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政治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著名博主、国家博物馆评论员河森堡曾经分享过的一个小故事。
大概是说,的解说员河森堡接待了两组来自京内不同学校的学生,但这两组学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第一批学生来自北京东郊的一所中学,离市区很远。原定的讲课时间是2小时20分钟,但是这个学校不仅迟到了一个小时,还被要求提前一个小时返校,也就是说学习时间只有20分钟。这么着急的唯一原因就是要回学校吃营养餐,不然快递公司要多收费。
第二组学生来自北京东四附近的一所重点小学。学校参观国家博物馆完全是自愿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到了吃饭的时候,同学们听完讲解都想吃。解说员问“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时,原本是希望引导孩子们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没想到一个小学生答“伪楚”(存在时间极短的政权),解释说张邦昌三月登基,赵构五月登基,所以北宋以后就不是南宋了,是伪楚。
对此,评论员河森堡感叹道,重点学校孩子的家长大多是政府官员、学者名人、企业高管等社会精英。“优越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面前不再局促,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积累和沉淀,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暂且抛开对此持有不同看法的声音。毫无疑问,富裕家庭的孩子除了学习基本的课程和技能之外,还对艺术、音乐、历史和其他学科充满兴趣。这些激情可能不会带来直接的好处,但却培养了孩子开阔的视野,对知识和更大格局的好奇心,最终促进孩子走得更高更远。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往往决定了他一生能达到的高度。
因此,对孩子来说,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记住朝代更替、家国兴亡、名人轶事、战争纷争、发明创造等重要事件和人物,更是为了从历史中了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培养认知事物的模式和处理事物的思维方式。
二、小学历史有什么好处?
从上面提到的两个小故事来看,一个孩子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将自己的能量内化,进而可以轻松解决现实中的小问题;大一点学习历史,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孩子构建更大的格局,最终促进孩子走得更高更远。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下孩子小学历史的好处:
1塑造孩子的世界观
伟大的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开篇就解释说,一个有知识的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历史,就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能算作一个有知识的中国人。
历史上会有很多关于名人的轶事,各种因为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他人甚至社会进步的例子层出不穷。孩子从小学习历史,可以学到很多历史中做人的道理。
同时了解了自己国家的历史,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了解了不同朝代“治乱兴亡”的原因,进而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高度的认同感,国家和民族成为了个人的精神文化寄托。
孩子的世界观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的。
2让孩子保持思考的习惯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可以向前辈学习历史,开阔视野,拓展格局,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冷静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未知变化。
同时,历史的魅力在于,所有荒诞而精彩的故事都是真的发生过的,那些成为传说的也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
这样很容易启发孩子,吸取过去的教训,主动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因果联系。
而且他会在脑子里留下一个概念:每一种“结果”都会受到之前“选择”的影响,他需要自己承担这个责任。
3.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
“要摆脱幼稚,就要学会理解复杂,理解套路。”
想想看,小孩子是不是总喜欢天真地问我们:“三国演义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简单的,只有孩子才会觉得这个世界不是黑就是白,因为他们只会用单一的思维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孩子提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样的问题时,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给出“是或不是,好与坏”这样简单的回答,而应该教会孩子用更多维度、更严谨的方式去分析问题。
学习历史是培养严谨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孩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决定事物走向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慢慢地,孩子会学会在做出判断前仔细思考,会具备充分理解信息、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孩子爱玩是天生的,如果能让孩子以“玩”的方式对历史产生兴趣,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就像没有人认为看电视电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一样,归根结底,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不会拒绝有趣的故事,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是故事的最大来源。学习历史的本质是了解过去的故事。
但是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不会告诉孩子这些,怎么办?
让孩子自己看书,他却受不了;
给孩子看《百家讲坛》或者其他历史类节目是有意思的,但毕竟是老少皆宜,孩子只能听到一点点知识。
术业有专攻,既然是培养孩子,当然要选择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课程。
如果你想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他们对人类文明进步和历史知识的热情,学习陈卫平的课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因为学习历史是明智的,从过去中学习才能知道未来。回顾历史,其实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展望未来。学好历史,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