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哪里有零本《斯Ku全集》?

近日,教务老师来到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全省高校图书馆中古籍收藏的重镇。据馆长曹介绍,图书馆现有古籍110000余册,为全省高校之首,包括宋元本、明清抄本等。,侧重于教育、文学和历史。

当教育老师走进恒温恒湿的图书馆时,只见泛黄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在单独上锁的书柜里,其中不乏《太和尹正谱》手抄本、清干隆内府《南三阁全书》零本等珍本。

通鉴历史集锦

《资同治鉴》的导读开创了以“事”为中心的史书写作的先河,至今保存完好已有760多年。

与普通线装书相比,一张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的大开本引起了教育老师的注意,书根处印着“宋宝元资治通鉴终”的字样。这本古书是南宋第五年(公元1257年)印制的。

“可以说是《资同治鉴》的导读,书中内容均出自南宋史学家袁殊编纂的《资同治鉴》。”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殷诚说,《紫同治鉴》是一部时间跨度超过一千年的大书,《书* * *有300多万字,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确实很难入手。“《资治通鉴》对其进行了浓缩,首次采用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叙事方法,开创了书写历史的新文体,对后世史书影响很大。”殷诚说,这本书总结提炼了239个事件,每个事件都有自己的标题,详细叙述了事件的背景、发生、发展和结果,并按历史时间顺序抄录下来。“普通读者可以看到事件的轮廓,阅读原文,这简化了复杂的历史现象,增强了历史作品的表现力。”

据殷诚介绍,此版《通鉴年谱》为宋版,年代很早,也很完整,共42卷。从文化属性来看,属于古籍中价值较高的善本。虽然经历了760多年,但依然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无褪色,无虫蛀现象,实在难得。“从书页上的痕迹和其他相关信息可以判断,后人在元代和明代对其进行了修复,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保存条件应该一直不错。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后,会得到更好的保存。”殷诚说,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存古籍,在书库建设、温湿度、空气净化通风、照明防紫外线、防火防盗、防虫防鼠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泰和尹正谱集锦

现存最早的北方杂剧乐谱,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抄本,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藏于国家图书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戏剧家马致远写了一首诗《天净沙·秋思》,成为千古佳作。

马致远作为戏剧大师,作品很多,他想了解更多。泰和尹正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太和尹正谱》是明代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著,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这位多才多艺的太子在仕途不顺利的时候喜欢结交文人,对戏曲又有很多研究,所以他写的这本书不仅是元初杂剧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北杂剧谱子,囊括了元初至明初的大部分元曲精华。

据殷诚介绍,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是钱乙的手稿,这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份手稿。它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主要记录戏剧理论和戏剧作者,下部分全部是戏曲曲牌,收藏了300多部曲牌。钱乙是明代的画家和书法家。此稿字迹优美,结构工整,并标有正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抄写员的文化水平很高,艺术价值远远超过普通手稿。”殷诚说。

《四库全书》亮点

太平天国时期,四川师范大学图书管理员于60年代在上海书店购买。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有19部古籍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18部均为青干龙内府南三哥撰写的《四Ku全书》零本,包括古史、后世韩曙、唐书。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13年间被3800多人抄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系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集成。写的时候,* * *有七本书,藏在“南三哥”和“北四哥”里。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手稿全部来自“南伞”杭州西湖温岚馆。

“这些18古籍虽然残缺不全,但今天能保存在这里,是非常珍贵和难得的。”曹对说: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南三阁被毁,《四库全书》被毁或失传于民间。后来很多文化名人想尽办法收集抢救,但大量书籍还是散落一地。曹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专门拨款,抽调人员,四处奔波购买古籍。这些零册《四库全书》是1960上海古籍书店的图书管理员购买的。“那时候,图书管理员去北京、上海、广州的古籍市场、书店,买几千本古籍。”

教育老师看到,在《四库全书》合集的首页上,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乾隆印章“古帝之宝”。据悉,这是乾隆晚年所雕,时年70岁。这枚印章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乾隆用品中的精品。

如需参与古籍交流,请在微信官方账号回复稀有古籍:群聊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看实物,关注古籍网上拍卖,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一种低成本、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拍卖。

如果你对自考/成考有任何疑问,不了解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了解自考/成考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先生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