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和老子是同龄人。

商鞅是战国时代的人。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魏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1-3]人,魏国王的后代,姓龚,所以又叫魏阳、公孙阳。后来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被封为十五城尚军,故称商鞅[4-5]。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变得富强,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对秦国的户籍、军衔、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民风等进行改革,制定了苛刻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重奖农织。军事上,商鞅统帅秦军收复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他的儿子秦惠文继位。秦孝公去世同年,商鞅被公子钱诬陷谋反,兵败而亡于童弟,尸体被带回咸阳,破解后公开示众。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姓李名儿,人称伯阳。汉族,楚国库县李湘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1])人,生活在571 ~ 471年前。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唐代皇帝尊为李的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因老子而由Ku县先后更名为镇远县、威镇县、鹿邑县,在鹿邑县留下了许多与老子密切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名历史名人之一,有《道德经》(又名《老子》)。其著作的精髓是朴素辩证法,主张无为,其理论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后世的老子、庄子也叫老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