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领先的农业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是开渠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开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因此,沟渠工程是最常见的类型。商周时期,农田中的沟渠、溪流起着引水、输水、配水、灌溉和排水的作用。战国时期,各国争夺霸权。为了使强兵富裕起来,水利受到重视,大规模的渠系建设迅速兴起。

2.北塘项目

北塘是利用自然地形,人工布置的蓄水工程。它的功能是蓄水和灌溉田地。在2000多年前的文献中,就记载了池塘是用来灌溉农田的:“池塘向北流,浸泡稻田。”邵北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最早的大型筑坝蓄水灌溉工程。"韶北有五个门,它呼吸着溪水."直径约100里,周围300多里,灌溉到安徽寿县南部淝水和淝水之间的40000公顷土地。今天的安风堂就是它的残迹。在汉代,修建北塘是非常普遍的。东汉以后,北塘水利发展加快。北塘水利适合建在丘陵地区,从淮河流域开始,汝南、汉中地区也相当发达。从云南、四川出土的东汉陶北池模型可以看出,当时的池塘养鱼是为了综合利用。

3.太湖流域的汤浦圩区系统

隋唐两宋时期,水利建设遍及大江南北,尤其是太湖流域汤浦圩田的大规模建设。古代太湖地区的劳动人民在浅水沼泽或河流、湖泊、滩地取土筑堤,进行开垦和填海造地,从堤上取土的地方必然出现沟渠、溪流。为了解决积水问题,这种堤岸和沟渠被扩大,逐渐变成了池塘。当横塘和竖塘紧密相连,并设置闸门控制灌溉和排水时,就演变成了棋盘塘-塘圩体系。

4.海堤工程

自汉唐以来,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人们开始修筑河海堤防,以防止潮汐灾害。海堤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堤从局部发展到线状,从土池发展到石池,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五代吴越钱镠年间,杭州的后朝门和通江门外都修建了池塘来防潮。所用的“石头堆砌法”是以木栅栏为基础的,栅栏里填满了砖块和石头。沙子被抬高淤积后,就成了一个远远强于土池的土石池。可以说这是从土池到石池的过渡。北宋对石塘的一项技术改造是采用“坡丘法”,即海堤为斜坡石阶式,海堤的稳定性优于墙立式海堤,斜坡石阶也起到了消力的作用。明清时期海堤工程更受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进步都超过了其他历史时期。

5.井灌

这是一种利用地下水的工程类型。中国井的起源很早。据考古资料显示,四千多年前龙山文化遗址就有水井出土。北方很多地方地表水不足,重视发展井灌。自战国以来,井灌在北方相当盛行,历代政府也提倡沉井。明清时期,汾水下游的陕西关中、河北、河南平原形成井灌区。方成官在《棉花图》中说:“种棉花,必须挖井,一口井可以灌溉四十亩地。”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形式,是利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上积雪融化的雪水潜流或潜水,通过山麓渗入砾石层。坎儿井存在于西汉时期。人们根据当地降雨量少、气候炎热、风沙大的特点,在地下水流过的地方挖一排排立井,下面有横渠(涵洞),再通过明渠(灌溉渠)把水送到农田。这样水就可以到地下,可以减少蒸发。清代在吐鲁番大力推广林则徐,对炎热干旱的吐鲁番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