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城墙的演变

徐州古城有四城:一是外城,春秋时期的彭城,据说是古代的师鹏国;二是外城有黄金城;第三个是东北小城;四、小城以西还有一城(乾隆《徐州府志》)。

周鹏城市:徐州的城市建设历史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记载是《左传》十八年,即周建王三十三年(公元前573年)的彭城。当时彭城驻军300人,是一座千手之城。可见,该城规模为2588年前(2015),是江苏省最早有建城史文字记载的城市。

汉交城:西汉王,在春秋宋都城郭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建外城。《读史书纪要》记载:“研究城市:由楚原国王建造的一座外城”。建成后的彭城城墙又厚又深,非常坚固。

晋代刘玉成:东晋艺兮十二年(公元416年),汴水暴涨,城崩。当时将军驻徐,“可知砖垒与楼突,南北无(《水经注》)。

唐代贞观城:南北朝陈开国十年(公元570年),将军吴明澈攻打彭城。唐贞观五年(公元632年),徐州城重建,但规模不及刘玉成。

金正大城:以后多次修建,直到金爱宗元年(公元1224年),以钟艳红德雷石为根基,占了增城的一半。此时,徐州的城市规模已接近刘玉成。

明朝洪武城:1352年,丞相元佑率军突围,镇压了徐州李二起义,城毁人亡。后来建在奎山脚下,改称武安府。明朝洪武年间,武安城废弃,仍迁回旧址重建徐州城。城墙是用砖石建筑的,周长九英里多。城高底宽二尺三,顶宽一尺一。城门朝四个方向开,东有合庆门,西有通边门,南有银根门,北有武宁门。这座城市被一条深三米、宽三米的护城河环绕着。

明朝崇祯城:明四年(公元1624年),黄河决堤,城内完全被淹,遂迁至城南十里铺重建。这是徐州第二次迁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水退,城内淤泥厚达一至五米,文物被埋在沙中。唐欢,战时驻军道路,是在原址重建,这意味着崇祯城。城市的规模和形状与地下洪武城相似和吻合。城东、北门沿用旧名,西门改名武安门,南门改名奎光门。

清代康熙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郯城地震波及徐州,全城被毁。重建原来的城市花了56年。

清代嘉庆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至嘉庆五年,徐州城扩建,周长14.5里,已大大超过洪武城的规模。

清朝咸丰以后:为抵御太平天军北伐和捻军对徐州的进攻,清政府在老城周围加建了外土墙,1885修建北关土城,1858修建西关土城和西南土城,1859修建南关土城。土城有六座城门,十几座堡垒。又在今黄河以北的坝子街建城,四门两堡,与府城隔河相望,遥遥相对。此时的徐州城规模宏大,道路整齐,府第、府衙、院落、半官、大学士、祠堂、会馆等宫殿众多,有“五楼八庙二景,其中七十二庙”的歌谣。

民国时期:公元1928年,驻徐州城的国民党军刘智将城墙拆除,只留下快仔亭公园150米的老城墙作为见证。

现存的城市遗址:徐州现存的古城遗址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在明城墙的基础上重建的。城内四门,以徐州府、鼓楼为中心,府、府三殿轴线向南延伸。大宅和豪宅是鼓楼街和南门街,是城市的中轴线。三条街道从轴线向东西方向排列,与轴线垂直。此外,中轴线以西还有一条平行的北门街,从而形成了城市的路网格局。在这个路网上,有办公室,有部门,有官员,有官员。城东南角有一座快仔亭,西南角的塔是燕子塔。古城的这种格局依然依稀可辨,许多街名沿用至今。马史街、阜石街和傅贵街仍然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原始风貌。除了少数办事处和寺庙被新开的道路冲毁外,大部分仍有遗址,其中以徐海道部最好(现仅保留五殿一影壁),是江苏省三大道厅中唯一的一个。徐州城墙拆除发生在1928。有资料记载,当时国民党第一军军长刘智就驻扎在徐州。他认为旧城墙有碍近代国防建设,决定拆除,于是找到铜山县县长刘(当时徐州市区属铜山县管辖)。

刘正在为教育经费发愁。由于铜山县的教育经费全部靠马厂湖、石沟湖等湖田的地租收入维持,湖田歉收导致经费无着落,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已有数月未发工资。刘听到提出拆了墙砖可以卖的建议,很快就同意了,并决定把卖墙砖的钱全部用作教育基金。为此,刘安排教育局长胡锡三和一些地方士绅组成“卖墙委员会”。

虽然此事遭到群众反对,但几经折腾,城墙和城门还是被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