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国分封到郑伯科——周代郑国早期历史新论

武琳公子

《郑伯克段颜瑜》是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的第一件大事,后被《管子》编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文选。今天这篇文章还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可见这一史实在春秋史中的重要性。然而,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也就是西周灭亡近50年后。然而,郑庄公很快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打败了不可战胜的中原。那么,郑在“郑伯可在燕”之前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才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呢?

《左传》

郑国初被封在周琦。

《史记·郑列传》讲述了登基前的郑的历史。据《郑》记载,郑的开国君主是的幼子和好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兼好友为郑的第一任国君郑帝。三十三年后,周幽王任命他的叔叔郑桓公为司徒雷登,河洛之间的人们非常爱戴和怀念他。又过了一年,因为周王对你的宠爱和夸赞,日渐衰弱,清朝的诸侯和大夫背叛了周王,打算东移避难。这时,郑桓公也问泰伯:“我怎么才能活下来?”

太史伯说:“只有洛水以东,黄河以南,才能安身立命!”郑桓公问:“为什么?”太史伯曰:“与郭、泰相近。这两个国家的国王都是贪利的,分土地给你很容易。你要住在那里,人民会支持你的!”郑桓公问:“如果我想住在南方的长江流域怎么办?”太史伯说:“楚国的始祖朱融曾经是的火宗,但是他的后代却一直没有兴旺起来。楚必复之弱也!”郑桓公又问:“那西方呢?”太史伯道:“也不好,那里的人贪利,难以长久!”"

桓公接着问:“如果周王室衰弱,哪些国家会繁荣?”太史伯道:“大概是齐秦晋楚吧!齐是蒋伯夷的后代,曾辅佐姚掌管礼仪;秦是嬴姓伯夷的后代,曾辅佐舜安抚部落;楚先人也有成就;周成王封唐果为虞书,这是一片山河之地,他的晋国一定会繁荣昌盛!”桓公听后,决定把郑国迁到洛水东部,两国还真的给了桓公十座城,让其存放财物。两年后(公元前771),全荣入侵濠江,周幽王和郑桓公都被杀在骊山下。

郑桓公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郑武公的王位。十年(公元前761),郑武公迎娶申国公主吴江。十四年,她在十七年生下第二个儿子舒端。因为舒端生于难产,但舒端生于顺产,吴江更喜欢小儿子舒端生于大儿子。请求改叔段为继承人,吴宫拒绝。郑武公于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去世,继位为著名的郑庄公。于是就有了《左传》中“郑伯可止于燕”的故事。

但是,要把这份史料当成真实的记录,真的很难。很多前人根据春秋时期齐秦晋楚兴盛的情况,怀疑《郑语》不是郑国的史书,而是被战国颠倒过来的。其中对楚国描写得最为详细,褒扬有加,甚至说“唯有昭德,若周衰则昌盛”,所以极有可能是战国中前期楚人所作。既然对塔尔希什和郑桓公的对话存在疑问,那么郑桓公是否真的存在“把钱给别人”的行为也是值得怀疑的,而且完全是通过在东移建国时图谋占领别国领土来实现的。

西周末年,诸侯国不过是城市,连中原都人烟稀少。直到春秋末期,郑与宋之间仍有六段鸿沟。当郑桓公东移时,东部有许多未开发的土地。《左传》中,郑国大夫子产说:“昔先人桓公、商人,皆出自周,我以情杀此处。”证明新郑是桓公自己建的。《公羊传》说:“古有郑国留守。在郑伯擅教公之前,他的妻子搬到了阎正,留在了野外。”那么桓公在迁郑之前就住在刘,而这个刘可能就是郑本身的封地。

新郑郭征车马坑

可以证明,与早在春秋初期就有过土地交换,郑的土地在鲁国附近,鲁国的在郑附近。这证明了西周很多封建土地是分散的,并没有像后世那样集中在一个地区。郑的土地最初是用来祭祀泰山的,而鲁的可能是用来朝贡周的。当然,这样的封地并不等同于军事化的诸侯。总的来说,早期封邑的地点可能包括郑州驻附近和程州驻泰山附近,刘是东移的第一站。

另一个问题是郑桓公的身份。传世史料认为是之子并无异议,但王朝人雷雪琪和挚友陈云提出应为之子。雷学启指出,《左传》的“郑是的至亲”和《国语》的“郑是人”是为宣王的证据,而吕春秋的“召公虎而无嗣”则意味着只有的儿子。而《左传》中的记载,完全可以用李、之子来解读,《左传》中明确写着“宋祖帝为郑祖第二王”。既然宋国的始祖魏子都是狄夷的儿子,那么郑国的始祖桓公自然也是李王的儿子。

当然这十个国家最后都被郑灭了,于是“郑玉”就想出了这个故事。如果认为《郑舆》、《郑》中的记载不可靠,那么郑开国、东移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其他传世文献零零碎碎地记载了郑国的一些史料,以及上个世纪至今的一些出土文献,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清华竹简”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郑国早期历史的认识,也澄清了传世文献中的一些问题,但有些记载模糊不清,相互矛盾,值得我们探讨。

清华竹简

郑桓公东移至新郑。

关于东周郑都城的位置,在今天的新郑市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郑国初建在哪里呢?据《汉书·地理志》和《史记》郑考证,西汉时期的郑县、京兆尹,即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是郑国初封地最流行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与一些历史记录相矛盾。史本说“桓公居林,移取之”。虽然《史记索隐》作者更倾向于林是郑县,史志是新郑,但没有其他文献可以证明。与此相反,《左传》等资料反映林在以西、陕西凤翔以南一带。

西周时期,凤翔是周人祠堂——圣都齐周的所在地,出土了大量西周贵族埋藏和囤积的文物。今天,宝鸡市建立了一座西周青铜器博物馆。所以郑桓公和其他贵族一样,分封在这里也是合理的。而且金文中多次出现“典(郑)”地名,不仅是经常居住的地方(“王蔡甸”);同时居住着许多家族,如郑(“垫江”)姓蒋、郑碧家、郑景家等,这表明西周的“垫江”可能不是一个专属地名,而是某一类地区的总称。

西周到周朝附近的地图

我们知道,西周很多地名都是从商代来的,包括整个文字系统的传承。那么“饮”字当然很可能与商朝的“饮”有关。根据考古学家邱希贵先生的分析,“商王经常在其控制的地区内,将被商人或其他被征服民族打败的民族的一部分或全部搁置一旁。这样的人叫奠酒,供奉的地方也可以叫奠酒。点地分布比较分散,商都郊区周边没有叫点地的地带。.....除了上述的祭祀方式,王上有时还会向从事某些工作的人献祭。”

据此可以知道西周“饮”的起源,其用法显然与商代一脉相承。姜姓、郭姓、荆姓都是周人的老宗族,所以是各“饮”的统治者。那么也应该被封到这里一个叫的地方,因为桓公是新封的,没有自己的姓,所以姓郑。那么《世本》中提到的“桓林”二字,应该是附近的“饮酒之地”,后面的“拾”可能是“回”字,也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华县所在地,导致了后来开始封华县的误解。

但更复杂的是,《水经注》引用《竹书纪年》记载,晋文帝二年(公元前779年),童惠王有多父伐而治之。因居郑父山中,故称郑为桓公,“通惠”一般认为是“李周”或“周宣”之误。但《汉书地理志》引用大臣的话说:“王友战败,但第二年(公元前769年)战败,第四年灭。他住在郑父亲的山上,以为晋代人陈赞读过竹书原志,但这两个记载是矛盾的。方世明先生和王秀玲先生认为文帝二年是十二年之误。

但先生认为《朱》所引《古竹书》中的“朱”是错误的,他采用了宋以后出现的《今竹书》中的说法:“二年,晋文公与太子伐肥,因居郑父山,为。”周幽王的第二年是公元前780年。这一年,太子的父亲因攻打郅国有功,被封为郑之父秋立。此说整合了古今竹书志,克服了陈赞说法的漏洞。因为按昝大臣的意思,在灭了翟、郭之后,为了建立郑国,就住在郑父的山上。

当然,这必然会引发其他矛盾。因为根据这个版本的竹书记载,郑是在时期分封的;然而,据郑说,郑是在分封的。而且,陈赞的说法似乎也不是无中生有。他明确提到的李死于公元前769年和郭死于公元前767年这两点,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争议。这里可能有一种可能,就是竹书记载的原始年谱出现了错误,作者在撰写时误以为新郑是郑桓公的第一个封地,所以得出了这样一个错误的说法。

新密郭毅古城遗址

那么,如果郑桓公的灭亡是在西周灭亡的两年之后,那岂不是与死于郑之狗之乱相矛盾?事实上,郑桓公并没有死于公元前771年,有许多文献可以证明这一点。前面提到《左传》提到子产的理论,过去我们的前朝君主桓公和商人都来自周,共同管理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且世世代代发誓:你们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掠夺你们,所以一直到今天。这里的商人都是被封为桓公的商朝后裔。他们在周代从事卑微的官商工作,这就是后世“商人”的由来。

其他文献也有郑桓公灭绝的传说。《后汉书·后汉书》说,郑桓公先问羌国的豪杰良臣,然后假装与他们有誓约,说要赏赐谁,把哪个官爵、良田给谁,写在盟书上,埋在城外。苗国君果然发现并杀死了他们,于是桓公趁机进攻消灭了苗国。《公羊传》说郑以前就是在这个地方住的,郑伯和邰国的国君关系很好,就趁机和邰夫人私通,从内部取得了邰国,于是迁郑,弃住。《国语·周瑜》说,钟夫人叫舒达,和国家的君主同姓,所以不吉利。

《说苑·权谋》中也有记载,说被封于东郑,住在宋国东部的招待所里。旅社老人问,你去哪?桓公回答:我要封给郑。老人说:听说时机难得,容易失去。现在你睡得这么好,恐怕不只是封了吧!桓公听说后,立即自己驾车,日夜兼程,终于在十日抵达郑。当时没有理由和他争地。然而,这段史料与《史记》中记载的齐太公家族高度相似。齐家的人说,吕尚住在宋国东部的一个招待所里,被人提醒后,就赶到齐国,正好后来来争地。

此外,清华竹简《郑文公问太伯》也佐证了郑桓公被毁的记载。郑太伯在描述前国君的事迹时,明确提到:“昔我前国君为齐桓公,后来从周,我乘七车而成弟子,以助其事;拿起盔甲,弓起盾牌,做一枚勋章。在美丽的鱼中战斗,我得到信任和回报。当汽车受到攻击时,你将很难吃饭。你允许社会的地方,也是我前任的权力。”总之,说死于郑的狗战是不可靠的。其出处应该是《郑玉》中的“汝为王八年,桓公为司徒九年,皇族始风骚,十一年而死”,但“死”的应该是西周。

关于郭的灭亡,《左传》中吴江曾要求封制蜀端,但以郭死于此为由拒绝。过去一般认为郭叔是东郭的末代君主,也就是郑桓公灭国两年后去世的郑裕中所谓的“郭叔依势,钟钟依险”。然而,据竹简《良相》记载,郑桓公是与周至遗民、管仲、郭枢、杜伯等一起到达郑国的。一般认为虢国分为西国(今陕西宝鸡)、东国(今河南荥阳)、南国(今河南三门峡)、北国(今山西平陆),所以与桓公同行的郭大爷应该是西国人。

但这就对郑的东移产生了怀疑,即东郭是否真的存在?如前所述,竹简《韩非子》、《公羊传》、《说苑》、《花青竹简》、《郑文公问太伯》等都提到郑灭邰,但没有一篇提到郑灭邰。郭征灭东郭最早是在《郑玉》中提到的,而一旦最可信的《左传》中郭叔的身份受到质疑,东郭存在的证据实际上就成了孤儿。当然,清华竹简中关于“良臣”的记载也有不少错误,比如把周武王的召公和君宣误认为两个人;但是,这里的记载应该在以后的研究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郑武夫人听话。

郑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郑武公继承了他的王位。然而,郑武公的登基并不顺利。据清华竹简《郑吴夫人治一个听话的孩子》记载,吴江对年幼的郑庄公说:你父亲大难临头,在乡下住了三年,连乡下也回不来了。如果不是这些好下属,这个三年没有* * *的国家早就乱得一塌糊涂了。郑武公在魏国的三年,应该与当时郑、魏关系的恶化有关。这份史料应该与某个重大事件有关,由于史料不足,无法获得更多信息。大概可以推断和两周前的“二王并存”事件有关。

二王共存也是史书没有记载,但古版竹书纪年和清代简牍所揭示的重要事件。总的来说,西周灭亡后,周平王的东晋并不顺利,而是经历了一个与周谢王并立的过程。几十年后,晋文公杀了周谢王,结束了“二王共存”的局面。可以说,周平王以叛国罪杀死了他的父亲,诸侯们表示支持他。郑桓公更早应该支持周平王,表现在为儿子娶申国吴江公主;而沈国是的母国,也是和狗荣一起杀害的罪魁祸首。

在即位之初,晋、郑对其贡献最大,即《左传》说“我自周东移,晋、郑随后”,而《史记·秦本纪·魏康舒世家》中并未提及秦、魏。卫国在成州地区地位很高。殷第八师驻卫国。两周前,魏武公还很有名,甚至被一些文献认为是“共和摄政”的共和。所以也许郑桓公把儿子送到卫国做人质,以换取卫国的支持;也可能是在即位前或即位之初访魏时曾被拘留。

《后汉书》记载了灭胡(今河南漯河)的事,说先把女儿嫁给了,然后问群臣可以讨伐哪个国家。医生关说,胡可能会受到攻击。大怒,说胡是兄弟之国。你为什么说你会攻击他们?当听说这件事时,他认为郑真的离自己很近,所以他完全没有准备,然后郑趁机攻击并消灭了胡。作为支持篡位的回报,王萍只能默许郑桓和郑武的扩张。花青竹简《系年》说“郑武公也是东方的诸侯”,他成为皇帝的贵族学者和诸侯的领袖。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死了,他的长子笙笙继位,史称郑庄公。武将夫人并没有放弃让次子段叔即位的野心。清华简牍第六辑有一篇《郑武夫人治子》,提供了从郑庄公即位到科端的新史料,可以作为《郑伯科段颜瑜》的前传来读。先秦史著名学者晁付林先生认为“丰富了两周时期的历史记载,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窥见了周代国家大事的决策过程和贵族民主制度,让我们对郑国的早期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首先,如上所述,吴江告诉年轻的郑庄公,你父亲在卫国生活了三年,依靠下属大臣治理国家。接着又说:“你父亲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郑,不都是靠他们规划国家的吗?”现在你父亲已经去世了,你不需要参与政治了。让医生们一起治理国家吧!我只是管理你母亲的后宫,不会过问朝廷的事情。我不会因为我的家庭而影响他们的施政,但也不会因为我的喜欢而干涉他们的事情。”庄公对此保持沉默。

吴江夫人补充道:“你应该向医生请教,向他们学习!如果他们在这三年里做得好,你就会得到一大批好的大臣来御敌,从而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君主;如果他们做得不好,他们的罪恶足以昭告天下。你放心,你可以向你父亲在天之灵祈祷保佑国家!”这些词是什么意思?表面上是希望儿子庄公和卿大夫共同治理国家,我也保证绝不干预政治。但结合后来的故事,如果庄公真的放弃了加强君权,那么吴江就可以为蜀端夺取更多的资源。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谱》记载,庄公登基时才14岁。年纪轻轻的他无法拒绝母亲,只能答应这个要求,把政事交给大臣们集体处理。很快,一年过去了,郑庄公仍然没有对国家大事做出任何指示。大臣的父亲急了,对庄公说:“陛下,您什么都不说,就让我们这些晚辈大臣为国做事吧。我们真的很害怕!”照这样下去,我们岂不是既做了有罪的大臣,又羞辱了先王?我们只是你前任提拔和协助的人!“当然,他们也意识到后宫斗争正在肆虐,也许他们会成为受害者。

庄公不慌不忙地说:“不是这样的!你们都是前辈追随的人,因为前辈知道你们不忠,所以愿意把国家交给你们。如果不是这样,谁能让先王在大灾难中返老还童?现在,虽然你们都表示希望我有所作为,但也许我能做到最好!但是你不应该还在为你已故的父亲哀悼吗?庄公的意思很明显。我还是要服从我妈的意志,所以你要继续做下去。”庄公对权力表达的极端冷静,让吴江如释重负。再有就是著名的“郑伯克段颜瑜”的记载,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作者根据《左传》、《公羊传》、《国语》、《竹简年谱》、《韩非子》、《说苑》等传世文献,以及西周金文、清代简牍、《良相》、《郑夫人武纪》、《郑文公问太伯》等出土文献,大致还原了一段郑的早期历史。作者认为之子在齐附近被封于郑,并计划东移,在“二王共存”中扶持,征伐天下,迁都新郑;此后,为迁都董立下汗马功劳,取得了王青石的地位,征服了迅速扩张的胡国。

可以发现,“郑庄小八”局面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人的努力。其中桓公和武功在扩张时或多或少使用了欺骗手段。后来,郑庄公能够在王子们面前耍花招,当然也有他父亲和祖先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周天子的清士人,在春秋初期就利用皇帝的权力立下了自己的印记。如今,在河南荥阳的成功广场上,还有三代人的“郑三像”。郑的建立和发展就来自于他们,这也是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参考

晁付林:论清华竹简《郑吴夫人治子》的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第3期,2017。

陈:清代简牍《梁陈》中的三一生与西周金文中的,发表于《出土文献》(第9辑),北京:中西书店,2016。

从“死里逃生”到“克服困难”——从《新史料》看两周内的郑,《历史教学中的问题》,第4期,2018。

李冯:西周金文中的郑狄和郭征东移,《文物》2006年第9期。

刘光:清华竹简《郑文公问太伯》所见郑初年史实考论,《陕西档案》第6期,2016。

马楠:清华竹简《郑文公问太伯》与郑国早期历史,文物,第3期,2016。

庞:西周景(兴)氏住宅与商周时期的正地,考古与文物,第3期,2014。

秋枫:《论官话形成的地域和时间》,《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邱希贵。殷墟甲骨文的"供奉"--商人处置下属的一种方法。邱希贵文集,古代历史,思想和民间传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张颐人。春秋时期历史随笔。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

校对:徐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