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
李秀成,1823,出生于广西藤县王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八岁时,他跟随在私立学校教书的叔叔学习。两年后,他因贫困被迫辍学。他不得不靠“种地帮工人吃饭”,受尽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养成了倔强的叛逆性格。
金田起义前,他加入了神的崇拜。1851八月,太平军路过藤县,他带领家人加入太平军。由于他“刻苦学习和实践”和“不知疲倦的工作”,他在历次战斗中足智多谋,勇敢无畏,取得了许多成就,很快得到了太平军最高指挥官杨的重视。1853年,杨亲自推荐他为右四军军长,不久他被提拔为右四军军长。1854晋升二十指挥官。1856年春,升任地方官副总理。天京内讧后,太平天国原有的领导核心被摧毁。一度“朝中无人主,外无猛将”,“军民人心涣散”。①在这次危机中,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与陈玉成齐名的将军。
紧密合作以挽救危机
1856年9月,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时,李秀成奉命率军援助皖北。当他率军到桐城时,周边各县都被清军攻陷。于是,他毅然决定率军坚守桐城,以阻止清军对皖北的猖狂攻势。李秀成带领七千人,其中只有一半能打仗。他觉得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扭转战局,急需联合其他兄弟一起战斗。于是,他率军坚守,指挥将士抗击数万清军的进攻;同时派人联系张乐行、龚德,带领捻军从侧面威胁向桐城进逼的清军。1851年1月,他派人向陈玉成求助,请他配合击退入侵桐城的清军。
李秀成的观点与陈玉成不谋而合。陈禹城兵出枞阳,沿河东下,连克无为、巢县,然后掉头兼程西进,突然出现在桐城后面,切断了清军后方的粮道。二月下旬,李秀成、陈玉成内外夹击,破清军,解桐城之围。两军收复舒城、六安、霍邱等地,吸收数万人加入太平军。于是,李秀成被提升为地方官、宰相,他被提升为领主。
1857年五月,石达开分裂出走,朝中无大将。7月,洪秀全被新任命为五军军长,李秀成被任命为后军军长,实际上成为继陈玉成之后太平天国军务上的第二号人物。
1858年初,天京被围,形势十分紧张。李秀成自告奋勇离京,派出援军。4月底,他到芜湖调遣李士贤军精兵5000人,从芜湖渡河,东过梁冬山。五月初,一战收复河州(今安徽和县),夺取全椒、滁州、来安。6月初,他率军攻打江浦,试图在江北破营,以解除来自天京以北的威胁。然而,经过两天激战,清军因兵力众多,没有成功,被迫从全椒撤退。
进攻江浦的失败,让李秀成深刻认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攻破江北大营的。正在这时,陈玉成邀他到枞阳开会,商议如何破北京之围。李秀成非常高兴。他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各个城镇的将军们,会议在枞阳举行。在会上,他敦促各行各业的人们“同心协力,收缩战线”。会后与陈玉成密切配合,歼灭武义圣保军三四千人,小店冯子才率领江南营援军四五千人,浦口德兴阿部一万余人,彻底打破江北大营,进而攻占六合、天长、仪征、扬州,打通了天京与江北根据地的联系,解除了对天京以北的威胁。
1858+00年底,李入侵三江。李秀成接到天王圣旨,要他去三江与陈玉成决战。他立即率军配合陈玉成,一举歼灭李六千余人,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歼灭战。基本扭转了天京内讧以来的被动战局。
1859年初,驻滁州、全椒的李兆寿、驻江浦的薛志远投敌,长江北岸门户再次失守。李秀成在潮县得到报警,来到浦口反攻。因为清军强大,李秀成反击失败。于是他向陈玉成求助。4月底,陈玉成从庐州(今合肥)以东与李秀成会师,采取泅水战术,派一个偏师佯攻扬州,将清军吸引到六合,同时集中合击六合清军大营,死伤3000余人。随后李攻打,血战六日,收复江浦、浦口,恢复了天津与江北的联系。
在这个阶段,李秀成坚持联合作战的策略,自觉积极地配合陈玉成等人作战,是非常正确的。损失惨重的太平军能够力挽狂澜,联合作战是重要原因。1859年夏,李秀成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忠君。
围魏救赵,攻杭州
太平军虽然夺回了江浦和浦口,但江南大营很快派兵反击,包围了浦口。到1860年初,天京与江北之间的水路通道也被封锁,再次陷入清军的包围圈。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局面,就必须迅速击破江南大营。
第二个江南营比第一个强,工事更坚固,兵力更多。天京外的太平军据点全部失守。这种情况下,怎么打?
太平天国新军事家洪仁玕提出:“此时攻荆外难,必攻湖后杭,必回救湖杭;它一撤得远了,就会回到自救的路上,就会喜获佳音。这是围魏救赵的战略计划,李秀成非常赞同。洪仁玕、李秀成三人商议后决定:一、攻略攻湖杭,引诱江南大营分兵相助;敌人上当后,立即回军,同时调动太平军全体将领共同作战,共同围攻江南大营。国王洪秀全批准了这个计划。
实施这一计划的关键是攻湖攻杭,李秀成主动提出承担这一艰巨任务。但洪秀全怕李秀成的离去会让江北更加危急,决定请李秀成领兵前往浦口。李秀成耐心地向洪秀全分析:天京已被河唇、张指挥的江南大营封锁,城内粮食不够。如果我们不设法突破包围圈,情况会更严重。突破重围的关键是出兵湖、杭。目前,前将军陈玉成正在潜山、太湖与湘军作战,不能动弹。中军统帅杨福清被湘军围困在池郡的殷家江和刘冬一带,难以机动。左军的指挥官李士贤虽然在南岭和湾支,但他的兵力并不多,很难担负起进攻湖杭的任务。如果我不出北京,这个任务谁来完成?洪秀全见他说得对,就同意让他领兵攻打杭州。
1860 65438+10月28日,李秀成从浦口到芜湖,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作战计划。2月10,率陈坤书、谭绍光、刘顺德到南岭与司令李世贤会合,清军经弋江、马头镇直抵宁国。宁国是皖南清军重镇,驻军重兵。清军判断李秀成的目的是攻占宁国,于是退守城池,企图守住。李秀成趁机东转,占领广德。他留下陈坤书、陈炳文守城,带领谭绍光、卢顺德、吴定才、李士贤,绕过孝丰、安吉,于3月5日占领长兴,然后兵分两路:李士贤领兵,大张旗鼓进攻湖州,伪装主力,诱导清军放松对杭戒备;李秀成率领六七千将士,打着清军的旗号,披上清军的军装,沿着莫干山东麓日夜兼程,途经庙西、武康。3月11到达杭州城下,3月19成功攻占杭州。
杭州是江南大营赖以支援战争的重要地方。负责江南大营的何春听到消息,不知道是什么事,于是派连长张玉良带领近三万士兵前去救援。3月23日,李秀成看到清兵从杭州下来,立即呼救,核实确实是江南大营派来的,知道贺春已经中招。马上下令把抢来的旗子拿出来,作为疑兵挂在杭州城墙上。然后他带领部队悄悄撤出杭州,不走行军老路,也不走杭州到天京的路,而是走一条已经被人侦察过的最短距离的山路,仅用了十一天就回到了广德。
张玉良率领的援军到达杭州后,他们不敢轻易攻城。李秀成撤了一天一夜,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她一进城,就在杭州贪钱,贪美。当她发现自己被骗后,她没有选择捷径回到李身边。所以江南营的这支生力军被李秀成闲置了,于是江南营变得空虚,围攻江南营的时机成熟了。
4月8日,李秀成在皖南建平(今郎溪)接见除陈玉成外的各路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定了兵分五路进攻江南大营的作战部署:第一路由李秀成、吴定才率领,从溧阳、句容至淳化镇(今熊* * *)和紫金山;第二条路线由李世贤领导,从溧阳、句容到燕子矶。第三条路线,由杨福清和黄领导,从高淳、溧水到秣陵关、雨花台。第四条路线,由刘和陈坤书率领,从溧水向北,指向高桥镇。第五路,由陈玉成、吴汝孝率领,从全椒南下,由东、西凉山渡河,经江宁镇直抵板桥、头关、乔杉。第五路太平军采取大包围的态势,先清剿外围,逐步向江南大营推进。
4月29日,10万余太平军组成反围剿江南大营。江南营原本兵力约10万,张玉良带走了近3万精兵。他还在杭州,有2万左右的兵力防守外围据点,只留5万多人在营。5月2日,第五路太平军细分为十余路,同时扑向江南大营。一场解救天京之围、摧毁江南大营的总攻,不顾风雨开始了。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也从内部响应,配合城外的部队,不断出击,使清军“彻夜无法收队”。5月5日,陈玉成首先攻破了天京西南的长壕。当天,从德胜门到江边的50多个营寨全部被攻破,清军死伤数万人。江南提督张试图坚守天津城东的小水关大营。半夜,太平军再次猛攻小水关大营,火药爆炸,清军大营接连起火。太平军乘胜追击,在江南大营指挥部所在地孝陵卫街口安营扎寨。此时,和珅还在睡觉,被仆人吵醒,冒雨逃走。与此同时,中山的太平军也发起了最后的进攻。5月6日,清军大营全部被攻破,长江面上的清军战船见大势不妙,仓皇出逃。南北交通恢复,围困天京三年的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
第二,江南破营一战,是太平天国后期最大的胜利。总共消灭了5万多人(7万),缴获了20多万两银子。还有数不清的其他武器,如枪支和火药。钦差大臣和春兵自杀了。太守张被太平军追到丹阳时,落水身亡。从此清军再无能力恢复江南大营。摇摇欲坠的革命大局因此恢复了稳定。
江南破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李秀成战斗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在实际指挥战役的过程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攻下杭州突然隐蔽,速战速决。一旦攻击目的达到,他们也没有错过已经取得的成果,神奇地撤兵回师,把敌人远远地留在了杭州。曾国藩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弃浙解金陵之围”是“得意之笔”。同时,在整个战役的实施中,特别是芜湖会议和建平会议的及时召开,各界人士思想明确,行动统一。战斗打响后,各环环环相扣,配合默契,让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李秀成杰出的军事才能。
痛打洋鬼,提升国威
5月1860日,11日,天津军事会议决定向东进军苏联和常州。15年5月,李秀成率军从天京出发,19年5月攻下丹阳,5月26日攻下常州,5月30日攻下无锡,6月2日攻下苏州,6月14年攻下浙江嘉兴。然后,李秀成掉头,进攻上海,6月30日攻占青浦,7月1占领松江。面对太平军东征的胜利,外国侵略者撕下了“中立”的面具。他们与清朝勾结,组织了以美国流氓墙为首的反革命武装——洋枪队,与太平军作战。
16年7月,、白、福赛德三名美侵略军率领2000余名洋枪队,配合1万余名清军攻占太平军驻扎的松江,乘势进犯青浦。8月2日,李秀成接到青浦守将周文嘉的紧急通知,决定率军迎战洋枪。8月9日凌晨,李秀成率大军来到青浦城外,对外炮发起猛烈进攻。李秀成首先调动太平军所有的土炮和火炮,抵挡华尔洋炮队的炮火,并命令骑兵进攻清军阵地。清兵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在太平骑兵的冲击下,他们迅速溃逃。溃逃的清军扰乱了洋炮队的防线,造成了洋炮队的撤退。沃尔特朝天鸣枪阻止士兵逃跑,太平军的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右肩。据《李秀成自述》,“鬼兵从早到晚两次战斗皆败,杀鬼兵六七百人,得洋枪二千余门,大炮十余门,洋寨一百余座(一门带前腔的老枪),船只有几百条。”太平军大获全胜。沃尔特身中五枪,差点成了太平军的俘虏。他被手下抬着,慌慌张张逃回上海。李秀成推回松江。
青浦之战是李秀成第一次与外军作战。在装备着最新武器的外国枪队面前,李秀成毫不畏惧。他用大刀、长矛、土枪、土炮,避实就虚,以假乱真,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摧毁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可惜李秀成没有集中兵力,全军覆没洋枪队,而是领兵回救嘉定。接着,他又领兵西征,到了武汉外围,马上回江西,转攻浙江。1861年,65438+二月,攻下宁波、杭州。接着,他指挥太平军开始了对上海的第二次进攻。
1862 65438+10月7日,李秀成出动5万太平军,兵分五路,再次进攻上海,北接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吴淞,南接高桥,从四面八方逼近上海。此时英法侵略者已经与清朝彻底勾结。他们把华尔的洋枪队扩充到四五千人,用轮船把李鸿章的淮军从安庆运到上海,共同对太平军展开了猖狂的反击。
面对中外反动派的反攻,李秀成指示前敌上海指挥部旺姆谭绍光,采取连队沿江扎营、深沟高垒、待机进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太平军士兵虽然英勇作战,但打伤了英国海军提督霍布,给外国侵略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然而,他们仍然无法抵挡外国大炮的猛烈攻击。嘉定、青浦、奉贤相继失陷,太仓也被清军和洋枪包围。
为了力挽狂澜,5月中旬,李秀成亲自率领一万多名精锐骑兵从苏州出发前往太仓。他认真分析了前一阶段失败的教训,断然放弃消极防御的错误方针,利用敌人兵力分散的弱点,集中兵力,采取以骑兵压炮的战术,发动主动进攻。17年5月,李秀成亲自指挥骑兵对太仓城外的洋枪队和清军发起快速进攻。太平骑兵咆哮着向洋枪队冲击,洋枪队来不及装弹。太平骑兵冲到前面,洋兵吓得四处逃窜。太平军士兵挥刀乱砍,一举歼灭洋枪队2000余人,攻破清军营寨30余处,缴获大量新式枪械。次日,太平军进军嘉定,26日成功夺回嘉定。接着,太平军在青浦消灭了1000多支洋枪,并活捉了洋枪二号头目法赛德。6月9日,青浦恢复。沃尔带领伤兵逃回松江。立即被紧随其后的太平军包围。沃尔吓得逃回上海,再也不敢玩了。然而,他的狗寿命不长。同年9月,在浙江被太平军杀死。与此同时,太平军从太仓到松江突破了130多个敌营。
太平军的这一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猖狂气焰。李鸿章感叹:“嘉城又失,火光大开。西方士兵被盗贼吓坏了,从此拒绝进攻。”曾国藩还引用左的话说:“洋人怕长头发,也与我同在,一别,真情流露。”②
李秀成曾在《自述》中自豪地说:“当时洋鬼不敢与我战,战败。”(3)可以看出,李秀成痛打洋枪队,既发挥了太平军的军事力量,又发挥了中国的国力,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 * *和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但从战略的角度看,李秀成两次进攻上海都是错误的,是其忽视甚至放弃上游而专注于下游的战略思想的产物。二、江南大营被毁后,太平天国的主要敌人是湘军,敌我斗争的战略要点是安庆。天京会议虽决定东进至苏、常州,但以一个月为限,再西进至湖北引敌救援,以解安庆之围。显然,李秀成应该把重点放在天京上游,而不是天京下游,尤其是连曾国藩都认为是军事上“无用之地”、“打仗时绝地”的上海。(1)在向苏联和常氏讨伐时,及时转向西征。忍痛西征后,不攻武昌,也不救万分危急的安庆,却急于进军江浙,进攻上海。完全是一个本末倒置,不分主次,不顾大局的错误策略。
当李秀成在上海作战时,曾国荃率领的近两万湘军已经到达了上海。在洪秀全的严令催促下,迟至1862、10年6月,李秀成率领近二三十万大军第一次在天京作战,却没有打败不到两万的湘军。1863年初,李秀成根据洪秀全“由北向南进攻”的指示,组织了第二次天京清剿战役,同样没有取得战果。这期间,李秀成的指挥能力黯然失色。1863结尾,李秀成建议洪秀全“留城”。他该何去何从?他说:“不如弃天京,弃江浙两省,亲征,按齐、豫、秦、晋上游之势,直捣北方,控制东南。陆地是妖兵水师鞭长莫及的,洋鬼也鞭长莫及。然中原可益,天下可定。”可以看出,李秀成专注于下游的错误策略,在一系列失败面前,发生了非常可喜的变化。可惜洪秀全不同意。李秀成本人也是一蹶不振,直到天京失陷,被俘。
众所周知,李秀成被抓获后,写了数万字的“自述”。多年来,对此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秀成被俘后的表现,并没有陈玉成等太平将军那样英勇,确实缺乏崇高的革命气节。但李秀成一生主流是好的,尤其是从天京内讧到江南大营二破期间,在军事指挥上颇有建树。正如洪仁玕评价的,他是太平天国的“好将军”。给…作注解
1王士铎:《乙丙日记》。①太平天国②,李秀成自述。①太平天国②,洪仁玕自述。①《曾全集》和《家书》(卷七)及《源与季两兄弟》。①《李文忠全集》第1卷,《西兵辞嘉定折》。②《曾龚全集·奏稿》卷十六,《论复调印兵助剿折》。③太平天国②,李秀成自述。(1)《曾公全集》(卷十四),“依旨统筹全局”。(2)王韬:《一瓮二十余言》,卷二。③太平天国②,洪仁玕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