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株洲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改革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阶段。

即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根据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改革从农村开始,这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和农业改革。

1983年“南四县”划归株洲市管辖后,通过6年的大力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建立,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620吨增加到1984年的1620吨,年均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9元增加到1984年的400元,年均增长26.2%。

这一阶段,全市GDP年均增长8.7%。短短六年,全市GDP总量翻了近一番。

第二阶段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即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的十四大。

1984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标志着改革的重点将从农村转向城市和行业,全市掀起了城市和企业改革的浪潮。

由于国有企业众多,株洲市被国家列为“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期间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虽然1988-1992期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但全市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7.9%,1992期间经济增速高达15%,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三年之一。

到1992,全市GDP达到74.4亿元,GDP总量8年再次翻番。与1978相比,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多。

第三阶段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也就是从1992的十四大到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种市场经济主体迅速成长。

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建设开始了。

从1992到2000年的八年间,全市GDP总量先后突破1000亿元和200亿元。到200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5.4亿元,是1992的3.84倍,年均增长11.8%。

第四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开放市场经济体制”。

也就是从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到现在。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照党制定的“十五”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总量年年上台阶,连续7年超过两位数增长。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达到7565438+3亿元,是2000年的2.63倍,年均增长121%,是改革开放30年来增速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好的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株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从温饱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经济日益活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增长了54.6倍,接近6倍。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565438+3亿元,年均增长101%,比全国、全省快2-3个百分点。

从全市国民经济运行轨迹看,四个阶段分别为8.7%、7.9%、11.8%、12%,经济增长平稳,处于上升通道。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9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87元,年均增长9.1%。

在2006年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56位,在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2.财政收入大幅上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2.2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7.6亿元,增长了28.8倍,年均增长1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年均增长14.4%。

全市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取国之富”到“取众人之富”的转变。

国有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7%逐步调整到目前的40%,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60%。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的58.8%提高到2007年的80%,财政收入质量有了质的提高。

2007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177元,财政总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

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73.7亿元,是1978的33.5倍,年均增长12.9%。

目前,全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已占财政收支的60%。

3.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劳动就业环境全面优化创新,呈现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合理化的特点。

200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到216.2万人,比1978人增加1961000人,年均增加6.8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例由1978的58.3: 24.3: 17.4调整为2007年的39.3: 28.9: 31.8。

与1978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明显,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较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长快于第二产业。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确立“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定位,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趋于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由1978的33.7: 50: 16.3调整为2007年的12.9: 52.7: 34.4。

与1978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8.1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66.3%提高到2007年的87.1%,形成了二三产业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格局。

2.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04.2亿元,占GDP总量的53.8%,比1978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非公工业占全部工业的58.2%,非公贸易占全部贸易的81.2%,非公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67.5%,解决了第二、三产业67.5%的从业人员。

3.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两个根本性转变”、“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针政策的相继提出,国民经济增长质量逐年提高,城市结构不断优化。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煤电运等瓶颈进一步缓解,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07年,株洲市GDP能耗为1.49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5%,年均下降3.75%。

(3)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社会商品极其丰富。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市农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6.6亿元,增长了21.2倍,年均增长5.53%。

1994醴陵成为全市第一个粮食超吨建制的县级市。

1995全市1.7万亩双季稻田平均亩产达到1024公斤,株洲成为全国首个双季稻亩产超过吨粮的地级市。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五年出台三农1号文件,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到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883万吨以上,比1978增加71.1倍,人均产量比1978增加15.8倍;生猪出栏487.3万头,比1978增长24倍,人均产量增长5.35倍。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00多家,加工产值近60亿元。

农业机械总动力从0978年的65438+7.7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1.9万千瓦,增长了23.7倍。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到800亿元,是1978的65倍,年均增长15.5%;工业总产值从1978增加到2007年的176亿元,增长了60.4倍,年均增长15.2%;工业增加值从1978增加到2007年的614万元,增长了91.3倍,年均增长1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111家,其中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1家,超亿元企业9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65438家。

株冶集团成为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七家年产值超百亿的企业。2007年产值达到654.38+05亿元,比654.38+0978增长了近7倍。

该市已形成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工原料及制品、服装、陶瓷、烟花爆竹、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1%,居全省首位。工业产生的税收占全市税收的70%以上,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以上。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株洲新型工业水平稳步提升。

2007年,株洲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测评中获得第二名,新型工业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3.第三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58.4亿元,增长了117.4倍,年均增长12.4%。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2007年增加值431亿元,年均增长11.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67.9亿元,增长85倍,年均增长12.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654.38+0.02亿元,增长36.4倍,年均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268.9倍,年均增长15%。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共服务等其他服务业也快速发展,各种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2007年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3%。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3.8+047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00多亿元。

近年来,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东扩西扩、闭合三角”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是1978的1倍。2007年城市化率为47%,比1978高出12个百分点。

该市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5)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3元,比1978增长33倍,年均增长12.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44元,比1978增长50倍,年均增长14.5%。

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797元,比1978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3.1%。

2007年,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和42.8%。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6亿元,比1978增长133.4倍,年均增长18.3%。

200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55.9平方米。

2007年,每100户家庭拥有164部手机、49台家用电脑、44台相机和4辆家用汽车。每百名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68辆,冰箱41台,手机119部。

改革开放短短30年,城乡家庭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六)对外开放成就显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全市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095万美元,增长了19.3倍,年均增长10.9%。

2007年,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超过65,438+080家。主要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陶瓷烟花、精细化工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扩大到美国、日本、欧盟、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1978到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32亿美元。截至2007年,港澳台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00家,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

2.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该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各项市场化改革。

省、市、县三级国企改革投入30多亿元。

目前,国有企业分离、辅业改制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已全面完成。

61家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引进资金28亿元,置换资产6543.8+0.7亿元,安置职工6万余人。

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投融资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

3.和谐社会正在稳步前进。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10%,社会公共事业投资空前增加。

2007年,全市市区、县市区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到530元/月和460元/月,城乡低保家庭实现全部参保,1.27万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

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257万人,平均参合率87.9%。

全市初中阶段中学生比例提高到80%,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

全市拥有7个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4%。

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7%。

投资6亿元的市体育中心成功建成,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奖牌。

2007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6天,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ⅲ类标准,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下达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

三、株洲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30年来,株洲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回顾。

一是坚持市场形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稳步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验。

株洲市历届团队都充分认识到株洲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他们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确定了“工业兴市、科教引领、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带领全市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株洲实际、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之路。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一切。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市场条件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株洲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走富民强市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10.1%。

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株洲振兴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开放,也是思想观念的开放。

在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和谐株洲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破旧、敢于接受新、善于创造好,加快和谐株洲发展,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就会层出不穷,国民经济就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之路。

株洲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关注、重视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让株洲更加美丽;继续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工作目标,加快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让株洲更加和谐。

改革开放30年,是株洲辉煌的30年。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株洲将站在更新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全市人民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确保两个一”的工作目标,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力争到2010年实现“四个一”目标(即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财政收入达到65438)。到2012年,全市人均GDP提前比2000年翻两番,GDP总量达到15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到2020年,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将株洲建设成为开放、文明、繁荣、和谐的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