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历史人物归纳

秦始皇

(公元259年~公元前210年)

中国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38年至公元前210年在位。

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并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

此后,这些改革措施成为维护中国文化统一的重要因素。

周朝开始衰落,中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

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小诸侯国不断被吞并。

秦国是当时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位于中国西部。

秦国的统治者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

秦始皇诞生时,已经成为诸侯国中最大的强国。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登基。那一年,他才13岁。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执掌朝政。他努力派遣军队去攻击其他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诸侯割据的时代结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汉统一国家。

秦王自称始皇帝,意为“始皇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避免周朝以来的割据局面,立即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废除了旧制度。

他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长和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

中央官制有左丞相、右丞相、御史、太尉等职,平衡文武官员。

大小官员不是世袭的,而是皇帝直接任命的。

他还把旧贵族迁到首都咸阳,方便监督。

此外,秦始皇还进行了“同书”“同车”的改革。

他修道路、水路、险障,按秦制统一全国度量衡、货币、车宽,规定隶书为全国统一文字。

秦始皇的外交政策也很强大。

为了防止外族入侵,他下令将分散在北方边境的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高墙,也就是今天的万里长城。

修建长城和远征海外增加了投资税,使人民苦不堪言。

孝文帝(公元467-499年),本名拓跋,名弘。

此时农民起义势头不减,朝廷的残酷镇压不仅没有平息人民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的矛盾和斗争。

为了缓解社会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实行均田制。

同时颁布了与之相关的三制和租调。

均田制使农民分享一定数量的土地,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户,保证了地主的基本利益和土地私有制。

另一方面,调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调租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整顿官僚主义。

吏治腐败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在这项改革措施中,“治理绩效”的质量是标准。

清除官僚主义,巩固封建统治。

第三,迁都洛阳。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第四,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主要内容包括改官制、禁胡夫、破北方方言、改姓、定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易服:鲜卑贵族全部换上汉服。

2.说汉语:孝文帝宣布汉语为“正音”,鲜卑为“北方语”,并要求朝臣“破北方诸语,顺正音”。

3.改汉字,设置家庭的等级。

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姓改为汉姓。

他还参考了汉人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等级的做法,根据等级选拔人才、任用官员。

4.婚姻:孝文帝主张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将两个民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巩固统治。

5.改籍贯:所有迁居洛阳的鲜卑人,都会以洛阳为籍贯。

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民族的规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积极接受汉文化。

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赢得了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朝统治模式的转变。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和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但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的政治经济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

鲜卑人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但又不得不被汉族的高等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同时,汉族也吸收了鲜卑文化的优秀部分,使自身发展更加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对民族融合的极大促进。

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感,懂得各民族之间的尊重和友谊。

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遭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只有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汉化政策才能得以推行,改革成果才能得以巩固,这说明了孝文帝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

唐太宗即位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朝为镜,密切关注民心、民情、民意,紧密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度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奖励有功人员;重视科举选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不良政治,下大力气治理;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断改进执政方式,等等。

短短几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路上不捡遗骨,晚上不关门”的良好社会风气。

历史学家称这段历史时期为“贞观之治”。

能臣虚怀若谷,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劝说,这是“贞观之治”的一个突出政治特征。

当唐太宗征求意见时,他态度诚恳,方法多样。

如果是对的,就表扬;错了就无罪。

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复杂意见,他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择其善者而从之,使其变其不善者。

平时,魏徵经常毫不示弱地当面驳斥唐太宗的谬论。

有时这激怒了唐太宗,使他面红耳赤,非常尴尬。

但魏徵仍然据理力争,继续劝说,直到皇帝被说服,才放弃。

魏徵死后,唐太宗伤心欲绝,说:“我丢了一面镜子!”

知人之心,信人之德,用人之才,以礼待人,广纳天下贤才,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又一鲜明特色,也是唐太宗被后人定义为贤明君主的重要标志。

唐太宗坚决反对以人际关系和血缘关系为标准选拔人才。

他注意从新人、陌生人甚至敌对阵营中选拔许多优秀的文职指挥官。

忠于职守的著名政治家魏徵是从敌对的政治集团中选出来的,然后受到重用。

“贞观之治”的第三个特点是,唐太宗及其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一般都能控制开支,抑制私欲,精简机构,减少税收,反对奢靡,杜绝贿赂,千方百计减轻人民负担。

孙中山(1866.11.12 ~ 1925 . 3 . 12),原名孙文,名德明,易县人。

他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国民党总理,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

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第一次打着彻底反封建的旗号,“开始共和,结束帝制”。

1866 165438+10月12出生于广东省象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他去檀香山建立了钟惺协会,并发誓要推翻满清王朝。

1905年,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成立中华同盟会,升任宰相。

辛亥革命后,1911被17省代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向全国发布命令,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文被中国国民党誉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都称他为“革命先行者”。

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

至此,中国国民党不再设立总理一职,以纪念和缅怀国父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