年轻观众中。当时有一个年轻的农民叫涮涮,他就更迷了。有人为他编了一首顺口溜,“猴子(小意思)春天快乐,全家幸福。他嫉妒心很强,早早被绑起来,一天不看道观剧。他急得要死。”这首顺口溜反映了李春喜的技能和李春喜职业阶级俱乐部的活动。据老艺人刘玉江说,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在陕西佳县、米脂的一个道教戏曲班里唱过。这类戏班,除了当地的老板外,其余人员(包括演员、教师、文武场乐队甚至义和团等。)都是被临县以签合同的方式录用的。民国初年,仅陕北就有五六个这样的阶级俱乐部。
由于山西西部与陕北隔江相望,成为抗日战争后期人民革命的根据地。山西西部的道教情怀较早地与革命文学作品相结合,利用固有的艺术形式演唱现代新剧,作为宣传政策、宣传革命、教育人民、发动群众的手段,成为人民革命的文学武器。
解放后,临县道教艺术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春,临县正式成立地方国营临县道教剧场。在恢复和演出大量传统道教戏剧的同时,还挖掘、整理和改编了许多民间戏曲,移植了一些现代戏剧。在音乐、舞美、表演方面也做了许多改进,为这门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1967年期间,临县道情剧团与临县晋剧一、二剧团合并为临县晋剧剧团,临县道情的发展遭遇停滞和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临县道情剧团,重新购置了乐器、服装和道具,培养了一批艺术水平很高的道情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