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国的方言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开始的呢?
中国很多方言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这样说:第一,中国古代的国家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并不是很统一,所以随着领土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家经常出现封建政权等等,各地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语言都是独立进化的,不容易获得变化的一致性。于是,久而久之,不同地区的语言逐渐不同,逐渐减少了共同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中国北方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部分地区的方言大致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次,在中国古代,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有很多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也是方言形成的一个原因。比如从东晋到隋唐,从唐宋到宋代,从宋末到明初,我国中原地区的居民三次南迁,造成了现在分布在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话。“因为客家人的祖先南迁后,定居在与世隔绝的山区,一方面保存了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容易受到外来影响的渗透,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御能力;客家聚落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保存了固有的文化习俗,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再次,在人口大迁徙的情况下,如果人们迁入外来居住区,必然会发生民族融合、语言互动甚至同化,这也是方言特点的重要历史原因。例如,广东和广西是许多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但自周秦以来,大量汉人由北向南迁移,逐渐造成“篡主”的局面,在数量上超过了原住民人口。此外,汉族在经济文化方面比土著民族更发达,历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导致土著民族日益汉化。当然,在民族同化和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汉族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因此,“广东方言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和民族杂居,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古汉语中的许多精华因素,另一方面又吸收了一些非汉语因素,从而形成了其方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