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77至1978,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女编辑王志宏被抽调参加“文革”后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一版孔子再评价工作。1978年3月全国初中历史教科书第一册缺少侮辱性标题“孔老二”。关于孔子的那一章的标题很谨慎:“孔子的反动思想”。1978 65438+2月底,全国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中关于孔子的章节标题由“反动”改为“孔子思想”。从报纸到教科书,孔子几乎同时被重新定位,一个冰冻的时代开始回暖。从65438年到0992年,在王红志主编的《中国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孔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并增加了许多人物肖像、语录等正面内容。
-1978 8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历史研究》主编庞朴的一篇文章:孔子思想的再评价。本文提出对孔子的政治思想也要全面看待,不能全盘否定。这篇文章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可谓是学术界全面重新评价孔子的标志之一。此后,重估孔子的文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杂志和研讨会上。
-65438+65438 in 0980+10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三年来对孔子评价的评论》,将文革后对孔子的评价划分为时间大致相等的两个阶段,以1978年夏为界。文章说,“敢于再次提出学术是非,把孔子作为历史人物来研究,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第二阶段评价的特点。”
-1989 10 10月,孔子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曲阜举办孔子诞辰2540周年国际研讨会。来自5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者参加。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3月2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3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这些文件强调,要坚定爱国情怀,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此后,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活动,如经典诵读、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成人礼等,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
-2004年6月,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孔子学院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国家汉办)主办,是一个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性品牌和平台。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家学院,这是一个有招生计划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后来,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和一些省区市的大学也成立或准备成立类似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研究机构。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成为国内外国学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连续七天诵读《论语》,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论语》热。据悉,于丹的《论语》在出版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被多次加印,包括盗版书,销量已超过10万。《百家讲坛》因为持续讲述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相关历史故事,成为收视率最高的名牌节目。近年来,关于孔子和《论语》的书籍、漫画、影视作品和讲座层出不穷。读国学经典,从小学到中学,从城市到农村,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
——2009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