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的历史?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支苗族在凭祥繁衍生息。萍乡西周属扬州,春秋属吴,战国属楚。

在汉代,它属于宜春县,张羽县。三国武帝孙皓,保定二年(267年)设萍乡郡,郡治鲁西古港。

唐武德二年(619),县令由鲁西古港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知府府)。唐朝属于江南西路袁州。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为县。明清属江西省袁州专区。

民国三年(1914),属庐陵路。15年,直隶省。20年,属第八行政区。24年,为第二行政区。1906 65438+2月,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了平六一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922年9月,、李、等人在这里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萍乡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也是秋收起义的源头。

建国后属南昌地区,1959年6月改称宜春地区,萍乡属宜春地区。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特区管理。

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四个区。1979 65438+10月,经江西省批准,萍乡设立4个县级区。

1983,公司改为乡镇,凭祥镇撤销,设立五个街道(凤凰街、八一街、后埠街、东街、丹江街)。1984年,萍乡市设白源镇,下辖长溪、横坂大队。设广汉、万隆、鸡冠、五陂乡。

1986、15年2月,同意设立萍乡市湘东区天泉乡,管辖区域为农科院张丽、倪青、甘泉、锅形、五里、刘田村。6月20日1992吉安地区莲花县划归萍乡市管辖。

1997 165438+10月13、成立上栗县,上栗区行政区域为上栗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上栗镇。

撤销萍乡市芦溪区,设立芦溪县,原芦溪区行政区域为芦溪县行政区域。上栗县和芦溪县隶属萍乡市。

扩展数据:

萍乡在古代是吴楚的咽喉,在今天是赣西的明珠。它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商贸繁荣。已成为江西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辖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安源区、湘东区,土地面积3823.99Km2,人口192500。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宜春市接壤,南与吉安市接壤,西与湖南省株洲市接壤,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位于东经113° 35′~ 16° 5438+04° 17′,北纬27° 20′~ 28° 0′。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处于江西西部经济发展格局的中心。它被称为湘赣通道和吴楚的咽喉。萍乡地处长株潭经济圈辐射核心区,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

中国的沪昆铁路穿越城市腹地,与京广、京九大动脉相连。随着沪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完成,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Km/h的铁路干线将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通道。

319、320国道穿城而过,沪昆高速、洪平高速贯穿全境。市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Km,地理条件优越。

萍乡是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东、南、北大部是山区,西部地势低洼。境内山地、丘陵、盆地分布错综复杂,地貌较为复杂。

东南部有武功山,海拔800 ~ 1900 m,最高峰(白鹤峰)海拔1918.3m。杨琪风景名胜区至北部大平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势险要,海拔约600 ~ 900米..

西部平水河最低点海拔仅64m。中东部地势较高,成为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分水岭。

萍乡市有四种地貌类型:中低山、丘陵、丘陵河谷和平原。中低山丘陵区分布广泛,面积分别为1535.92Km2和1591.0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17%和41.61%。

土地面积256.4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71%。河谷平原面积440.5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52%。

区内水系属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市内有五大河流,即平水、栗水、草水、水原和涟水。水原和涟水发源于罗晓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

平水、里水和曹水发源于武功山、罗晓和杨琪风景区之间,最终流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芳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绿江。

规划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 9.3℃,年平均气温17.3℃。

据萍乡市气象局资料(1955 ~ 2009),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96.7mm,最大年降水量2184.0mm(1997),最小年降水量1086.4 mm (1977)。月最大降雨量659.4毫米(1982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225.6毫米(1972年8月+08年8月)。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2%;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地多平原少。

百度百科-萍乡

萍乡市人民政府-萍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