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皇城村的经济发展
建国前,小舢舨主要从事近海撒网和捕捞作业,所有船只均为私人所有。新中国成立后,渔船归集体所有。到1958,村里有28艘渔船,载重量1到5吨。1964安装了木帆船,同年村里购置了一对20马力的摩托艇。1966年,渔船由风帆转向机械动力,建造了一对20马力的“宏伟1”和“宏伟2”。1972年,黄海造船厂建造了一对135马力的木质船体轮。随着乡村造船厂的兴建、渔具的更新、渔场的扩大和通讯设备的配备,渔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6年,皇城公社(下辖北皇城岛和南皇城岛)实行公社级核算,南皇城大小机动船数十艘归公社所有。在此期间,公社分发了一对185马力的木壳船。
1992年,投资1.6万元购买1对270马力钢壳车轮。1993,两个村委会以250万元的价格拍卖了8对马力40多的集体所有渔船,随即收回抵消资金260万元。签约渔民当年全部收回成本,全额缴纳提留和各种税费。从1994到1995,村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买(造)船热潮,80-120马力的渔船应运而生,适用于近海渔场,高峰期为110。从1995开始,全村人均捕捞产量516吨,连续三年捕捞收入2800多万元,是1993的7倍,首次创全县之最。鉴于个体渔船增多,村两委加强海上领导和后方生产服务,1996。村委会主任宋云昌任组长,实行海上编队生产,以勤促懒,以强扶弱,传递捕鱼信息,互相促进进步。村里还建起了安全港、鱼粉厂、渔业供销部、36个渔业仓库和加油站。在收集和捕捞海宝的过程中,村里先后添置了5艘潜水船,组建了一支20多人组成的轻潜捕鱼队。在环岛海域,有系统地采集和捕捞鲍鱼、海参、海胆和虾贝等海珍品,年收入800万元。
1958年8月,县海带试验田在南皇城育苗,1959年试养,1960年在全县推广。40年来,南皇城村海带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方式日趋科学,经济效益明显。1976年增长到20公顷,0999年增长到65438+66.67公顷。全村11农场全部实行承包责任制。计划物资和经销权在村里,其生产经营权和人事安排都在。海带亩产7000多元,收入700万元。1993,两个村委会打破单一的养殖模式,尝试大规模养殖虾贝。1994成立养虾队,也养海带。1995,第一个养殖周期收入300万元。目前村里11养殖场以海带为主,也养虾类贝类。鲍鱼养殖中,1993筹集了300万元用于筏式养殖,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未能形成规模,所以只进行了一次筏式养殖的养殖试验。1996年成功引进海胆进行试种,1998年和1999年分别购买了30万苗和60万苗用于筏式养殖。在筏式养殖的同时,大力实施底播。截至2000年底,2.5厘米以上鲍鱼苗50万尾,3厘米以上海参苗30万尾,3厘米以上扇贝400万尾,有效保证了海洋瑰宝的可持续利用。育苗厂水体2200立方米,主要养殖鲍鱼、海胆、海参、扇贝,1999收入1万元,历年最高。1972造船厂投资32万元建成,主要用于造船修理。1993,效益最好的船厂实现利润30万元。1999年,村委会拍卖船厂,村民宋培芳以91万元买断。1966开始建设电厂,功率7KW。1986移至码头两侧,1996因噪音再次移动,投资200万元。1998年建成占地300平方米,6台发电机组,总功率1000KW的电厂。1997年5月,投资1.5万元建设两套反渗透出水设备,厂房面积300平方米,日均出水4立方米。水质达到国家优质饮用水标准。
水产品加工业以“南皇城”品牌为主。1990年,投资78万元建设了一个仓储能力为100吨、速冻能力为20吨的村冷冻厂,并建设了一个鱼类车间。从8月1996开始,分两期投资60万建设鱼粉厂,解决渔民捕捞低值鱼的销售问题,高峰期日产量20吨。
1997投资60万元建设年产100吨精制海带粉厂。1985建有海鲜罐头厂,具有冷藏、加工、装罐双重功能,主要生产鲍鱼、海胆、贻贝、海螺、鱼罐头,但因市场疲软于1995关闭。1956,南皇城供销社供应岛上生产生活物资。
改革开放以来,南皇城的日用品从最初的专卖发展到30多家小商店和超市。同时还建了菜市场,村委会在安港附近成立了渔需门市部。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到岛客流的增加,促进了宾馆、饭店、理发、食品专卖等服务业的发展。村委会还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村服务大楼和南皇城宾馆。
在帆船时代,渔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57年,通往蓬莱的交通要道开通。1994年底,魏凤仪兄弟四人买了一艘登陆艇用于军转民,后来又有村民陆续购买。从1994到1997,基本建设总运输量为8.8万吨,运输条件的改善为南皇城的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做出了贡献。
有翅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