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服饰的起源(传说、特点)

1,蒙古语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装饰自己,后来又用狩猎的兽皮做衣服。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到蒙古高原的古人类,腰间系着一条短兽皮裙,头上长着羽毛,有的还有臀部和尾巴。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粗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北方游牧民族很早以前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考古资料显示,蒙古人的服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吃动物肉、穿毛皮毡的匈奴妇女头饰与察哈尔妇女十分相似,匈奴的服饰文化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人。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适应高原气候。

蒙古族服饰有自己的审美特点,蒙古族特别喜欢鲜艳明亮的颜色,让人感觉明亮愉快。蒙古人也崇尚白色、天蓝色等一些纯净明亮的颜色。蓝天白云,绿草红,一片自然和谐。

此外,从蒙古族民族服饰的风格来看,褒扬的衣服和腰带既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羊人豪爽直爽的性格。

蒙古族生活在蒙古高原,寒冷的气候以游牧为主,有很长一段时间要马上迁移。因此,他们的服装必须具有很强的防寒效果,并且易于骑行,长袍、马甲、皮靴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黑鞑靼简史》记载:“黑鞑靼穿有领右撇子衫,少数为方领。他们以毡、皮、革、丝为材料,衣服又肥又长又拖地,冬天两毛,一毛向内,一毛向外,男女款式差不多。”

这种服装,稍加改革后,沿用至今,牧区男女都穿。有三种:夹、棉、皮。冬季以羊皮为里料,以丝、缎、布为面。夏天穿布、丝、缎、绸等材质。一般用红色、黄色、紫色、深蓝色。袖子狭长,下摆不开叉,裙摆和下摆经常用绒布镶边,边宽约6 ~ 9厘米。穿的时候稍微往上提一提,用红紫缎子束紧腰部,两头挂起来。

从古代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的精华,从种类、款式、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逐步完善和丰富了自己的传统服饰。,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2.满族服饰

明代南移辽东地区的满族人,既用布,也用皮。努尔哈赤领兵后,服饰混乱,出现了“上下一律”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才开始定制皇冠服。入关后,从皇帝到士兵的衣服,都是定制的,不可逾越。

至于游手好闲的旗手,所有的男人都穿着长袍,用缎子或布做的,有夹克衫和夹克,这在辛亥革命之前是很正常的。满族女子旗袍发展了很多,喜欢用缎子做。在北京等地流行“十八嵌”的做法,即十八条下摆好看,款式也变成了宽袍大袖,是清朝的一种时尚。

辛亥革命后,旗袍的款式由胖变瘦,分为长袖和短袖。经过不断的改进,大致的款式是:直领,窄袖,右开大胸,扣扣绊绊,束腰,长度到膝盖,两边开叉。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部落,建立后金政权,实行八旗制度后,满族人都是打旗人,所以他们所穿的长袍被称为“旗衣”、“旗服”。

3.藏族服饰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古老、现存的材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包括饰品、珍珠、项链、品牌饰品和贝壳饰品,反映了四五千年前青藏高原土著人民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不仅有缝制衣服的骨针,还有需要一定审美意识才能创作的珍珠和珍珠。

藏族服饰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二丁中期(相当于中原西汉中期),雅砻江流域南部的吐蕃开始冶炼铁、铜、银等矿产,为金属饰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根据西藏历史记载,公元三世纪拉脱脱日赞年,吐蕃赞普的服饰是不同的,有服饰等级之分。

宋世在赞干布时期,吐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吐蕃文化迅速发展,其服饰文化也日益发达。吐蕃奴隶制王朝等级森严,在服饰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完备。

从反映吐蕃兴盛的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出,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别是,藏王只能用的三瓣宝冠,围上一顶有凹槽的无沿帽,红色,通常高于普通人;西藏国王的侍从或朝臣经常戴无檐平顶帽。

礼服的款式也不一样。官章装饰规定有一等响马、二等金、三等镀金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两种规格,共十二级,在方圆以三寸盒挂于胸前,以区别位置。

武将的头盔上装饰有塔,士兵的头盔上有三面彩旗标明出生日期。随着吐蕃冶炼业的发展,只注重锤炼,军队的盔甲也越来越精良,有的全身只露出两个眼窝,因此弓和锋利的刀刃都无法折断。他们的威严和勇猛,在今天大昭寺的吐蕃武士画像中依然历历在目。吐蕃贵族不仅自己穿着奢华的衣服,在聚会摆宴席的时候也会装饰仆人。

松赞干布作为赞帕人,身裹红带,身穿长袍,脚穿脚尖朝上的靴子。据《红史》记载,这种皇家服饰受到波斯王朝的影响,反映出文化交流影响了服饰文化水平。从松赞干布之初吐蕃与中原的密切交流开始,两个民族文化的长期接触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石仔的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两万件缎、锦、丝和各种颜色的服装,还有大量的金玉器皿。松赞干布和吐蕃大臣们已经自己脱去了毡毛,换上了丝绸。近代西藏的一位高级官员,头发盘成发髻,头戴金翅白纱帽,这是唐代进士的装束。

此外,文成公主的建议被采纳,使中国人被禁止“油漆面”。文成公主还将养蚕和纺织技术带入西藏,“植桑织丝”极大地促进了藏族服饰技艺的发展。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出土的大量藏族服饰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藏族服饰的工艺水平。

服装的织物图案多为用珠子链接的动物图案,精美的黄金首饰和装饰品的配件令人惊叹。今天,藏族妇女饰品的镶嵌形状可以在这些文物中找到。

吐蕃是军事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征服并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许多其他民族,这是造成今天各地区藏族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服装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在吐蕃时代,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东方女性、诸侯国和党项部落的服饰不同。东方女性生活在康延川(今昌都),处于母系社会发展阶段。他们的女王穿着蓝色的羊毛丝绸裙子,蓝色的长袍,袖子长及地面,冬天穿着用锦缎装饰的羔羊和毛皮。发作呈发髻状,两耳垂都碎了(耳环)。穿皮靴。一般都是男的戴头发,女的区分,男女都是用颜色涂脸。

王死了,居丧三年,取衣梳洗都不容易。附国是以四川甘孜为中心的藏羌融合体,包括四川阿坝的贾蓉藏民。他们戴着圆形的皮帽,或者戴着窗帘(也就是面具等饰物,是女人戴的)。穿毛皮和毛皮(一种),毛皮和牛皮鞋。脖子上系一条铁绳,手穿过铁锹。国王和酋长用黄金做首饰,胸前挂着三寸长的金花。

党项是纯粹的游牧部落,他们“以毯攻棕,以毯为饰”。早在北周时期,就能制造精美的犀牛甲和铁甲。川西北有邓芝、吴兴国、宕昌,属于党项部落联盟。服饰习俗是头上藏黑皂,骑帽,穿长袍,小口裤,皮靴,类似于今天四川牧区的藏族服饰。

除此之外,还有青海的吐谷浑,穿着锦袍、戴金花冠的仕女。比如女人的发型放在后面,用珍珠装饰,品种高贵。这种服饰和今天青海藏族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这些地区的服饰特点就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饰的母体类型。

吐蕃王朝崩溃后,从九世纪中叶到十一世纪的二百多年间,西藏社会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混乱状态。这一时期战争不堪,服饰艺术的发展必然注定停滞不前,而与战争相关的武士服饰却发展迅速。在阿里古格王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

这一时期服饰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佛教僧侣服饰的兴起。八世纪,西藏出现了第一批僧侣,他们的服装由赞比亚政府提供,再由民间和政府共同提供。佛教服饰也形成等级差异,节日和平时有不同的服饰,自成一体。许多上流社会的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奢华。“他们穿着厚重的衣服坐下,打着伞,穿着锦缎……”。

早期藏族僧人的服饰受印度影响很大。相传,北霞帽最早是印度国王送给尼玛·王珐·连花生的,并流传下来,成为藏族僧人的一种帽子。但后来,藏族僧人的服饰发展很快,有了地方色彩。隆达玛灭佛200多年后,佛教重新崛起,形成了许多派别。每个派别不仅在佛经的解释上不同,在服饰上也不同。

古代马宁僧侣身穿红色袈裟,因此也被称为红教。而噶举派则戴红帽子或黑帽子,以示部落间的区别。这种用服饰来代表身份和信仰的现象,是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藏族服饰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

元朝时,西藏属于中央王朝,因此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与元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也较前朝受到更多的影响。在西藏,元朝分封各级官员,如和平使、招安使、万家户等。不同等级的人穿着不同装饰和不同头冠的藏袍。即使在民主改革之前,噶厦政府四位官员的一套官服名称,仍然保留了元朝的名称“寸花白马”。

官制产品的主要标志也是蒙古式“江达”(即圆冠)顶部装饰的不同。官员、贵族的管家、侍从、仆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举行仪式时要戴“索夏”(即有耳朵的平顶蒙古帽),等等。

还有一种“夏目宝多”蛋糕形状的帽子,贵族通常戴,管家或村官也经常戴。这一时期萨迦派上层官员和贵族的服饰,要么模仿蒙古贵族,要么直接送给元朝,穿起来很普通。藏北牧区与蒙古族接触较多,至今仍有一些蒙古族服饰习俗。

元代藏族服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加大。随着佛教的复兴和僧侣严格等级的形成,宗教文化以各种形式和手段渗透到服饰鞋帽中,用特定的图案或符号表达一种特定的意义。这种现象也影响到民间服饰,如藏族长袍的出现模仿了长袍的颜色以及印有宗教符号和佛教法宝的装饰。

到了明朝,中央政府与西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到了明朝,又设立了乌藏张都督和多干兴都督来管辖今西藏、甘肃、青海、川西的藏区,他们经常把大量的锦缎、丝绸送给藏区的上层贵族。从藏区的贡品来看,毽子、缨子、脚麻、铁麻等纺织物品占了贡品的大部分。

说明当时藏区的纺织业也有很大发展。纺织工业是服装发展的基础。明代西藏服装业发展的另一个绝佳条件是中原与西藏官民之间的大规模茶马互市,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丝、缎、纺织品,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

再加上西藏的藏戏艺术在明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藏戏艺术密不可分的服饰艺术自然迅速崛起。除了历史上贵族的日常服饰,藏戏服饰还发展了另一种高度夸张的服饰和大量的面具。而且,这些服装和面具都是严格按照戏剧角色的地位配置的,为其性格特征服务。

这类服饰华丽夸张,注重表现力,装饰效果强。他们经过艺术处理,成功地将藏族服饰搬上了戏剧舞台,为藏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西藏戏剧、舞蹈、美术等艺术的发展。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时期,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日益定型。它与今天的关系最为密切。藏族服饰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将以清代藏族服饰文化为重点,进一步探讨藏族服饰文化的结构、艺术特征、审美特征和制作工艺,以深化藏族服饰文化的特色。

4.壮族服饰

清末(1911)以前,壮族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那时候,女人的衣服比男人的更鲜艳。她们穿着大胸蓝干衣,裙子和袖子从领子到右腋下都绣着大花边,领子很短,露出脖子。

我穿了一条长及脚踝的折叠长裙,或者一条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在我腿的中央,我绣了一个大的垂直对称的蕾丝,在臀部做了几个褶皱。我臀部下面的裙脚被卷起来一寸左右,两边缝了几针,形成一个拱形的后裙。从前面看是筒裙,从后面看是折叠裙。上下礼服紧贴我的身体,线条特别清晰,非常优雅。

圆脚绣花鞋。壮士穿的上衣是黑色的布双排扣上衣,圆领宽袖,两襟有7-9粒钮扣。扣子用黑布织成,两个正面的扣子穿上就扣上了。

男士内裤,也就是裤子,也是黑布的,裤子比较宽,一般是1-1.2号。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头上戴一条长约4-5英尺的黑色围巾,或用黑色长方形布缝上,上端有折缝,顶部有圆孔。平时人们一般都是光着脚走,只有过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才会穿上土布鞋或者龙凤鞋。

清末民国以后的这一时期,妇女改穿宽大的唐装唐裤,腰前系半踝围裙。围裙顶部用两条印花缎带系在背后,两端各有两脚作为飘带。壮男改穿双排扣唐装和宽裤。穿土布鞋。男人读书时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人头上戴着黑布巾。

1949之后,城市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学生等的衣服。壮族地区紧跟全国的变化,普遍穿着中山装和干部服,就像当地的汉族人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偏远山区看到壮族同胞的西装领带,更不用说花裙子和连衣裙了。传统的壮族服饰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5.白族服饰

在古代,白族的祖先一定是群居的。靠打猎和捕鱼谋生。用树叶避寒,遮羞。据考古发现,3000年前,白彝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瓦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洋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石纺车、骨或角质针出土,证明纺织品开始问世。

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起初服饰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御寒。到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织业已经大量出现。“织”,含有质感花卉的丝绸制品大大增加。

1974期间,云南省和大理州有关单位在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了调查,在塔内发现了来自大理国的丝织品,保存完好,经鉴定为一白三丝,确实是研究当时丝织技术的难得资料。

在南诏时期,大多数奢侈的衣服都是用丝绸、织锦和用上等丝绸织成的丝绸缝制的。南诏王和清平宫的服饰都是金碧辉煌,用虎皮装饰,极为华丽。在唐代南诏中兴二年卷轴中,对所描绘的皇室和官员的服饰有详细的描述。《南诏德化碑》载有“双色锦袍”作为功勋奖励。

《释名采丝》:“零陵,叶凌,其纹状如冰,其理也。”轻薄,用细蚕丝纺成。为了让衣服更漂亮,人们不仅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还美化衣服。公元800年,南诏向唐朝宫廷献大型歌舞《南诏盛丰乐》,并以其他方式表达。演员们穿着南诏民族服装,在礼服、鞋帽上画着花草。

“八色”艺术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因此,南诏时期白族在织、染、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型设计水平之高,在中国南方是罕见的。集织、染、画、绣于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发展的显著标志,为研究当时白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有力佐证。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饰的基本形制和风格相对固定,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服饰。丝绸面料虽然没有官方的奢华,但还是有一种粗犷的造型感和美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注重色调和装饰性色彩,染色和刺绣较为普遍。

服装的种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社会习俗、文化趣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它构成了白族的“服饰文化”。这种文化在元明清时期白族服饰的演变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迁,白族的服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由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切割和安排的。因此,南诏大理文化仍然存在于现代白族服饰中,白族服饰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始终保持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传统。?

扩展数据:

一、汉服

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古代传统民族服装是汉服。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汉赋从西周开始就有了基本性质,到了汉代得到了彻底的完善和普及。这一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汉人穿汉服到汉朝已经几千年了。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二、汉服简介

古代汉服又叫汉装、华服。既有交叉搭接的右翻领,也有直翻领,袖子又分为宽袖、小袖、胡吹袖。汉服通过华夏法制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圈,亚洲国家的一些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有或借鉴汉服的特点。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实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民众穿汉服,留长发。从此,古代汉服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由于清廷“十从十不从”的政策,古代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她的影子。比如道教和佛教僧侣的服饰都被保留了下来。古代汉服影响深远。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以及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亚洲国家的一些民族,在古代都借鉴和继承了汉服的特点。

汉服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点不变。汉服可以分为正装和常服。

其中,外衣下的加冕是皇帝和官员最庄重、最正式的礼服;袍服(深服)是官员和学者的常见服装,而裙子则流行于女性。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穿短衣服短裤子。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将头发盘成发髻,戴在头上,用绳结固定,戴上皇冠,以示成年。

三、汉服的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跨领、直襟、束腰,用绳子系住,也用钩子,给人以洒脱的印象。这些特点明显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可以分为正装和常服。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衣”(古代上衣指下裙)、“深衣”(上衣与下衣缝制在一起)、“裙”(短衣)三种。

男人经常戴皇冠、毛巾、帽子等。,形状各异。女性的头发也可以梳成各种样式,头发上可以佩戴各种珠饰、走位等饰品。两侧寺庙装饰富丽,有的戴帘帽、盖头。汉族人装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喜欢装饰玉佩玉。

第四,汉族不同时期的服饰:

1,古代

按照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汉服是大约5000年前或黄帝时期的黄帝所制。如汉代的《史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于波作衣”,“胡曹作冠”。易经说“黄帝尧舜垂其衣而治天下”。《五帝实录》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做衣服用的丝绸。

考古发现证实,七八千年前的陕西临潼裴李岗文化遗址和白家村遗址都发现了骨针和纺车,说明当时的人已经会纺织布料和制作衣服。到了大约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纺车,而且在陶器上也发现了大量的布印。

同一时期的废墟中还发现了苎麻和蚕茧。说明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人们的衣服也越来越完整,用苎麻织成的亚麻布,用蚕喂养纺成的蚕丝。然而,这一时期的服装物件至今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

2.夏、商、西周

这一时期的衣服继承了古代的特点,有充分的实物证明此时汉服的基本特征已经确定:横领、右领、系带是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下是最基本的款式。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各种字形中,一个常见字形中的“易”字是一件有领右衫的形象。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也穿这种服装,是我国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服装样式。与有领、右开衩、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裙”。外套下的连衣裙是汉服最基本的款式。“衣服”一词至今仍是汉语中对服装的统称。

3.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服饰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型和直型两种,男女皆可穿。在秦汉时期,曲线深的衣服是妇女衣服中最常见的衣服。这种衣服又紧又窄,又长又拖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所以不露脚。穿几件衣服,每一层的领子都会露出来,最多可达三层以上,称为“三重衣”。

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把衣服围在前面是多余的,所以东汉以后直线逐渐流行。

由于深衣的流行,穿长裙的女性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韩乐府的诗中也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裙子款式一般都很短,只到腰部,而裙子很长,垂到地面。1957年,甘肃武威莫嘴子汉墓发现燕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别称。这一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非常完备,因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关伟衣”来赞美汉代的服饰制度。“汉服”这个名字也间接来源于此。

4.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是汉代的遗迹,但汉服的风格却因当时的风气而变得潇洒飘逸。魏晋名士多穿宽大的外衣,或在外衣下穿一件类似于今天吊带衫的奇怪内衣,不穿汉服。这种风格的衣服只有这个时代才有。风格见北汽学堂书谱。

也许是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这个时代中原男人开始流行大衣和裤子。裤子和裤子是互相称呼的。由于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礼服(杂服)是魏晋时期女装中的一种服饰。

魏晋时期的服饰继承了东汉时期,追求富贵奢华的风格。衣服是两边都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期,人们用尖角在我的衣服旁边挂丝带。服装看起来飘逸,是当时词中的“花式飞扬”。

5.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并没有偏离汉服的基本特征。隋唐时期女性的主要着装风格仍然是裙、衫、衫的统一。齐胸裙在女性中很受欢迎,就是用丝绸把下裙摆提升到胸部的裙子。

在女士中,他们也穿礼品装。花卉图案在汉服工艺装饰中应用广泛,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对称,丰满圆润,色彩大胆。此时的服装图案设计更倾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硕的艺术风格。

以袍、衫为基础的唐代男装,又称符头,是在汉魏基础上形成的第一种服装。除了穿圆领窄袖之外,官员们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如祭祀仪式上仍然穿着礼服。

正装的样式多是承袭前朝旧制,戴面纱或笼冠,双排扣大袖衫,半裙,玉佩丝带等。五代的服饰基本宴沿袭了唐朝的服饰,没有太大的变化。

6.宋朝

由于宋初的政治氛围,汉服不再华丽奢华,而是简单朴素。宋代汉族男装沿袭了两种传统服装样式:宽胸、右领、圆领。

宋代汉族女装在沿袭前代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比男装更富于变化。宋代的衣服是长袖,长袖,腋下有裆,也就是衣服前后不缝合,腋下和后背后缀有腰带。宋朝中后期,国家富裕,人们的衣着开始奢华。大多数人穿丝绸。

7.元朝

元朝虽然是蒙古人建立的,但是蒙古人并没有实行类似清朝的剃发易服政策,所以民间服饰还是汉服。元代宫廷官员和文人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古族妇女也穿长袍。不过中国的女性还是穿汉服的,其中福裙更受欢迎。只是在风格上,蒙服和汉服或多或少都是相互影响的。

8.明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下令天下“知服制如唐宋”,于是明朝的服装样式恢复了汉服的传统。男装基本遵循两种传统服装风格:宽胸右领和圆领。但吸收了元朝服饰的一些特点,发展出了土萨等一些特殊服饰。明代的女装还是以裙装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明代制作的女式夹克和衬衫更有特色,更受欢迎。外面的外套多是带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以包边领子和护领。下裙多配马脸百褶裙,普通百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衬衫、外套、裙子,夏紫、荀子、加比等清新风格也大行其道,衣服的种类和款式、做工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明代的男装中,成年人往往穿着宽大的直身,头上戴着方扁巾,普通人则穿着短外套,戴着头巾。这时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的小帽子,看起来像一个切成两半的西瓜。

最初是仆人穿的,后来因为穿起来方便而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帽”的前身。金属扣和纽扣在明代也开始流行,但鞋带仍然存在。

9.清朝

1644年,满族入关,实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穿汉服,迫使汉族传统服饰制度中止。

康熙、雍正时期,汉族妇女仍保持明代汉服的样式(十从十:男从女从十),小袖衣、长裙流行;做完后衣服越来越肥越来越短,袖口越来越宽,加上云肩,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到了清朝末年,城市妇女已经穿起了裙子和裤子,衣服上镶嵌着花边和卷齿,大部分昂贵的衣服都花在这上面。

为了保护文物和衣物,汉族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政府的政策。全国人民多次起义反对剃发更衣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镇压,导致了扬州十日惨案。

清代的农民起义,如安百里教、太平天国、捻军,都穿了很多汉服。一些太平将军拒绝将服装与满族元素混合,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穿着服装直接作战。

中华民国10

1910年(宣彤二年),高级议会决定剪辫子换衣服,中国各族人民开始剪辫子。也有人主张恢复汉、回、苗民族的服饰文化,这是被清政府禁止的。

因为民国时期提倡向西方学习,当时的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女装也通过加入西式剪裁改穿旗袍。大部分汉人逐渐认为西式剪裁的旗袍、马褂是满族传统服饰。

11,现代

今天,一些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开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复和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有志之士加入到复兴中华文化的队伍中,但社会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各种障碍。

百度百科-蒙古服饰

百度百科-满族服饰

百度百科-藏族服饰

百度百科-庄服饰

百度百科-白服饰

百度百科-民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