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的形成和结构有哪些组成部分?

审查的基本结构:

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题目;(2)作者的工作单位和姓名;(3)文摘(部分期刊要求)、关键词和分类号(便于计算机存储和检索);(4)前言(引言、介绍、引论);(5)正文(主体或核心部分);(6)总结(结论);(7)参考书目。

(1)标题

常以名词短语表示,一般不超过25个字。基本要求是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这篇评论的中心思想或其主要内容。根据时效性特点,建议在文章主要内容后增加“研究现状(近况)”、“研究进展”、“研究现状及进展”、“再评价”、“再评价”。

(2)作者

除个别杂志有特殊规定外,一般期刊评论的作者署名与文章对作品的要求相同。

(3)前言(引言)

即总结的第一段,用200字以内的篇幅简要陈述总结的内容,强调写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在总结选题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标题”,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

前言应包括:写作目的,相关概念的确切界定,涉及的内容和时间范围,简要介绍相关问题的现状和焦点,为正文的写作奠定基础。作为初学者,一定要仔细推敲序言,斟酌每一句话,切不可草率平淡。

(4)文本

正文是复习的主要部分或核心部分,也是信息量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

1.作文:正文包括论证和议论文两部分。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于层次多或观点多的内容,根据写作目的,可以单独列出小标题,形成几个小部分,然后在每个小标题下讨论一个观点、一个事件或一个侧面的内容。无论你以何种形式列举和论述,都必须说明论证双方的理论或实验依据,说明观点的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本质。必要的表格可用于纵向或横向比较数据。

2.写作方法:可以根据字数、内容、范围、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有所不同。常用方法:(1)根据学科内部科学规律,即本学科领域人们的常规思维程序及其必然联系,层层阐述;(2)根据当前争论的焦点,分别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3)根据学科进展(时间顺序)分阶段讨论;(4)按照临床诊疗程序进行。

3.基本要求:无论采用何种写作方法,正文的主要内容都应围绕选题的历史与现状、发展趋势、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依据、争论焦点、当前研究中的新发现与主要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引用的材料要准确,论据和论点要充分,有说服力。我们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作者自己的观点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但不应占主导地位。

㈤结论

总结的结论应简要陈述,主要包括: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应用价值、现实意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对于从事这项研究多年,经验丰富的人,最好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对结论的基本要求:(1)简明扼要地概括总结的主要内容,标出主要事实,突出重点;(2)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某一假说或新问题以启发新的科研课题;(3)一般来说,结论是单独的一项,但也可以放入正文中,视具体情况而定。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省略。参考文献的数量是衡量这篇综述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参考文献是撰写摘要的重要依据,为读者提供寻找原论文的线索,也是对原作者工作的尊重。

1.引用的基本原则:引用是审稿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坚持六个基本原则:(1)必须是作者本人读过的最新最有价值的原著,避免滚雪球式引用;(2)尽量选择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3)引用一次性文献;(4)选择权威知名学者发表的文献;(5)引用近5年(最好是近1 ~ 3年)的文献;(6)不应选择非公开发表的文献,应避免从教科书或专门书籍(时效性差的二次文献)中取材。

2.引用格式:目前采用国际通行的温哥华格式。除个别杂志有特殊要求外,期刊、沉淀文献、著作、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等的著录格式。一般采用上述国际通用格式。

3.排列:常见的方式有两种:(1)按文章引用顺序进行编码排列,在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右上角()或[]中标注角码;②根据作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一般期刊采用第一种形式。

4.引用要求:按引用顺序在文中标注角代号,并按国家标准(GB7714287)列出。外文文献都是用原文写的,没必要翻译成中文。根据需要,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受限制。国内部分期刊由于篇幅限制,引用文献数量有限,可称为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