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是可以听见的。
南朝梁时,梁武帝和他的大臣们都是很好的书法家。在这种浓厚的书法氛围下,反左书主义盛行了一段时间。但在这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大小朝代交替兴衰,诸多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由于写作困难,反左书逐渐退出了主流文化。
南朝的书圈氛围比较自由包容,出现了很多“杂体”。更通俗地说,它们是各种奇怪的书。奇怪的是,很多人争相模仿的“奇而异质,易再现翻新”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不仅是我们今天认为极为正统的魏晋书法风格。
其中,“反左书”就是一个例子。左手书法在历史上被称为“反左书”,也被称为“大众休闲法”、“镜像书法”。
南朝于凉元末《论书》记载:“反左书者,大同中东宫学士孔敬通所造,我见后达之;所以我在座上受赏,你不知,故称之为大众之闲法。”
“反左书”作为一个历史符号,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学者都有评论,书籍也留下了不同的记述。其中,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者钱钟书说:“(于)所谓孔敬的‘反’,当时左行如鲁,结构如‘镜花语’。”(67卷226卷《全良文》)指出反左书的两个特点:一是笔画从右向左,与通常的方向相反;二是结构颠倒,与通常的结构是镜像关系。据,所谓“鲁”就是鲁文,是古印度的一种左手文字。
目前,在反左书运动的发源地南京,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是南朝神道石柱上的两例国家保护文物:一是丹阳梁文帝孝顺帝陵墓神道东侧石柱,刻有梁武帝御笔对左书《太祖神道》,西侧石柱为官书《太祖神道》,正好一正一反,碑文与碑文镜像对称,给人以典雅、古朴、庄重之感;南京东郊栖霞区十月村农田小井墓神道西侧另一根保存最完好的反左书石柱,高6.5米,柱周长2.48米,柱底以下为圆形柱身,柱上部为长方形柱额,共有23个反身字,刻有楷书书法题字,字迹清晰。
这个“反左书”工整、严谨、匀称、和谐,所以康有为在《广益船双弓》中称赞其为“平连宗”。
然而,在南梁盛行的“反左书”很快就消失了。
究其原因,再进入“尊法”的唐朝。唐代的书法理论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种“杂耍”式的书法:“书法是外来者,书法是传承”!
虽然“手法越古怪,越容易激起人们模仿的欲望”,但像“反左书”这样的混血儿,只能“沦为下层社会可怜的儒家书法家的杂耍”,成为历史的尘埃。
但目前我们还是能偶尔看到这样的“杂牌手”,比如“反横书法”、“左手书法”、“双手同时写书单”。按照上面的历史轨迹,根本算不上“书法”,勉强可以归为“杂技”。
参考资料:刘涛《魏晋书风》。