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店乡的历史沿革

洪洞店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洪洞店乡)因政府驻地在洪洞店村而得名。该村根据《华宁县地名志》中引用的洪洞店村旁碑文命名:村下有温泉,位于交通要道。明清时期,这里设立了驿站,来往的人很多。当地有一家姓陀,一家姓洪。他们在这里开了两家客栈,方便行人住宿。人们把这个村子叫做托洪店,后来演变成红通店,一直沿用至今。辖区西北部与青龙镇接壤的大龙树、大坡左两个村委会,以及小得乐的大部分村委会,建国前均属青龙区中法乡管辖;红通店村委会管辖的部分村,归青龙区玉泉乡管辖。建国之初,原中法乡改名泽勒乡;玉泉乡所属的洪洞店地区并入义泽乡。1950,以上地区均属攀西区管辖。1953,泽勒乡划回青龙区。1959,乡又划归盘溪人民公社。辖区南部的山羊妈、索美枣两个村委会,以及小得乐村委会的冬瓜林、狗不理等部分地区,过去统称为“西北山”,原属盘溪镇管辖。1913、坡西(攀西)有内南保险、外南保险、内北保险、东保险四家保险公司。西北山区属内北保管辖。1930,李县(华宁)分为五区。攀西为第五区,辖3镇8乡,分别是兴文镇、临江镇、龙泉镇、醒狮乡、林峰乡、龙田乡、朱利安乡、祁鸣乡、裕安乡、文笔乡、云平乡。西北山区属于裕安乡和文笔乡。1940年,国民党政府屯田,扩建乡镇。全县划分为13个乡镇。攀西并入兴文、临江镇,西北山归临江镇管辖。这种建设一直持续到攀西解放。1949年4月,中共华宁县委成立,在西北山义泽村成立西北山区委,开辟西北山游击区。6月1日,新西区人民政府在新发寨宣告成立。西北山区成为华宁县第一届人民政权的发源地。

1961,西山公社成立。西山公社的成立,是华宁县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红通店乡作为独立的区级行政组织。公社设在山羊母村,管辖范围已经包括了现在属于它的所有区域。1963年初,西山公社和盘溪公社合并,组建第二区公所。1968年4月,二区办事处改为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二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攀西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初区划调整,县内4区1镇调整为城郊、东山、新城、攀西、红山、红旗、华山、花溪8个人民公社,红通店为红山公社。同年5438年6月+10月,红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公社驻地在红通店村。行政区域调整为10旅,分别为新寨、索美早、羊母、长麦地、冬瓜林、小得乐、大坡左、则乐、大龙树、洪洞店。从此,红山公社成为华宁县的区级行政组织。1972 1、经中共玉溪区委批准,红山人民公社党委成立。1981 8月,洪山公社更名为洪洞店人民公社。1983 65438+2月,红提店公社更名为红提店区办事处。原l0大队调整为6个乡镇。其中,新寨、索美枣合并为索美枣乡;长麦田和羊妈妈合为羊妈妈镇;冬瓜林和小得乐合为小得乐乡;Zelle和Dapo一起离开作为Dapo离开乡;洪洞店和大龙树是独立的乡镇。期间1967放在索美枣大队小寨,归攀西平坝乡管辖。1987年3月,华宁县召开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进一步调整区级以下行政机构,取消设立区办事处,设立乡镇人民政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原区所辖乡政府改为村办事处,作为乡政府的派出机构。同年6月165438+10月,洪洞店区改为乡,辖6个村公所,60个合作社。同年,由于我国彝族和苗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达到总人口的37.8%,经上级批准成立了洪洞店彝族苗族乡。1999 165438+10月,根据县委安排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依法进行村级体制改革,红通店乡所辖6个村办事处改为村委会,管辖区域不变。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49年2月,中共华宁县地下党组织派出党员杨大明、杨丕德、熊等人到西北山区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同年4月,华宁县西北山委员会成立。建国至1972,红通店地区党员受攀西区(公社)党组织领导。1972年6月成立红山人民公社委员会,1988年3月成立洪洞店彝族苗族乡委员会。2002年,全乡有7个基层党支部和7个党小组,其中党员281人,中学男255人,女26人,党员中少数民族96人。1961成立西山公社,成立公社管理委员会。1970成立红山人民公社和革命委员会。1983,成立了红红店区办公室。1984年10月,洪洞店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11人。1988 1.5、红通店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红通店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成立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代表115人。从第四届开始,代表人数改为50人,其中女性代表14人,彝族代表15人,苗族代表5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1970 1红山公社成立后,在红通店成立了相应的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